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糖类(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广告称某种品牌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比加糖还甜,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认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B.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
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
D.不能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
2.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C.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3.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的是(
)
A.葡萄糖
B.蔗糖
C.油脂
D.淀粉
4.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葡萄糖和蔗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乙酸和丙酸
D.乙醇和甘油
5.下列各组物质,具有相同的最简式,但既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又不属于同系物的是(
)
①聚乙烯和乙烯;②乙酸和葡萄糖;③淀粉和纤维素;④蔗糖和麦芽糖;⑤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油脂、淀粉、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D.蔗糖和葡萄糖都是单糖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糖是很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内脱水而结合成的
B.多糖在性质上跟单糖、双糖不同,通常不溶于水,没有甜味,没有还原性
C.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重要的多糖,它们的通式都是(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淀粉在稀H2SO4作用下水解最后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8.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医疗上用含乙醇的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蒸馏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
9.若某单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且该单糖是一种三糖水解的唯一产物,那么这种三糖的分子式是(
)
A.C18H36O18
B.C18H34O17
C.C18H32O16
D.C18H30O15
10.依据糖类的现代定义分析,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
①CH2(OH)—CH(OH)—CH(OH)—CHO
②CH3—CH(OH)—CHO
③CH2(OH)—CH(OH)—CH(OH)—COOH
④CH2(OH)—CO—CH(OH)—CH2OH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1.下面鉴别葡萄糖与果糖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银镜反应
B.新制的氢氧化铜
C.氢氧化钙溶液
D.羧酸溶液
12.某学习小组设计的蔗糖水解反应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稀硫酸和热水浴都能加快蔗糖水解速率
B.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pH至碱性
C.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黑色沉淀
D.实验现象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物质生成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过滤,可除去其中的苯酚
B.维生素C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维生素C有还原性
C.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加新制Cu(OH)2浊液,加热未见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解
D.向NaOH溶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热,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沉淀,说明溴乙烷水解
14.葡萄糖作为维持生命的基础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常温下葡萄糖遇到新制的氢氧化铜变为绛蓝色
B.工业上用葡萄糖的银镜反应生产镜子
C.葡萄糖与H2发生反应生成六羟基多元醇
D.1mol葡萄糖最多与6mol乙酸反应
15.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用于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是一种磁性物质
C.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溶液,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D.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16.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①取少量淀粉和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碱液中和酸性 ④加入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 ⑤加入少量稀硫酸 ⑥再加热
A.①②⑤⑥④③
B.①⑤②④⑥③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⑥④⑤③②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的银镜,用稀硝酸洗涤
B.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
C.淀粉溶液加稀硫酸共热后,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可检验淀粉水解产物
D.将2%的氨水逐滴滴入2%的AgNO3溶液,直至沉淀恰好消失溶解,可制得银氨溶液
1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苯和液溴的混合物中撒入铁粉,迅速塞上单孔橡皮塞,导气管通到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内液面上,一段时间后,可看到淡黄色沉淀生成
一定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了HBr
B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该气体定是乙烯
C
向FeCl3溶液中加入维生素C溶液,溶液黄色褪去
维生素C可能具有还原性
D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
19.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过程不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尿糖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
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CCl4使溴水褪色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O和Al2O3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均为液态
C.Fe3O4和Pb3O4中的金属都呈现两种价态
D.葡萄糖和淀粉都属于还原性糖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葡萄糖、酒精、醋酸、淀粉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2)生活中常选择____________酒精选择“75%”“95%”或“无水”皮肤消毒。
(3)上述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名称。
(4)在生活中,常选择上述物质中__________清洗水壶里的水垢。
(5)检验某酒精中是否含水,向酒精中加入少量CuSO4粉末,若白色粉末变_____色,证明酒精中含水。
(6)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酒精和醋酸反应生成具有果香味的乙酸乙酯。写出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其字母按要求填入空格内:
A.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
B.乙醇和乙二醇
C.丙醇和甲苯
D.
