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137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晨测练习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137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晨测练习1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06 21:5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7中学晨测练习(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
下列物理量是标量的有(  )
A.

B.
平均速度
C.
位移
D.
路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裁判给表演中的体操运动员打分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B.
运动员绕周长400
m的田径场跑道跑一圈,其位移是0
C.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D.
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为7:30”是指时间间隔
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考系必须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
B.
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C.
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D.
除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下列几种运动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
从广州飞往北京的飞机
B.
绕地轴做自转的地球
C.
花样滑冰的运动员
D.
过辉南一中道口的火车
某同学绕操场一周跑了400m,用时65s。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
A.
路程.时刻
B.
位移.时刻
C.
路程.时间
D.
位移.时间
一小球从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面顶端沿圆弧滑至底端,如图所示.则物体在该运动过程中()
A.
位移大小是R
B.
位移大小是
C.
路程是2R
D.
路程是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9时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在南极考察这个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研究科学考察船从中国出发到南极大陆的行进路线问题上,科学考察船可以看成质点
B.
以祖国大陆为参考系,昆仑站是在不断的运动
C.
要对南极大陆的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建立平面坐标系
D.
题述中的2009年1月27日9时表示时刻
某一运动质点沿一直线做往返运动,如图所示,OA=AB=OC=CD=1m,O点为x轴上的原点,且质点由A点出发向x轴的正方向运动至B点再返回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在A→B→C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2m,路程为4m
B.
质点在B→D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4m,路程为4m
C.
当质点到达D点时,其位置可用D点的坐标-2m表示
D.
当质点到达D点时,位移为3m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如图2-1-3所示,为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的v-t图象,则汽车在AB、BC、CD段的运动有什么特点?汽车在上述三段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图2-1-3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路程是标量,而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力、平均速度和位移都是矢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而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区分标量还是矢量,一看有无方向,二看运算法则.标量遵守代数加减法则,而矢量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物理量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与联系;时间间隔的定义进行解答。
【解答】
A.裁判给表演中的体操运动员打分时,要看动作,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故A错误;
B.运动员绕周长是400?m的田径场跑道跑一圈,初末位置相同,位移为0,故B正确;
C.只有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故C错误;
D.7:55对应一个点,是指时刻,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解:A、参考系是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为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参考系是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为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考系。故B错误;
C、参考系的选择不一定必须是地面,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考系。故C错误;
D、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除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故D正确。
故选:D。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通常取地面为参考系的。
参考系是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为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
4.【答案】A
【解析】略
5.【答案】C
【解析】
【分析】
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解答】

400米操场跑一圈,首末位置重合,则位移的大小为0,路程等于400m。
65s指时间长度,是指时间。
故选C。
6.【答案】B
【解析】
【分析】
?理解路程和位移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描述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解答】
一小球从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面顶端沿圆弧滑至底端,物体在该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路程为;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AD
【解析】解:A、当研究科学考察船从中国出发到南极大陆的行进路线问题上,科学考察船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
B、以祖国大陆为参考系,昆仑站相对于祖国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是不动的。故B错误;
C、要对南极大陆的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建立三维坐标系,平面坐标系不能全面描述南极的特点。故C错误;
D、2009年1月27日9时表示的昆仑站建成的时刻;故D正确。
故选:AD。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
本题考查学生对质点和参考系的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8.【答案】BC
【解析】
【分析】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可以用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本题考查了位移与路程的区别,要注意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解答】
解:A、质点在A→B→C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2m,路程为4m,故A错误;
B、质点在B→D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4m,路程为4m,故B正确;
C、当质点到达D点时,D点的坐标为-2m,故其位置可用D点的坐标-2m表示,故C正确;
D、当质点到达D点时,位移为-3m,故D错误.
故选BC.
9.【答案】物体在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AB段v随时间t的增大而均匀增大,则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D段v随时间t的增大而均匀减小,则在CD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位移分别为8m,12
m,9
m.
【解析】根据三段v-t图象的特点,确定其运动特点;根据三段图象与时间t轴所夹的面积求出三段位移.
由图可知,BC是平行于t轴的直线,v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物体在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AB段v随时间t的增大而均匀增大,则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D段v随时间t的增大而均匀减小,则在CD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s=vt可知汽车在AB段、BC和CD段的位移分别等于它与时间t轴间的梯形面积,则分别求得:
sAB=SAB=8m,sBC=SBC=12m,sCD=SCD=9m.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