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4
10=40分)
1.电话机的听筒发生的主要能量转换是( )
A.
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B.
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C.
内能转化成电能?????
??D.
电能转化成内能
2.暑假期间,小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到了北京,他准备在街上的电话亭向济南的家里打个电话告诉家人他已平安到达北京,可电话在“占线”,请你帮助小明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情况是( )
A.有人正在给小明所用的电话打电话
B.小明的家人正在用电话
C.北京和济南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在电话装置中,话筒和听筒的工作原理是?( )
A.
都是利用电流变化引起磁场变化
B.
都是利用电阻变化引起电流变化
C.
话筒是利用电阻变化引起电流变化,听筒是利用电流变化引起磁场变化
D.
话筒是利用电流变化引起磁场变化,听筒是利用电阻变化引起电流变化
4.
近年来,4G手机通信业务已经逐渐推广。使用4G手机不仅通话信号好,而且无线网络上网效果更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和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5?km/s?
B.
电磁波和声波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
D.
电磁波能传递能量,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5.关于电磁波的有关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和“彩虹”这两种自然现象,形成的原理是完全一样的
B.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白色的太阳光发生色散,从而证明了白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光组成的
C.在电磁波谱中,从γ射线→X射线→红外线频率逐渐增大
D.如果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的波长为900
nm,那么,它的频率为×1015
Hz
6.手机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下列有关手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接听手机时能根据语音音色来判断对方是谁
B.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唯一通信设备
C.
手机来电振动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手机的话筒是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7.现代战争中应用电子干扰战术破坏敌方的信息传递。电子干扰具体的做法是( )
A.对敌方发射很强的电磁波
B.对敌方发射电磁波
C.对敌方发射频率很高的电磁波
D.对敌方发射与敌方设备相同频率的高强度电磁波,并施放反射电磁波的干扰片
8.
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 )
A.
选定某一频率的电台信号????B.
调节收音机的音量
C.
把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
??
D.
把声音信号从高频调制信号中检出来?
9.我们所说信息之路越来越宽的含义是( )
A.
传递信息时,我们走的高速公路很宽
B.
仅指传递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
C.
仅指传递信息所用的电磁波频率越来越高
D.
传递信息所用电磁波的频率越来越高,传递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10.关于电子邮件的收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送电子邮件必须要输入对方的信箱地址
B.电子信箱是某用户计算机上的空间
C.对方的计算机没有开机,邮件就无法发送
D.发送电子邮件必须要输入自己的邮箱地址
二.填空题(4
5=20分)
11.现在的电话交换机之间传递的信号是 (填“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电报是利用 信号来传播信息的。
12.雷达是现代战争中重要的军事设备。若雷达向飞机发射的微波从发出到接收返回信号所用时间为52
μs(1
μs=10-6
s),微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则此时飞机与雷达的距离为 m。?
13.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都是家族中的成员。其中,用来检验金属中是否有缺陷的是 ,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是 。
14.右图为射频、视频、音频的波形示意图。其中A表示的是 ,B表示的是 ,C表示的是 。?
15.光导纤维已广泛用于现代通信技术.光导纤维是由极细的________组成,里面传递的是________
(选填“电流”或“光”).
三.解答题(共20分)
16.将图中电话的话筒和听筒连接成完好的电路,组成最简单的电话。
?
17.阅读下列短文,并解决问题。
任何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并且物体的温度不同,向外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红外线实际上也是一种 波,正常人辐射的红外线波长大约为10
μm,合 m,频率为 Hz。?
(1)为什么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就能确定人的体温呢?
请你针对上述情景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
18.把大塑料瓶用awer不透光的纸包住,在瓶侧壁开一个小孔,塑料瓶内装满水,水中装一个光源。当水从小孔流出时,你会看到光随着弯弯的水流照到地面,在地上形成一个光斑。
?
(1)实验中,光源的光沿水流 (填“内”或“外”)壁经过多次 (填“反”或“折”)射,最后照亮地面。
(2)实验中,从瓶中流出的水柱相当于激光通信中的 。可以猜想:在真正的激光通信中,每一根类似水柱的材料中, (填“能”或“不能”)同时传导多束激光而不致相互干扰。
19.如图,这是电视的发射过程与接收过程简图,分别指出哪个是发射过程?哪个是接收过程?并在方框中填上专业术语(如:音频放大、接收机、发射机、摄像机、显像管等).
20.下雨天在家收听广播节目时,我们发现在打雷时,从收音机里会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然后才听到雷声。
(1)你知道打雷时,收音机为什么会发出“咔嚓”的声音?
(2)为什么我们会先听到收音机里的“咔嚓”声,然后才听到雷声?
21.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面站两部分组成。卫星在空中起中继站的作用,即把地面站发射的电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面站。地面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通过地面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链路。由于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36
000
km处,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恰好与地球自转一周相等,从地面看上去如同静止不动,三颗相距120°角的卫星就能覆盖整个赤道圆周,故卫星通信用于实现越洋和洲际通信。最适合卫星通信的频率是1
GHz~10
GHz频段,即微波频段。
(1)卫星通信是远距离的无线通信,要从卫星上接收信号必须在地面上设立 。?
(2)关于同步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的转动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B.同步卫星和月球一样每天绕地球一周
C.同步卫星固定在空中一直不动
D.作为传播微波的中继站,地球上空的同步卫星越多越好
(3)频率为1
GHz~10
GHz的微波对应的波长是多少?
(4)赤道上的地面站向卫星发射信号需要多长时间到达卫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D
3.C
4.C
5.C
6.B
7.D
8.A
9.D
10.A
二.填空
11.数字信号;数字
12.
3×108
m/s 7.8×103
13.γ射线;红外线
14.音频 视频 射频
15.玻璃丝 光
三.解答题
16.解:如图所示。
?
17.解析
电磁波包括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红外线只是其中一种高频电磁波,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不同,辐射出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红外线在真空中的波速为3×108
m/s,据c=λf知,f==3×1013
Hz。
答案
电磁 10-5 3×1013
(1)因为物体的温度不同,向外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
(2)人体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18.(1)
【答案】内;反
?(2)
【答案】光导纤维;能
19.【答案】
【解析】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接收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图象信号的工作过程是:
(1)发射
摄像机:把图象变成电信号.
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
天线: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
(2)接收
天线: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这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
电视机:通过电视机把图象信号取出并放大.
显像管:把它还原成图象.
20.(1)
【答案】打雷产生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干扰了正常信号的接收。
?(2)
【答案】在空气中,电磁波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
21.解析
地球同步卫星,就是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与地球同步转动,且在赤道某地的上空。站在地球上观看(以地球本身为参照物),它在空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它可以用作微波中继站,只要有三颗相隔120°角的卫星就能覆盖整个赤道圆周。
λ1==0.3
m,
λ2==0.03
m。
t==0.12
s。
答案
(1)地面站 (2)A (3)0.03~0.3
m
(4)0.12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