和
①
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
②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
③
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可看成是同一类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
。
(2)现有下列物质,请将其字母按要求填入空格内:
A.淀粉
B.葡萄糖(C6H12O6)
C.某些蛋白质
D.油脂
①
遇I2变蓝的是___________。
②
遇浓HNO3呈黄色的是___________。
③
能发生皂化反应制取肥皂的是___________。
④
加热条件下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的是___________
。该物质若发生银镜反应,每3.6g可产生银单质的量是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字母填在空格内)
A.4.32
g
B.8.64g
C.0.02mol
D.0.06
mol
23.有①NH2-CH2-COOH②CH2OH(CHOH)4CHO③(C6H10O5)n(纤维素)④HCOOC2H5⑤苯酚⑥HCHO等物质,其中(用数字序号填空):
(1)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微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能在一定条件下跟水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4.发酵法制酒精的过程可粗略表示如下:
①(C6H10O5)n+nH2OnC6H12O6
②C6H12O62C2H5OH+2CO2↑
(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C6H10O5)n可能表示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C6H12O6名称是_________,常用_________反应实验或它与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来检验其存在;
(3)为检验苹果成熟过程中发生了反应①,可在青苹果汁中滴加碘酒,溶液呈_________色,向熟苹果汁中加入Cu(OH)2悬浊液,加热,反应生成_________(填实验现象);
(4)下列作用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_
A.吃馒头时多咀嚼后有甜味
B.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不显蓝色
C.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痕
D.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后可以制得肥皂
三、推断题
25.请以淀粉为原料设计合成
的方案。写出合成方案中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糖尿病人血糖和尿糖的含量都较高,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但是其本身的化学成分中是含有糖的,不可以多吃,A错误;
B、这个广告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不甜不等于没有糖,糖类含有的淀粉、纤维素等没有甜味,B正确;
C、红豆和糯米等食物中有较多的淀粉,经水解后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会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糖尿病人食用该八宝粥需慎重,C正确;
D、该广告的虚假宣传说明我们不能盲目听信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是否能够食用应询问医生,D正确.
故选:A。
2.C
【解析】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是一种多羟基醛,故A正确;
B.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前五个碳原子上各有一个羟基,最后一个碳原子上有一个醛基,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正确;
C.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相对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葡萄糖通过在人体内进行氧化反应释放能量,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3.A
【解析】
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符合题意;
B.蔗糖是二糖,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故B不符合题意;
C.油脂属于酯类,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C不符合题意;
D.淀粉是多糖,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解析】
A.葡萄糖属于单糖,蔗糖属于二糖,两者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
B.蔗糖和麦芽糖都属于二糖,两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乙酸和丙酸都属于一元羧酸,分子中相差一个CH2,两者属于同系物,故C正确;
D.乙醇是一元醇,甘油是丙三醇,两者不属于同系物,故D错误;
故答案:C。
5.D
【解析】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根据定义分析判断。
①两种有机物最简式相同,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乙烯含碳碳双键,二者分子式不同,结构不相似,所以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故①正确;
②乙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为CH2O,乙酸属于羧酸,分子含羧基,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含羟基和醛基,所以乙酸和葡萄糖的分子式不同,结构也不相似,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故②正确;
③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简式为C6H10O5,但分子式不同,结构也不相似,所以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故③正确;
④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最简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不属于同系物,故④错误;
⑤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最简式分别为CH2、C2H3Cl,所以组成元素不同,分子式不同,既不属于同系物也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⑤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③满足题意。
答案选D。
6.B
【解析】
A.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和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
B.
植物油氢化过程中,植物油中不饱和碳碳键与氢气发生了加成反应,B正确;
C.
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都是(C6H10O5)n,由于n值不相同,所以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
D.
蔗糖为二糖,葡萄糖是单糖,D错误;
答案选B。
7.B
【解析】
A.
多糖是很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间脱水而结合成的,A不正确;
B.
多糖在性质上跟单糖、双糖不同,通常不溶于水,没有甜味,没有还原性,B正确;
C.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重要的多糖,它们的通式都是(C6H10O5)n,但是其聚合度不同,故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C不正确;
D.
