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

文档属性

名称 敬业与乐业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9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19 15:4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作者资料:(见书下注释)
梁启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著有:《饮冰室合集》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官本位文化,人们奉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条,主张“学而优则仕”,鄙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以显亲扬名、出人头地为人生价值取向。因此有很强的针对性。
这是一篇演说词,可看作议论文体。
要求:
认清对象,确立主旨
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感情充沛,说理充分
演讲的主要特点:
①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
③语言简洁明快,充满感情,富有鼓动性。
主要手段——有声语言(讲)、态势语言(演)
议论文常识简介:
三要素
论 点
论 据
论 证
结 构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
(本论)
(引论)
(结论)
举例感受
议论文三要素
范冰冰是位美女
漂亮的脸蛋
窈窕的身材
高雅的气质
论据
论点
论 证 过 程
议论文的三要素:
①论点
②论据
③论证
证明
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
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给下列红字注音
旁骛( ) 惟其( ) 衔着( ) 佝偻( )( ) 骈进( ) 亵渎( )( )
强聒不舍( )

wéi
xián
ɡōu
lóu
pián
xiè

ɡuō
禅师 赦免 解剖
chán
shè
pōu
  亵渎:xìe dú
   骈进:pián
断章取义: 
安居乐业: 
心无旁骛:wù
强聒guō不舍:
言行相顾:
  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
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旁骛,不专心。骛,追求。
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
轻慢,不尊重。
并进,一起前进。
说的和做的相互照应。
析题
敬业——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发愤忘食”)
乐业——把学习工作当作一件乐事(“乐以忘忧”)
3、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1、有业;2、敬业;3、乐业.
2、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敬业乐业
人生法门
《礼记》:敬业乐群
《老子》:安其居,乐其业
敬业与乐业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1)
(2—8)
(9)
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乐业
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4、依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划分文章结构。
探究课文论证过程和论证方法,注意找出主要段落的中心句。
引出中心论点
“我确信“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引用儒家经典《礼记》、道家经典《老子》中格言
第一部分
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的 举了哪些例子
用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
先谈有业的原因:有业是敬业的基础
无业的害处
用孔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反面论证
有业的重要
正面论证
第二部分
第一层:论述“有业”的必要
引用孔子的话,举两种人的事例(第2、3段)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人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之人
反面举例论证
举 的故事(第4段)
正面举例论证
讲道理,得出“
”的结论(第5段)
正反(有业、无业)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强调“有业”的必要性
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这一层为下文论述作铺垫。
百丈禅师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请你试试 为“有业之必要”列出几条理由
(体会“讲道理”论证的方法)
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
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
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
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自己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
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性的?
1、什么叫敬业?
2、为什么要敬业?
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引用朱子的话做道理论据
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事例论据
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和法国学者的论述做道理论据
主一无适便是敬。          --朱熹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庄子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子
第二部分
第二层:论述“敬业”的重要性
引用论证
敬业: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
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
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可敬的”的道理
(正面举“当大总统”、“当车夫”的事例)
第二部分
庄子名言
曾文正名言
孔子名言
引用论证
木匠
政治家
挑粪工
军人
正面举例论证
强调论证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第二部分
第三层:论述“乐业”的重要性。
1、阐述人生苦乐缘由
正面说理论证
2、两种人生 表现
无业游民,日子难过
厌恶本业,逃脱不得
反面举例论证
强调要“乐业”的原因:“乐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
3、怎样“乐业”
从四个方面阐述
论证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道理。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第三部分
得出结论
敬业即是责任心
乐业即是趣味
在于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明确:
1、“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身入其中
奋斗前去
比较骈进
省却烦闷
这篇演讲词针对听讲者(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引名言,举事例,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作者先后谈论了 三个问题。
作者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有业
敬业
乐业
“有业”、“敬业”、“乐业 ”
4、试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一两个例子。
居里夫人从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异常艰辛和枯燥,但他们怀着一定找到“镭”的坚定梦想,从不因为无聊、艰苦而放弃,最终发现了“镭”。
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孔祥瑞。1972年,孔祥瑞初中毕业后到天津港码头当了工人。他放弃了多次学习深造的机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把工作岗位当课堂,把生产实践作为教材,把设备故障作为课题,把身边怀有一技之长的工友作为老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150项革新,给国家带来8000万元效益。
一位孤独而幸福的邮递员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王顺友” ——在目前在很多地方,邮递员依然非常非常的重要,对于现在的很多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孤独是可怕的,甚至就像一首歌曲唱的那样,会认为孤独是可耻的,但是我们接下来要认识的这位邮递员,孤独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甚至会在十四、十五天的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来打交道,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孤独是让人尊敬的,孤独是伟大的。 颁奖词: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你同意吗?作者目的在于说明什么道理?这一句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同意。因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往往都要承受压力,面对挑战,但当解决重重困难,获得美满的结果时,就会有一种成功感和满足感。
(不同意。因为有些职业过于单调乏味,缺乏创造乐趣的客观条件。如包装工、掏粪工等……)
作者的目的在于说明:人应该“乐业”,只有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来,才会感到生活有价值。
这是一个条件复句, 强调了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的重要性。
阅读课文第八段,答题:
1、作者在开头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息声中谈起,有什么用意?
告诫青年学生们: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对于无法回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从中寻找出乐趣。
仿写示例:(第八段前部分文字)
“学习好苦啊!”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是哪个学生都会常挂在口边的。但我要问他:“学习苦,难道不学习就不苦吗?”不学习的人就会想着要去玩。“玩”苦不苦?你肯定说不苦。但请问:你一味的玩耍你的父母就不会责骂你吗?你为了要逃脱责骂又要贪玩,于是你便会装模作样的边学习边玩耍,而一边还要担心老师和家长是不是知道你在玩!结果两边都没有做好,最终成绩不好还免不了挨骂,身心疲惫,难道你说这不苦吗?
仿写示例:(第八段后面部分)
凡学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坚持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学业,总有许多奥妙、规律、方法可寻,只要能潜心搜索,看它显现,为我所用,最为得意有味。第二,因为凡学业要优异,离不开刻苦,在别人闲聊喝咖啡的时间里用功苦读,将感受无比的充实与快乐。第三,学业性质,常常是要和同学相竞争的,如像踢球一般因踢赢而得到快乐。第四,专心于学业,把许多小差、杂念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
应该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我们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深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梁氏的“敬业”说,虽有其局限性,但在当时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一: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二:在奋斗中感受快乐。
三:在竞争中体味快乐。 
四:在投入中享受快乐。
内容论证方面:
【请同学们在写演讲稿的时候特别注意演讲的语言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演讲语言方面:
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增强说服力;
口语特色
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中心思想: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一:在工作、学习中寻找快乐。 
二:在奋斗中感受快乐。
三:在竞争中体味快乐。 
四:在投入中享受快乐。
拓展反思:
作为学生,学习便是你们的职业,反思一下自己在学业中的种种态度和现象,结合作者的观点,谈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仿写一两段文字,将文中的道理或事例换成我们自己的道理或事例。
既然我们是学生,就应该敬业——忠于学习,乐业——乐于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结束语:
祝愿同学们都能圆满完成学业,学好本领就业,抓住机遇创业,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