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习题课件(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习题课件(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07 23:10:29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新知识记
名师点睛
基础过关
以练助学 
思维拓展
能力提升
综合提升




结构图示
以练助学 
1.为什么要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1)罗马历代法律规模庞大,使用不便,需要整理。
(2)查士丁尼鉴于西罗马的灭亡,积极革新内政。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带给我们的启示
(1)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故步自封。
(2)要善于处理内部矛盾,巩固政治基础。
(3)要善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
(4)继承祖先的文明之余,还要善于创新。
重难突破
习惯法:又叫“不成文法”。一般是指以习惯为基础而获得合法地位的任何法律。
成文法:成文法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和公布的,以文字符号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
概念辨析




知识点一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进入一个①“____________”。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②______________皇帝。
2.编纂法典:(1)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2)构成:查士丁尼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陆续组织编写了③《________________》《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统称为④《________________》。(3)内容:仍然承认⑤__________,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4)评价:奠定了欧洲⑥________的基础。
黄金时代
东罗马帝国
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奴隶制
民法
知识点二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经过:(1)从7世纪起,⑦____________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2)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3)东征的⑧__________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4)1453年,⑨__________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2.文化: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⑩____________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阿拉伯人
十字军
奥斯曼
文艺复兴




选择题
1.拜占庭帝国延续了1
000多年,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
B.首都是君士坦丁堡 
C.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D.建立者是查士丁尼
D
2.【山东临沂中考】《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由4部法律文献组成,其中哪一部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  )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法理概要》
D.《新法典》
3.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导致拜占庭帝国国势日渐衰弱。组建十字军的是(  )
A.西欧封建主
B.阿拉伯人
C.奥斯曼土耳其人
D.日耳曼人
A
A
4.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中国史籍称“大秦”。1453年,它被哪个国家灭掉(  )
A.波斯
B.马其顿王国
C.蒙古
D.奥斯曼帝国
5.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欧文化的贡献是(  )
A.保存了希腊、罗马古籍
B.创造了西里尔字母
C.确立了军区制
D.吸收西亚等地文化
D
A




1.【湖北黄冈中考】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
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C
综合提升
2.“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材料表明(  )
A.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B.拜占庭学者对文艺复兴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C.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由于学者们逃到意大利
D.拜占庭文化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B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据材料,拜占庭帝国灭亡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骄傲自满使国家落后
B.穷兵黩武耗尽财力
C.故步自封,缺乏创新使国家落后
D.一个国家必须保持过去的势力和荣誉
C
4.拜占庭帝国是由古代罗马帝国分裂而成,9~11世纪曾繁盛一时。拜占庭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它(《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因此它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该法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届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
材料二 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位于亚欧交界的帝国文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1)《罗马民法大全》包括哪4部法典?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意义。
它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还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
特点:兼容东西方文化。原因:它是希腊罗马文化的保有者;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它处于亚、欧、非三洲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
(4)有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消失意味着拜占庭文化的消亡”。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拜占庭帝国虽然消失了,但它的文化仍具有无比的魅力,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5.【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 ②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 ③屋大维首创“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 ④颁布《十二铜表法》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D(共23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新知识记
名师点睛
基础过关
以练助学 
能力提升
综合提升




结构图示
以练助学 
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1)分级基础:采邑分封,权利对应义务。整个封建主集团以土地分封为纽带,组成了自上而下的封建等级体系,封君通过授予封地,取得对封臣的统辖权;封臣由于得到采邑,则有服从封君号令的义务。
(2)从属关系: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各级封建主将其所占的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下层,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各级之间依次互为主从的等级制度。这种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封臣只承认授封自己的人为封君,与自己封君的封君则没有从属关系,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重难突破
2.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欧封君封臣制
中国的分封制,主要指西周时期,即“封邦建国”,以宗法血缘为纽带,以周天子为核心,层层分封,形成一种垂直的权力体系,从而达到“以藩屏周”,巩固奴隶制国家的目的。而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分封的对象并没有规定必须有浓厚的血缘关系,而且“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封君和封臣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只存在于直接授权之中,封臣对封君的封君不再有义务,封君对封臣的封臣也不再有权利。
1.图片名称: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2.反映现象:西欧封建制度。
3.意义:封君、封臣明确了彼此间的权利和义务,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读图学史
1.图片名称:查理大帝(742-814)。
2.人物身份:法兰克王国国王。
3.人物事迹:扩大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使其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800年,教皇为查理加冕,他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将帝国一分为三,分别为东、中、西法兰克王国,在这三个王国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以后德意志、意大利和法兰西三个国家的雏形,而并不是直接分裂为德意志、意大利和法兰西三个国家。
易错警示




