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消灭 逍遥 销路 硝烟火药
B.水淀 纱锭 石碇 皮开肉绽
C.棱角 丘陵 凌晨 绫罗绸缎
D.飘飞 漂泊 骠勇 虚无缥缈
【解析】选A。A项都读xiāo。B项diàn/dìnɡ/dìnɡ/zhàn,C项lénɡ/línɡ/línɡ/línɡ,D项piāo/piāo/piào/piāo。
﹒
﹒
﹒
﹒
﹒
﹒
﹒
﹒
﹒
﹒
﹒
﹒
﹒
﹒
﹒
﹒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摇橹 打涝 晌午 缝衣透针
B.吆喝 围剿 梭鱼 铜墙铁璧
C.搭理 菱角 震荡 烟波浩渺
D.浸透 凫水 惦记 聚精汇神
【解析】选C。A.涝—捞;B.璧—壁;D.汇—会。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除了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外,偷盗中的紧张、焦虑在一旦得逞后的顿然______,以及对自己表现成功的欣赏,都成为偷菜者快感的来源。
(2)庄学本的作品在休斯敦引起的强烈______,是对我们的艺术观念的一种警醒,也是对这届休斯敦摄影节最大的肯定。
(3)今年上半年,我国农副产品特别是______食用油的价格涨幅很大。
A.消释 振动 精制 B.消失 振动 精致
C.消释 震动 精制 D.消失 震动 精致
【解析】选C。(1)语境中指“紧张、焦虑”消除,故用“消释”。(2)句指作品引起人心的不平静,故用“震动”,而“振动”是物理学现象。(3)“食用油”是精工制造的,应用“精制”,而非表精巧细致的“精致”。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
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B.我们学校的新教学楼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网也开通
了,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教学效果大大提高,真是大
快人心。
C.直到临死前,他才翻然悔悟。他告诫徒弟:仇恨会让一个
人的人生黯淡不幸,只有善良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D.2010年春晚小品《美丽的尴尬》将整形这个人们私下里讨
论的话题搬上了大屏幕,作品将人们的爱美心态描绘得惟妙
惟肖。
﹒
﹒
﹒
﹒
﹒
﹒
﹒
﹒
﹒
﹒
﹒
﹒
﹒
﹒
﹒
﹒
【解析】选B。A.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好像已经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多指爱情上的)。B.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合句意。C.翻然悔悟:形容认识到过错而彻底悔悟。D.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到“……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完成5~8题。
5.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一段景物描写清新、明朗,我们看到的是清风、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一切都是那么美丽。虽然作品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从作品所描画的背景上,我们看不到断壁残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这正是本文写作的突出特点。
6.根据原文,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原意。
(1)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2)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狠心贼”是反语,表现了女人们似骂实亲的心理活动,整句话写出了女人们没有见到丈夫的失望与伤心。
(2)写出了女人们的心理,她们具有誓死不当俘虏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7.文中两次描写女人们划船时的水声,但同中有异,试分析各自的作用。
(1)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异处时应侧重于分析其表现作用,如环境方面、人物性格方面等。
答案:(1)轻轻的动作,轻轻的水声,表明淀上的平静,心情的悠闲,反衬下文敌人追赶时的紧张。
(2)节奏愈变愈快,表明妇女们沉着、能干、勇敢,与前面所照应内容形成对比,突出形势的紧张。
8.从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角度赏析最后一段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像“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像“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抗日的思想感情。
9.(1)文章第四自然段写道“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你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不超过1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五自然段结尾说“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其中“它们的清白”指什么?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不超过1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理解能力。要联系上下文和文章的主旨去分析。第(1)题,第四段写道“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从中可以看出,苇塘除了作为一种自然风景外,更重要的是它有着让人感动的英雄的传说。分析第(2)题时,注意“血液”“清白”等重点词语。
答案(参考):(1)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
(2)家乡的和平与安宁。
10.文中“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句读来具有“弦外之音”。请你具体解释,并指出该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该句的“弦外之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
该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及其表现力的能力。(1)本文的写作手法是借物喻人,作者借写采蒲台的苇写英勇的人们,所以,“苇”不仅指生长在苇塘里的苇,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抓住了它的象征义就抓住了它的弦外之音。(2)该句处在段首,一般来说,处在段首的句子有两个作用:一是总领下文,一是承上启下,我们应联系上下文分析其作用。
答案(参考):最优秀的英雄也生活、战斗在采蒲台 承上启下,由写苇转入描写抗日英雄
11.本文从白洋淀的苇草写起,似乎漫不经心,闲话家常,实则紧扣题旨,字字珠玑。“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人和苇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请从全文出发,概括说明苇的品格和人的精神有哪些共同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本文运用象征手法,用苇的柔韧刚强象征具有这种品格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首先找出反映苇的品格的词语,如“柔顺”“骨性”等,而人的精神则要通过人的活动事迹去概括。
答案(参考):心地纯洁高尚;意志柔韧刚强;紧密团结,不畏强暴。(答对两点即可)
12.为什么共产党员在战争年月能冲锋在前?为什么一个老百姓能为战争献出一切;一旦被捕,即使在刺刀下从容就义,也绝不透露一个字的秘密?从本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能力。是一道开放型题目,无固定答案。题干共有三问,前两问是为回答后一问所作的思路导引,启示应从党员与百姓的关系入手。
答案:略。
四、语言表达
13.改变画线部分的句式,使整个语段变成一个单句。
荷花香气馥郁,芦苇铺天盖地,它们掩盖了整个水域,此时,我知道,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就是著名的抗战根据地——白洋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改为单句就首先要确定一个主语,因为后有“我”作主语,所以可以将画线句子改为介词结构。
参考答案:当香气馥郁、铺天盖地的荷花和芦苇掩盖了整个水域的时候(或“当香气馥郁的荷花和铺天盖地的芦苇掩盖了整个水域的时候”)
14.(2010·临沂高一上期中测试)10月29日下午4时许,温家宝总理来到费县一中听完课后走出教室,看到院子里上千师生,动情地说了下面一段话。请概括温总理讲话内容的要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展变化很大,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但是大家要想到,我们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还有相当多的落后地区,还有许许多多贫困的人们。要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还需要我们奋斗几十年上百年;要使我们民族真正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走在前列,还得靠青年,靠青年的理想、智慧、学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
(2)还有相当多的落后地区和贫困人们;
(3)现代化国家的建成,要靠我们长期奋斗;
(4)青年要有理想、智慧、学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要承担起建设强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