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020-2021学年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沪教版(全国)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物质世界千姿百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香水挥发
B.轮胎爆炸
C.苹果腐烂
D.冰雪融化
2.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应携带的物质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
3.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化物
D.无法判断
4.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1:4
B.1:5
C.4:1
D.5:1
5.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6.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B.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保护气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7.今年,长沙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C.氧气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D.空气中臭氧(O3)含量少,属于稀有气体
8.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9.下列制取氧气的方法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加热氧化汞制取氧气
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取氧气
10.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分类正确的是( )
A.空气、糖水
B.澄清石灰水、氯酸钾
C.天然气、过氧化氢溶液
D.矿泉水、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
1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是由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的不活泼
B.氮气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化学性质活泼
C.氦气密度小,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D.硫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氧气能燃烧,也能支持燃烧
12.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镁带燃烧
B.蜡烛燃烧生成炭黑
C.铁丝导电
D.小树长成参天大树
13.空气中含量最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4.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5.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稀有气体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二、简答题
16.小捷从冰箱中取出一个杯子,放在桌子上,过一会儿,发现杯子外壁有水珠,她奇怪了,怎么回事呢?你能帮她分析原因吗?
17.初三某班的同学对于化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如下探讨:
I.一方面化学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于是他们收集到以下七种物品:
①水泥,②黄沙,③腈纶毛衣,④煤炭,⑤食醋,⑥车用汽油,⑦医用酒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品的原料中,用化学方法制取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与人类住、行有关的是______。
(3)可以食用的是______。
(4)从亲身经历中举两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例一:______;
例二:______。
II.另一方面化学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
例一:______;
例二:______。
结论: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发展化学科技的同时,还应顾及对环境的影响。
1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以防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因为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
(3)古代用墨绘制的字画能长久保存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B3.B4.A5.C6.D7.B8.B9.B10.B11.C12.C13.B14.B15.B
16.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温度低,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水
17.①③⑤⑥⑦
①②⑥
⑤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住上了各式楼房,乘坐上各种交通工具
新燃料的开发、新材料的研制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化肥和农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不合理地使用会造成水体的污染
塑料的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不合理地使用会导致白色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8.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疏松多孔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