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明天会更好》
设计者
所在学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带感情演唱歌曲前两段,并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切分等特殊节奏旋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范唱、听唱、对比的方法,学唱歌曲;并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合作能力;从公益歌曲中感受到希望与温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教学重点
尝试用流行音乐演唱法演唱
简单学习,掌握音乐知识
教学难点
1、学习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在表演中体验和感受公益歌曲的魅力,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创编。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方法 时间
组织
教学
二、导入
三、新知识
四、拓展
五、小结
学生在音乐声中随节奏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1、刚才我们观看的是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主题歌,这段视频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国以强盛的大国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2、几十年前的中国是这样吗?(设问)
教师叙述:
70年前的中国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很多领土被日本帝国主义无情的侵占,直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彻底打败日军,恢复了主权,这里也包括台湾。当1985年台湾光复40周年之际,有“华人流行乐教父”之称的音乐人罗大佑,引用李寿全的歌词,创作了中国第一首众星演唱并录制的公益歌曲——《明天会更好》,成为那个时代公益歌曲的经典。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唱这首公益歌曲——《明天会更好》
(一) 歌曲结构
1、播放全曲,请同学们边看书、边听、边思考:
根据旋律,歌曲可分为几段?
每段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2、学生回答
3、师总结:A B两段
A段情绪:平稳中带着祝愿
B段情绪:激情中充满向往
(二)发声练习:注意坐姿、呼吸、口型、音色的要领
(三)学唱歌曲的1、2段
1、教师教唱(慢速),一句一句演唱。
2、介绍切分、弱起、前十六后八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
3、请学生在屏幕上找出旋律中的特殊节奏,并说出名称。
4、教师弹琴,领学生做巩固练习。
5、歌曲的艺术处理。
请同学注意1段中的(轻轻、慢慢、看看)告诉我们,这段歌词应该用什么力度演唱?
2段中(远处的饥荒、无情的战火依然存在)用什么情绪表达?
B段中旋律有很大的起伏,节奏也更加紧凑,演唱的力度应该更——强。
请大家带着对歌曲的重新理解,随着音乐伴奏,看着老师的指挥,有感情的演唱前两段。
6、播放屏幕伴奏,学生演唱。
(四)创编手语舞
问:当音乐响起时,台下如果有失聪的观众,能通过演员的演唱知道歌词的含义吗?怎么办呢?
我们用类似手语的舞蹈动作会传递歌词的内涵。
1、教师创编了第1段歌词的动作,我示范时大家可以随着学习,其余的歌词请同学们创编。
2、将同学们分成3组,创编2段和B段的手语舞。
3、学生代表手语舞展示,全班演唱,随着表演。
对公益歌曲的初步了解:
公益歌曲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制作的歌曲。我国在《明天会更好》的带动下,公益歌曲不断涌现。
如:(教师演唱:北京欢迎你,为你开天辟地)是北京奥运会的《北京欢迎你》;
再如:(教师演唱: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是郭峰为“世界和平年”创作的《让世界充满爱》。
公益歌曲的最初起源是什么呢?
早在1985年世界级歌星 迈克尔·杰克逊在非洲闹饥荒、数以万计儿童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召集了当时最知名的50位歌手,合力创作了《We Are The World》,为非洲儿童成功筹款4千万美元,成为历史上公益歌曲的典范。请大家欣赏这首歌曲的片段。
到这里,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结束了,请大家回忆一下,你都学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每人说出一个。
教师总结:今天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 演唱的很用心、用情,通过这节课了解了公益歌曲,请大家把这种奉献的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公益的伟大力量!
1’
启发法3’
探究法35’
欣赏法4’
归纳法2’
板书设计
明天会更好
李寿全 词
罗大佑 曲
A (4段歌词) B 二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