淀粉在稀H2SO4作用下水解最后生成葡萄糖,D不正确。
本题选B。
8.D
【解析】
A.秸秆通过发酵生成乙醇,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酒精杀菌消毒能力的强弱,其浓度的高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过高或过低都不行,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效果最好的是浓度为75%,能够使细菌内的蛋白质变性杀死细菌,蛋白质的变性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发生有机反应生成新物质,为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石油是混合物,根据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是物理变化,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判断有无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蒸馏和分馏都属于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9.C
【解析】
三糖可以看三分子的单糖脱去两分子水的产物,所以这种三糖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6×3=18,氢原子数为12×3-4=32,氧原子数为6×3-2=16,故这种三糖的分子式为C18H32O16,故答案为C,
【点睛】
低聚糖、多糖可以看作多个单糖脱水的产物,此糖类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可以水解为单糖。
10.A
【解析】
糖类物质是含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或水解后能变成以上两者之一的有机化合物
①含有三个羟基和一个醛基,属于糖类;
②只含有一个羟基,不属于糖类;
③含有三个羟基但不含羰基,不属于糖类;
④含有三个醛基和一个羰基,属于糖类;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1.C
【解析】
A.葡萄糖含有醛基、果糖不含醛基,在碱性条件下果糖可以转变为葡萄糖(烯醇异构化过程),从而体现出醛基的还原性,葡萄糖、果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故不选A;
B.葡萄糖含有醛基、果糖不含醛基,在碱性条件下,果糖转可以变为葡萄糖(烯醇异构化过程),从而体现出醛基的还原性,葡萄糖、果糖都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不选B;
C.果糖和石灰水作用形成沉淀,而葡萄糖不会,故选C;
D.葡萄糖、果糖与羧酸不反应反应,糖酸混溶,现象相同,故不选D;
故答案选C。
12.C
【解析】
A.稀硫酸是蔗糖水解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热水浴相当于对反应体系加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
B.酸性条件下,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会与稀硫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影响后续蔗糖水解产物的检验,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pH至碱性,消除稀硫酸对后续实验现象的影响,故B正确;
C.蔗糖在稀硫酸存在、水浴加热时发生水解生成一分子葡糖糖和一分子果糖,葡萄糖分子结构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故C错误;
D.结合C项分析,以及实验现象,氢氧化铜转化为氧化亚铜,Cu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物质生成,故D正确;
答案选C。
13.B
【解析】
A.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苯和2,4,6-三溴苯酚互溶,因此不能除去其中的苯酚,故A错误;
B.维生素C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则维生素C有还原性,故B正确;
C.淀粉水解实验是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加新制Cu(OH)2浊液,加热,看见红色沉淀,证明淀粉水解,故C错误;
D.溴乙烷水解是向NaOH溶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热,冷却后,先加入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沉淀,说明溴乙烷水解,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4.D
【解析】
A.葡萄糖中含有多个羟基,多羟基化合物常温下遇到新制氢氧化铜会反应生成绛蓝色溶液,故A正确;
B.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可用于生产镜子,故B正确;
C.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醛基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羟基,所以葡萄糖与H2发生反应生成六羟基多元醇,故C正确;
D.1mol葡萄糖含有5mol羟基,最多与5mol乙酸反应,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5.C
【解析】
A.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A正确;
B.是一种磁性物质,故B正确;
C.遇碘变蓝的是淀粉,不是葡萄糖,故C错误;
D.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6.C
【解析】
验证淀粉水解产物的实验主要有以下步骤:(1)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使其水解,即选项中的①⑤②;(2)加碱中和硫酸,即选项中的③;(3)加入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并加热检验产物,即选项中的④⑥;故答案为:C。
【点睛】
淀粉水解后溶液呈酸性,故一定要中和之后再检验葡萄糖。
17.C
【解析】
A.
银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而溶解,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的银镜,可用稀硝酸洗涤,选项A正确;
B.苯酚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所以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选项B正确;
C.检验淀粉水解产物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应水解后冷却先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在碱性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可检验淀粉水解产物,选项C不正确;
D.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配制银氨溶液,即将2%的稀氨水逐滴加入2%的AgNO3溶液中,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可制得银氨溶液,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8.C
【解析】
A.向苯和液溴的混合物中撒入铁粉,迅速塞上单孔橡皮塞,导气管通到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内液面上,一段时间后,可看到淡黄色沉淀生成,可能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了HBr,还可能为挥发的溴,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结果不确定,A错误;
B.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可能为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还可能为乙醇碳化后,碳与浓硫酸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褪色,结果不确定,B错误;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维生素C溶液,溶液黄色褪去,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铁离子变为亚铁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则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正确;
D.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先加入稍过量的碱,再加入银氨溶液,再进行水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D错误;
答案为C。
19.D
【解析】
A、尿糖中含有醛基,可以和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A不合题意;
B、用糯米、酒曲和水发酵制甜酒的过程有醇被氧化成醛、醛被氧化成羧酸、羧酸和醇生成酯的化学变化过程,B不合题意;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难溶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能和醋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故利用的是化学反应知识,C不合题意;
D、溴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C
【解析】
A.
Al2O3为两性氧化物,而MgO为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
B.
一般情况下,乳浊液的分散质为液态,而悬浊液的分散质为固态,故B错误;
C.
Fe3O4中Fe元素化合价为+2和+3,Pb3O4中Pb元素化合价为+2和+4,两种化合物中金属都呈现两种价态,故C正确;
D.
