江苏省常熟市一中11-12学年七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卷(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常熟市一中11-12学年七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卷(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18 23:0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常熟市第一中学阶段性检测卷
初一语文
第一部分(27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bì) _ 益 (chà)   异 千(zī)______百态 (yā)_______雀无声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在清凉的九月、优雅的九月、希望的九月里,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在文学的殿堂里倘徉,明白了青年应该“发展你自己”,“奉献你自己”的道路;领听了于漪老师的谆谆教导——要多读书,读好书;感受了文学的潜移陌化的力量……散发着磬香的十月、值得憧憬的十月走近了你我他。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10分)
(1)潮平两岸阔, 。
(2) ,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作者 )
(3)谁道人生无再少, 。
(4) ,松间沙路净无泥。
(5)东风不与周郎便, 。
(6)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
(7)深蓝色的天空里 。
(8)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4.结合理解,将正确的字号填写在横线上。(4分)
___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_____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葡萄的清爽;____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赏。
A.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B.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C.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D.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5.阅读下列寓言,写出你从中得到的启示。(2分)
古时候,有一个北方人,从来没有见过菱角。他到南方做官,一次在宴席上吃菱角,竟连壳一起吃下去了。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火。”有人问:“北方也生长菱角吗?”他回答:“山前山后,到处老是。”
这则寓言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请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33分)
一、阅读《繁星》选段,回答7—11题(10分)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7.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第一段中加点词“悬着”改成“挂着”好不好?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末“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一句中的“那个巨人”指什么?“还在跑”是什么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怎样理解“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这一句的含义,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揣摩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根据你的观察和感受,仿句造句。(2分)
例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造句:乡村的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的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边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
(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吾剑之所从坠。”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范氏之亡①也,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③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④毁之,钟况⑤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吕氏春秋》
【注释】①亡:逃亡。 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③负:用背驮东西。
④椎(chuí):槌子或棒子。 ⑤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遽契其舟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遽掩其耳
13.下列各项中“而”的用法与例句“恐人闻之而夺已也”相同的是【 】(2分)
A 至之市,而忘操之。 B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C 拔山倒树而来。 D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5.从这两则寓言中你分别读出什么道理?
(2分)
阅读《母亲的守望》,完成16-20题(11分)
①自打上大学开始,我就成了一个游子,一只风筝。我浪迹天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飞到离家万里的南方来。总想衣锦还乡,于是一年又一年地推迟回家的行期。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带领妻儿回到相隔快20年的故乡去。
②和爹娘相见的一瞬间,所有的感情和语言都化成了眼泪,40多岁的我,竞像个孩子一样哭个不停。娘喊着我的乳名,不停地安慰我,就像我小时在外面受了委屈,她把我揽在怀里,拍着我的头安慰我一样。我就越发哭得厉害,怎么忍也忍不住。
③平静下来以后,娘便开始向我诉说这些年来家里和外面熟人的变化情况。爹和娘现在早已不住在农村,他们随着哥哥妹妹搬来县城,又搬了几次家,才住进现在的楼房里。虽然住的是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
④娘说:“一搬三穷。不少东西都扔掉或者送人了。没有办法。”娘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她说,“你快来看,这是你早先写的那些字啊本啊,娘一点没敢动,怕你有用。”娘说着,弯下腰吃力地从床下拖出两只纸箱子来。
⑤我的心忽地一热,眼泪又涌上来。从中学时代开始迷上写作的我,那时总和娘共着一盏灯,在纸上写写画画。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曾写过些什么,自己早已忘记,但是,娘却把它们留下来!
⑥我慢慢翻检着这些已经发黄的纸片,纸片上面的字迹不断激起我对青年时代美好时光的回忆。但除此以外,老实说这些东西并无价值。我仿佛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向娘交代过,这些东西没什么用了.可以用它引火。然而,娘竟然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它们!搬了几次家,其他都可以送人,惟有这些东西她还珍藏着,我的亲娘啊!
