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第8页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量一量,认识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学会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4.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2.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厘米有多长。
【教学准备】
刻度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若干个),纸条,图钉。
【情景导入】
今天是我们新学期的第一课,大家也都有了新课桌,就让我们来量量新课桌有多长吧!
以前人们常用“拃(zhǎ)”作为测量单位,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就是一拃,大家跟老师一起来量吧,老师量的有3拃长,同学们呢?(5拃长)量的都是课桌长,为什么我们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对!有的人的一拃长些,有的人的一拃短些,这就需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厘米作单位来量长度。(板书课题)
【进行新课】
认识厘米
认识刻度尺
提问: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引导小结:
①有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②有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③有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2)认识1厘米
师:下面我们来认识1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
课件演示直尺从0刻度到刻度1的距离就是1厘米。
让学生明白尺子上从0刻度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提问: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还有哪段长是1厘米。
学生活动: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小结:尺子上每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3)感受1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在尺子上有这么长,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找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师:你们能一下子找到这么多长大约1厘米的物体,真不错。如果让你用手势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会吗
学生用手势汇报。
教师介绍并示范用手势比划1厘米长度的方法:伸出左手食指,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掐着左手食指的宽,再抽出左手的食指,右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大约就是1厘米。
师:小朋友们,你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拿出你的手指放在直尺上量一量,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再用两个手指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看着两指之间的距离,把它记在脑子里。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4)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么4厘米又有多长呢?
课件演示:从刻度0到刻度4的长就是4厘米。
提问:(1)4厘米有几大格?5厘米有几大格?8厘米呢?
(2)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更多的4厘米的长度吗?
学生活动:在尺子上找出4厘米的长度。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小结:在尺子上几厘米就是几大格。
用厘米量
(1)估一估
学生活动:每组发一张5厘米长的彩色纸条,用手指比一比,估一估,这张纸条大约有多长?
汇报结果。
问题:这张纸条到底有多长呢?请大家用尺子去量一量。
(2)量一量
学生活动:动手测量出纸条的长度。
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讨论:哪种测量的方法最好。
课件演示最好的测量方法:测量时,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物体的右端对准数字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学生合作再测量一次。
(3)量一量下面的物体的长度约是几厘米。
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橡皮的长、宽。
【课堂作业】
1.看一看,铅笔长厘米。(教科书第4页的“做一做”。)
2.辨一辨:这样测量蜡笔的长度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
答案:1. 8
2.小明测量蜡笔的长度对。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用厘米测量,还运用刚学会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问题,多思考问题,并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你们就会变得更聪明、更能干。
【课后作业】
1.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1、2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认识厘米 用厘米尺量
刻度尺 用厘米尺量的方法
每1大格都是1厘米
几大格长度就是几厘米
1.学生已经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基本掌握了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认识厘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尺子,帮助学生认识尺子上的刻度及实际长度。然后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认识1厘米的时候,教师介绍0→1是1厘米,这里学生的学习很顺利,进而转入1→2是几厘米的学习。这时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以0为起点的认识水平,因此当教师问1→2是几厘米的时候,学生很自然说是2厘米。这时教师应该强化起点,引导学生看清楚1→2的起点是1,而不是0,这样学生就会顺利说出1→2也是1厘米,从而不会出现误解。
没有0刻度怎么办
数学课上,山羊老师让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身边的物体。小兔拿出尺子一看,傻眼了!原来他的尺断了。这可怎么办呢?小兔急得直掉眼泪。同桌小熊见了,对小兔说:“不要急,我有办法!”只见他拿起笔,把小兔尺子上的3改为0,4 改为1,5改为2……。这被后桌的小猴全看在眼里,他眨了眨眼后说:别改了,看我的,说着拿出一把小刀,先把小刀的左端对准刻度“3”,右端正好对着刻度“6”。小兔看了,立刻说:“这把小刀是6厘米。”小猴摇了摇头说:“你再仔细看看!”
小兔伸出手指数了数,恍然大悟:“应该是3厘米!”
小猴说:“这就对了!当不以‘0’刻度为起点测量时,要用物体末端对准的刻度减去起始端对准的刻度,即6-3=3(厘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一、填空。
(1)________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 )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2)厘米可以用( )表示。
(3)我的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 1( ),还没用过的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2( )。
(4)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5)13厘米-9 厘米=( )厘米 20厘米 +9 厘米=( )厘米
38厘米-7 厘米=( )厘米 8厘米+7 厘米=( )厘米
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1)在厘米尺上, 刻度线从0到1是1厘米。 ( )
(2)在厘米尺上, 刻度线从4到5是1厘米,从4到3也是1厘米。 ( )
(3)在厘米尺上, 只有刻度线从0到1是1厘米。 ( )
三、量一量。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参考答案:
(1)尺子 厘米
cm
厘米 厘米
1. 2 2. 5 3. 7
4 29 31 15
(1)√ (2) √ (3)×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3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1单元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认识厘米
1庹(tuǒ)
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情景导入
1拃(zhǎ)
将手张开,把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长度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叫一拃。
探索新知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探索新知
“0”表示测量的起点
长度单位
厘米
(厘米可以用“cm”表示)
这是1厘米,像这样比画一下1厘米的长度。
cm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探索新知
1 厘米
0 到1 之间的长度是1 厘米。
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厘米?
食指宽大约1厘米
田字格宽
大约1厘米
图钉的长
大约1厘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探索新知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宽度。
( )厘米
5
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在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基础训练
看一看,铅笔长( )厘米。
8
你答对了吗?
基础训练
请问这是几厘米?
不一定一定要从0开始数,要测的东西在哪里开始就把那里当作0刻度, 然后开始数,最后前面的刻度减后面的刻度就是答案了。
解答:
所以答案是5cm。
拓展训练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堂小结
谢 谢 观 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