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淀粉不属于还原性糖,故D错误;
故选C。
21.C6H12O6
75%
淀粉
醋酸
蓝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解析】
(1)葡萄糖的分子式或化学式为,
(2)75%酒精消毒效果高于95%酒精和无水酒精,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所以选择酒精皮肤消毒;
(3)相对分子质量10000以上的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的化学式是(C6H10O5)n,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4)的酸性比强,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醋酸钙、二氧化碳、水,常用醋酸溶解水壶里的水垢;
(5)无水硫酸铜吸收水生成蓝色五水硫酸铜晶体,向酒精中加入少量CuSO4粉末,若白色粉末变蓝色,证明酒精中含水;
(6)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和,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2.A
D
B
A
C
D
B
A
【解析】
(1)同系物指结构相似、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CH2原子团,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同一类物质含有的官能团相同;
(2)①淀粉遇I2变蓝;
②蛋白质遇浓HNO3呈黄色;
③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④葡萄糖为还原性糖,含有醛基,根据CH2OH(CHOH)4CHO+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进行计算。
(1)A.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结构相似、类别相同,分子组成上相差多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B.乙醇和乙二醇都含有羟基,但羟基的数目不同,不属于同系物,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C.丙醇和甲苯结构不同,类别不同,分子式也不同,属于不同物质;
D.
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①互为同系物的是A;
②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D;
③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可看成是同一类有机物的是B;
(2)①淀粉遇I2变蓝,故答案为:A;
②蛋白质能发生颜色反应,遇浓HNO3呈黄色,故答案为:C;
③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成分,故答案为:D;
④葡萄糖为还原性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故答案为:B;
葡萄糖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3.6g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根据反应,生成Ag0.04mol,质量为0.04mol×108g/mol=4.32g,故答案选A。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反应特指皂化反应,工业上用于制造肥皂。
23.①②⑥
⑤
②④⑥
①②③⑤
③④
①④⑤
【解析】
(1)
含有羧基或醇羟基或醛基的物质一般易溶于水,故易溶于水的是①NH2-CH2-COOH,②CH2OH(CHOH)4CHO,⑥HCHO;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70℃时可与水任意比例互溶,属于微溶于水的物质,故答案为:①②⑥,⑤;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醛基,含有醛基的物质有②CH2OH(CHOH)4CHO,④HCOOC2H5,⑥HCHO②④⑥,故答案为:②④⑥;
(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物质含有羟基或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①NH2-CH2-COOH,②CH2OH(CHOH)4CHO,③(C6H10O5)n(纤维素),⑤苯酚,故答案为:①②③⑤;
(4)酯或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能跟水发生水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跟水反应的是③(C6H10O5)n(纤维素)④HCOOC2H5,故答案为:③④;
(5)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羧基或酚羟基或酯基,①NH2-CH2-COOH?含有羧基,④HCOOC2H5?含有酯基,⑤苯酚含有酚羟基,这三种物质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答案为:①④⑤。
本题的易错点为(3),要注意纤维素的结构中含有羟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如能够与硝酸反应生成硝化纤维,能够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纤维。
24.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银镜
蓝
砖红色沉淀
C
(1)纤维素、淀粉的分子式均可表示为(C6H10O5)n;
(2)纤维素、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则C6H12O6为葡萄糖,葡萄糖中含-CHO,能利用银氨溶液检验,反应产生银镜;
(3)苹果中含有淀粉,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苹果中含有葡萄糖,葡萄糖中含-CHO,能利用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产生砖红色沉淀;
(4)A.馒头中含有淀粉,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有甜味,故A不选;
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遇碘水不变蓝,故B不选;
C.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属于显色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故C选;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是皂化反应,故D不选;
答案为:C。
25.(C6H10O5)n+n
H2On
C6H12O6
C6H12O62CH3CH2OH+2CO2↑
CH3CH2OHCH2=CH2↑+H2O
Br2+CH2=CH2
→BrCH2CH2Br
BrCH2CH2Br+2NaOH
HOCH2CH2OH+2NaBr
HOCH2CH2OH
+2H2O
【解析】
由HOCH2CH2OH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HOCH2CH2OH可以由BrCH2CH2Br发生水解得到,BrCH2CH2Br可以由CH2=CH2和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2=CH2可以由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得到,CH3CH2OH可以由葡萄糖发酵得到,而葡萄糖可以由淀粉水解得到。
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n
H2On
C6H12O6;
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H3CH2OH+2CO2↑;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CH2=CH2
→BrCH2CH2Br;
1,2-二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CH2CH2Br+2NaOH
HOCH2CH2OH+2NaBr;
乙二醇的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OCH2CH2OH
+2H2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