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五《逍遥游》课件(共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逍遥游》课件(共26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7 22:4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逍遥游
庄子
成语激趣
作者简介
文言基础
美读涵咏
问题探讨
相关链接
?成语激趣
运斤成风
  惠子是庄子的朋友,也是辩论对手。两个人经常为了:\"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绝\"等观点相互争论。惠子死后,庄子去送葬,回头对门徒说:\"楚国郢都有个人捣石灰时把一滴泥土溅到了鼻尖上,这滴泥土就象苍蝇翅膀一样薄。捣石灰的人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一把大板斧,挥得呼呼作响,若无其事地随手一斧劈了下去,把那一滴泥土完全削去,但鼻子却没有丝毫损伤。捣石灰的人站着神色不变。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就把匠石找来,说:\'你能不能给我表演一下?\'匠石说:\'我过去可以这么削,但现在不行了。因为能站着让我用斧子劈去泥点的人已经死了。\'自从惠子去世,我就没有对手了,没有可以推心置腹谈论的对象了。\"??
成语激趣
涸辙之鲋
庄子家贫,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等我收到地租,就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子见监河侯不愿马上借粮,有点生气,脸色都变了,说:“我昨天来这儿的时候,听到路上有个声音在叫我。我回头一看,只见车轮碾过的车辙中,有一条鲋鱼。”我问:‘鲋鱼啊,你在这儿干什么呢?’鲋鱼说:‘我是从东海来的,被困在这儿了。您有一斗或者一升水救活我吗?’我说:‘好。我去游说吴越之王,请他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救你,可以吗?’鲋鱼生气地说:‘现在我被困在这儿,只需要一斗或者一升的水就能活命。如果象你这么说,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好了!’”??
成语激趣
曳尾涂中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 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并称“老庄”。把智慧、文明看成是社会动乱的原因,主张“绝圣弃智”,把社会理想寄托于“愚而朴”的蒙昧时代。他把随命运摆布作为最高的品德。庄子一方面宣扬如何养生、全身,一方面宣扬人生如梦、乐死恶生。为了摆脱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庄子生平
《庄子》
  《庄子》共33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 《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
《逍遥游》
《逍遥游》 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给下列红色字的注音:
蜩蝉
舂粮
蟪蛄
大椿
斥鴳
泠然
万仞
蓬蒿
tiáo
chōng
huì gū
chūn
chì yàn
líng
rèn
hāo
北冥
鲲鹏

迁徙
坳堂
草芥
夭阏
決起
míng
kūn
tuán

ào
jiè
è
xuè
文言基础
1 找出这一部分的通假字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怒而飞 志怪者也
时则不至 决起而飞
而后乃今培风 适莽苍者
腹犹果然 之二虫又何知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
北冥有鱼 三餐而反
奋发
记载
有时
快速的样子
然后才开始
很饱的样子


表选择
代词
文言基础
南冥者,天池也.
莫之夭阏者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判断句 南冥是天然形成的大海.
宾语前置 没有阻碍它的东西.
反问句 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宾语前置 这两只虫子又知道什么?
文言基础
第二部分 
小知不及大知,
 
穷发之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不生长草木的荒原之北……将要到南海去。斥鴳嘲笑它说:“它将要到哪里去呢?……这也就是飞的极限了,而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蜩鸠
斥鴳
鲲鹏
小知不如大知
此大小之辩也
知 通 智
辩 通 辨
通假字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绝云气,负青天
解释词语
相 比
直上穿过

翻译:
奚以知其然也?

彼且奚适也?
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
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
故夫知效一官
辩乎荣辱之境
旬有五日而后反
而御六气之辩
知 通 智
辩 通 辨
通假字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犹有所待者也
解释词语
沮丧
拼命追求的样子
勉励
翻译:
彼且恶乎待哉?
那将要凭借什么呢?
有 通 又
辩 通 变
凭借
反 通 返
问题探讨 第一部分出现了哪些事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野马尘埃
大舟、草芥
蜩鸠嘲鹏
远行者
万物皆有所待
鲲鹏奋飞
问题探讨
小年不及大年
小年     大年
朝菌
蟪蛄
众人
冥灵
大椿
彭祖
作者提及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
以世俗之见自视
以出类拔萃自居
(蜩、学鸠、斥鴳)
宋荣子
列 子
淡泊名利、犹有未树
超脱于世、犹有所待
(大鹏)
未达逍遥之境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如何做到“逍遥游”?
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
无己,无功,无名
无己: 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
 无功: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无名: 忘怀荣辱得失,褒贬任人。
我们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样的人格?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苏 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老 子: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人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庄子告诉我们安时处顺,则穷通自乐;人们在蝇营狗苟地追求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庄子告诉我们敝屣富贵、淡泊荣利,则能悠游自得。如果说儒家思想是粮店,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根本,那么道家思想就是药店,在我们处于精神困境中时,不妨去向老庄寻一剂良药。
老庄思想的积极意义:
文章的论证思路
万物皆“有所待”

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

世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是“逍遥游”)

什么才是“逍遥游”

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美读涵咏
听录音朗读,感受课文中的三次笑的情感,并模仿朗读,反复涵咏品味,加深情感体验。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下自己对于庄子思想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