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06 21:40:44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辽西联合校高二期中考试
3.若图中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度数增大,则
A.温带范围增大
B.上海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缩小
C.产生极昼现象的范围缩小
D.被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地理
4.太阳直射点从①运动到③的过程中,可信的是
A.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先变小后变大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D.北京市民看到日落时影子朝向东北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下图为世界上某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简图。读图完成5-6题
本卷命题范围:入敦版选择性必修1第亠章第三章第二节。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方向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0
能表示赤道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B.②
C.③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6.当④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A.①
A.①地正午太阳方向与④地相同
D.④
B.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2.水平运动的物体从①运动到③的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了偏转的原因是
C.③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A.纬度差异
B.地球公转
D.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太阳活动
地球自转
读下面四幅景观图,完成7~8题。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高二期中考试·地理第2页(共6页
1082B
【高二期中考试·地理第1页(共6页)】
图示地貌景观中
图中甲、乙两地
A.甲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A.甲地吹西北风风速较乙地小
B.甲地吹西南风风速较乙地小
B.乙与变质作用密切相关
C.甲地吹西南风风速较乙地大
D.甲地吹西北风风速较乙地大
C.丙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12.丙附近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是
D.丁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A.来自赤道上空气流堆积下沉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与乙地貌形态相似的是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终年寒冷,空气冷却下沉
A.喜马拉雅山
B.庐山
该日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是
黄土高原
D.富士山
下面左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嵩山考查时拍摄到的变质岩岩体图片,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
冷气团
A暖气团
冷气团
暖气团
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A
B
右图示意某天气系统,虚线箭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为风向。读图完成14~15题
该天气系统
A.位于南半球
B.中心为高压
C.过境后气压上升
单位:hP
D.中心为上升气流
9.左图中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15.该天气系统影响下可能形成的天气是
A.长江中下游的伏旱
B.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C.丙
D.丁
C.北方春季沙尘暴天气
D.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10.左图中岩体出露地表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5分)
A.岩浆活动
B.地壳抬升
16.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

下图为2019年1月22日某时刻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D中

1)图示该日正值北半球的
(填节气)。(2分)
(2)图中AC位于
(填“晨线”或“昏线”)上,太阳直射点位于
(填经纬度)
/人
(3分)
【高二期中考试·地理第3页(共6页)】
21082B
【高二期中考试·地理第4页(共6页)】
21082B案、提
分细则
气流向四周呈顺时针辐散。(
②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
力最大(4分)
锋过境前,气温
风、降温、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
不易被侵蚀,而形成
洪(冲)积扇
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靠近河流,水源
便聚

弯曲,是天然的储水构造
减轻水土流失,河流携
的泥沙量减
洲扩张速度减慢;在海水的侵蚀作用
现退縮现象
移动而移动夏季冬季(4分
东北信风带副热
极地低气压带(4分
风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右偏成
试·地理参考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