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节选

文档属性

名称 《长征》节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19 13:4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课《长征》节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基本的情节结构。
2、能力目标:归纳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3、情感目标:广大指战员生死与共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
1、教学重点: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手段和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以讨论交流和自主探究为主,以教师点拨辅导为辅。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学生活动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2、自主积累,展示预习完成表格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洁语言概述故事内容。
2、谈谈读了课文以后,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感受是什么?(结合讨论课后探究练习一)
3理清思路
课文是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截取了四个场景,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与
由人物对话推进的作品情节的发展,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泥泞的草地”)
由于断粮,许多战士饿死在过草地途中,尽管如此,红军将士北上抗日的决心矢志不改;面临困难,彭德怀欲杀死自己的战马以救急。
第二部分(“草地水塘旁边”)
眼见两抬担架的战士因饥饿而生命垂危,为攻占娄山关而失去一条腿的周团长毅然将所剩不多的炒面让给战士,继而爬向水塘赴死。
第三部分(“泥泞的草地”)
刘少奇和彭德怀寻找掉队的周团长,含着极大的悲痛向殉难的指战员致哀;彭德怀忍痛杀死心爱的战马来挽救极度饥饿的战士们的生命。
第四部分(“草地之夜”)
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高唱《马赛曲》,举行篝火晚会,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来战胜困难。随着先遣队送来粮食解危,红军指战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5、合作探究
(1)攻占娄兰关的周团长,为什么不勇往直前,却要爬进水塘赴死?
(2)一幅铮铮铁骨的彭德怀,既然下定决心枪杀自己的战马,又为何要“溢出串串泪水”呢?
三、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观看《长征》的光碟,了解全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学生活动
一、课前预习
自主探究
思考:课文中多处用了“猝然”这个词,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下列句中的“猝然”所含的情理。
(1)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栽倒在草地上。
(2)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3)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
(4)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A、彭德怀爱兵如子,把自己的炒面分给伤病员吃,忍饥为革命操劳过度,突然晕倒,当在情理之中。
B、警卫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眼见首长饿晕而身无半点炒面,认为自己没有尽责,因此突然哭起来,这并不出乎意料。
C、此前曾欲杀马,现在眼见更多的指战员因饿极而牺牲,为挽救战士的生命,为走出草地,彭德怀在凝视“无声战友”良久后拔枪扣动扳机诀别爱马,亦在情理之中。
D、被马蹄声惊醒的毛泽东眼见十多匹战马疾驰而来,预感到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有救了,因而兴奋激动得突然站起身来,这是十分自然的。
二、课堂教学过程
1、互动研究
课文节选了电视剧《长征》的四个场景。你感到这些场景中哪些情节最使你感动?读了剧中下面两段文字,你是否觉得心头一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1)刘少奇俯身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自语地:“多好的同志,都把生的权利让给了别人……”
(2)蔡畅:“主席,你有办法驱散大家的疲劳和饥寒吗?”
(3)毛泽东:“我哪里有哇!不过,我从《马赛曲》中领悟出了一条真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 课文节选的四个场景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由于各人的感受不同,允许有不同的理解,鼓励学生各言所感。引导学生理解红军官兵的优秀品和巨大的人格力量以及革命理想、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红军长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谈谈体会:电影文学剧本与一般文学有什么区别。
影视文学剧本的创作是用影视的方式思考,而用文学的方式来表达的。影视文学作品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而这些特征是由影视艺术本性所决定的:
(1)造型性。影视片是视觉艺术,富有造型表现力。这就要求剧本中所描述的一切,应该是可见的,运动的,可以通过影视表现手段展现于屏幕,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感官;
(2)影视片也是听觉艺术,所以对影视剧本的另一要求是规定出声音元素的运用。编写剧本不仅要运用台词来刻画人物性格和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同时还要把音乐和音响纳入统一的艺术构思之中,以便扩大和加强画面的表现力;
(3)要考虑到屏幕形象的逼真性。影视艺术是在照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真实地再现对象及其运动,使它能够在表现形态上最大限度地接近于生活。因此,剧本中的一切描写,应该是自然的,真切的,大到情节结构的安排,人物关系的设置,小到一个物件,一句台词,都要求酷似生活,力戒虚假造作,否则便会失去其艺术魅力;
(4)要考虑到蒙太奇技巧的运用。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段,它符合和适应实际生活中人们观察外界事物的方式和心理需要,也是影视典型化手段之一。虽然剧作者不必按照导演分镜头要求那样来编写剧本,却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注意镜头的灵活运用,时空的自由转换,以不断流动的视觉展现来进行叙述和描写,从而使文字描述具有鲜明的镜头感。
4、小结
中心意思:本文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写作特点:①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②个性化的台词和动作。
5、再看《长征》剪辑。
三、布置课后作业
1、正确认读并书写下列词语(三遍)
恢恢(huī) 翩翩(piān) 篝火(gōu) 猝然(cù) 万籁俱寂(lài)
2、(探究·练习一、二)
复备记录
读书卡
课题 作者
生字词:恢恢(huī) 翩翩(piān) 篝火(gōu) 猝然(cù) 万籁俱寂(lài)
作品:
背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将王朝柱的电视文学剧本《长征》搬上屏幕。这部长达24集的电视连续剧,从井冈山的第五次反“围剿”说起,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在逆境中开始战略转移,经遵义会议解决了领导权和斗争指导方针问题,爬雪山过草地完成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该剧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我党我军伟大领袖力挽狂澜的雄才大略,刻画了无数革命先烈在传奇般的长征中可歌可泣的壮举,展示了我党我军转危为安走向胜利的过程及其原因,尤其张扬了对今天仍然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