⑦我看着这些东西,娘就站一边,恭恭敬敬地看着我。娘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也不懂什么叫做“文章”。但她知道我是作家,作家是写书的。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儿,有用吗?”娘在一边极小心地问我。“有,有啊!”我用力点着头,眼泪也跟着落下来。我真的想大声地说句谢谢,可这是我的亲娘啊!
⑧在家的日子里,我把这些纸页整理装订起来,也算作是对过去日子的一种怀念。娘见我这样认真地整理这些东西,高兴得什么似的,她不断地说:“我就总觉着你的这些东西有用嘛。你爹想用它卷烟,让我挡住了,我宁肯上街给他买大白纸。我就琢磨着,啥没用,写的字总会有用!”
⑨临行,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把两个纸箱留下。郑重其事地交给娘。我说,用它的时候我会回来取的。娘说:“你放心,保证一页都不会少。”说着,又小心翼翼把纸箱放回到床下去。
⑩现在,我重新回到了南方。但我知道,我的根永远都会留在北方。因为在那里,我的亲娘在为我守望,她守望着家园,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
16、从全文看,本文题为“母亲的守望”,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含义?(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简要分析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特点,并说说写出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2分)
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③段中写到,母亲住的是城里的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这个细节在文中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写“我”对自己年轻时代写写画画留下的纸片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极大地变化。请把这个变化概括出来,并简要说说出现变化的原因。(3分)
(1)年轻时代:         ;20年后回家时:        
(2)变化的原因:                 _
20、你从这篇散文中读出了一位母亲什么样的情感?请用一两句古诗文形容这种情感吗?并简要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岁月匆匆,初中生活已经拉开了帷幕,在花一样的季节,我们渐渐告别了红领巾时代,猛然发现自己已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请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题目:我长大了
参考答案
裨 诧 姿 鸦
徜 聆 默 馨

D
不懂装懂要闹出笑话
6、(1)冰心(谢婉莹)(1分)(2)比喻。人只有耐得住寂寞,努力提高自己,才能迎来辉
煌的成功。(“手法”1分,“哲理”1分。意思对即可)
7、描写“我”在海上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8.不好。“悬”准确地写出了星星在半空中无所依附的状态;“挂”则是让人感到星星在空中有所依附,不符合实际情况。
9.“那个巨人”指星座 “还在跑”一是说那个星座的形状像巨人在跑,二是因为前文提到“船在动,星也在动”,所以使作者感到“那个巨人”在跑。
10、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
11、略
12、契:刻 若:像 惑:迷惑 糊涂 遽:立即 匆忙
13、D
14、黑体字的意思没有翻译到的扣1分
船已经前进了,但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么?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
15、 要根据事物的变化,灵活采取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方设法地掩盖,自欺欺人,其结果一定是弄巧成拙,自食苦果。(意到即可)
16、(1)母亲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1分)(2)母亲坚守着她对儿子不变的爱,坚守着她对儿子不变的牵挂。(1分)
17、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在娘眼里,是“天下第一”;“胡乱涂鸦”,成了不起的“经书”,这里用对比(夸张)手法(1分)写出了母亲为儿子而骄傲的近乎崇拜的爱。(1分)
18、写出母亲始终保持着农村妇女习惯和品德的朴素性格;暗示着母亲对“我”的守望,(写到一点即得1分)为下文写母亲“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作铺垫。(1分)
19、(1)年轻时代:认为没什么用,乱七八糟堆着,让母亲用它引火;20年后回家时:认真整理和装订好,郑重其事地交给母亲保存。(2)变化原因:为母亲对儿子留下的纸片的珍视而感动,被母亲在守望纸片中体现出执著不变的爱所打动。
20、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1)参考示例: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执著不变的,难以衡量的(2)参考示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3)参考示例: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永远不变的,做儿女的若是感受不到这一点,将是终生的遗憾。
三、作文(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