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机》教学设计
课型:综合欣赏课
年纪:四年级
教材分析
《打字机》是人音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七课欣赏曲,是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在办公室打字的时候,听到打字机发出“嗒嗒”的击键声以及换行的“叮”声,这促发了他创作的灵感,以打字机作为打击乐器,写下了这首名为《打字机》的管弦乐曲。乐曲为三段体(ABA)结构,乐曲诙谐有趣,表现出紧张忙碌的办公室里人们愉快工作的情景。
二、设计思路:??????
??? 本课教学设计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音乐教学基本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层层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情感,引导学生欣赏,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熟悉主旋律,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听辩力和记忆力,在此基础上哼唱主题旋律,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在恰当的位置配音,并设计表演动作,使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更加生动细致地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打字机》引导孩子留心聆听生活中的声音,感受音乐带给人类的美之声。理解认识打字机,理解打字员们辛苦的劳动精神。
2、知识目标:引导孩子感受乐曲的三个部分,聆听各个部分的音乐主题,并能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各个主题所表现的内容,能分辨各个主题音乐。
3、能力目标:引导孩子们在听辨音乐的同时,用打击乐器三角铁和沙锤分别模仿打字机的换行声和铃声来为乐曲伴奏。提高学生听辨和反应能力和创编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师要有方法的引导孩子听出各主题音乐的出现,并能正确地感受表现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为主题旋律伴奏,并能为b段音乐添加自己喜欢的歌词。
五、教学用具:电子琴 多媒体 板书挂画
六、教学方法:聆听感知法、表演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律动走进课堂,师生交流情感【设计意图:拉近师生间的感情,为上课做准备】
2、聆听管弦乐曲《打字机》,师生共同表演【设计意图:使学生完整聆听感知音乐全曲的气氛,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观看图片打字机,教师介绍打字机【设计意图:感知打
字机的古老的样子】
二、聆听新知 感受主题
1、完整聆听全曲音乐,师提问:a、乐曲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让你想到了什么?
b.乐曲速度怎样?作者为什么这样表现?他想表现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乐曲速度,情绪特征】
2、聆听主题A,找出三个特殊声音(打字机击键声、换行声和倒机声)【设计意图:感受乐曲第一乐段主题旋律,感受三种打字机身上发出的特殊声音】
3、板书A部分图形谱,感受主题旋律出现的规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图形谱更加准确的感受这一乐段主题】
4、出示打击乐器三角铁、沙锤,为主题旋律伴奏【设计意图:通过两种打击乐器的伴奏,进一步熟悉这段主题旋律,也培养了对学生节奏的练习】
5、分组表演【设计意图:增加团队合作精神】
6、聆听B部分主题音乐
7、学唱乐谱【设计意图:通过乐谱学习,使学生更快的掌握这一乐段的主题旋律】
8、创编歌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创编能力,再次了解主题旋律二】
9、聆听A’部分音乐,区分于A部分音乐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区分音乐旋律,两乐段的相同和不同点】
三、知识拓展 温习乐曲
1、师简单讲解A----B----A’的音乐结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三部曲式结构的音乐特点】
2、再次完整聆听整首乐曲,学生分组表演【设计意图:完整感受乐曲情绪和表现的内容】
3、随音乐走出教室【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引导学生渐渐在音乐氛围里走出教室】
教学设计
打字机
——人音版第7册
敦化市第二小学
邹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