知识点一 基督教的兴起
兴起:①______世纪时兴起于②____________地区。
知识点二 法兰克王国
1.建立:481年,③__________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2.克洛维的统治:(1)措施:皈依④__________,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2)作用: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1
巴勒斯坦
克洛维
基督教
知识点三 封君与封臣
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⑤________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⑥____________。这样,赐地的人成为⑦________,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⑧________。
2.封君、封臣的权利与义务:(1)封臣要对封君忠诚,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⑨______________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⑩____________。
3.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有严格的?__________,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________意义。
土地
兵役服务
封君
封臣
人身和财产
提供保护
等级性
契约
查理
西欧
基督教发展
什一税
查理曼
查理曼帝国
843
德意志
法兰西
意大利




一、选择题
1.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的最强大的王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罗马共和国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  )
A.查理大帝
B.凯撒
C.克洛维
D.屋大维
B
C
3.克洛维为了取得罗马教皇、部下的广泛支持,在土地方面实行的一系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将原属于罗马国有的土地分给广大百姓
B.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
C.将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信
D.将原属于罗马国有的土地分给自己的部下
4.法兰克王国实行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君服兵役。这次改革发生在(  )
A.481年
B.8世纪前期
C.814年
D.843年
A
B
5.中世纪时,西欧对土地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下列关于西欧封君和封臣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封臣要无偿的为封君服兵役
B.封君封臣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
D.封君、封臣之间权利与义务互相交织
6.法兰克王国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次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
A.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B.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
C.西罗马帝国被外族所灭
D.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C
D
7.他768年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国王,800年他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由此后人称他为(  )
A.奥古斯都
B.查理曼
C.罗马大帝
D.法老
8.【四川攀枝花中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其中,最西边的是(  )
A.英格兰
B.德意志
C.法兰西
D.意大利
B
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 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西欧的哪一制度,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
封建等级制度(或封君封臣制度)。法兰克王国。
(2)这种制度是因为什么措施而形成的?
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进行改革,从无条件分封,变为有条件分封。
(3)这种制度是以什么为纽带?
土地的赐封。




1.【湖南长沙中考】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国(  )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C.国王与属下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C
综合提升
2.所谓的封君封臣制,就是以土地的层层分封、占有为基础,明确封君和封臣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封建等级制度。下列关于封君封臣制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封君与封臣之间等级关系严格 ②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明确的规范和仪式 ③8世纪时,该制度在西欧已普遍存在 ④该制度认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古时期西欧封君封臣制与中国西周时期的分封制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分封的对象不同
B.相差的时间很长
C.维护的制度不同
D.分封的方式不同
B
C
B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中古时期的法兰克,查理曾把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分封给诺曼,查理成为诺曼的封君,诺曼则成为查理的封臣,这种分封是以土地分封为基础的。
材料三 封臣对封君的义务主要有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如果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
(1)图一是哪位历史人物?图二历史人物被称为什么?他所建立的帝国分裂后成为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克洛维。查理大帝(或查理曼)。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封君和封臣各有怎样的义务?
封君:赐封土地;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封臣:自备鞍马服兵役;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提建议。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有怎样的特点?实质上是一种什么关系?
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力、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实质:一种契约关系(或权利与义务关系)。(共16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阶段总结&复习提升
专题整合
网络结构
中考典例








要点 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欧封建社会的比较及认识
项目
中国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社会
政治
公元前3世纪,秦朝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高于一切
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神权大于王权,教权与世俗权力斗争激烈
经济
公元前5世纪,确立封建生产关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庄园为单位
城市
城市规模大;以政治职能为主
城市规模相对较小;以经济职能为主
项目
中国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社会
思想
文化
文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的“黑暗时代”
认识
①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晚约1
000年。当时西欧长期战争,经济衰退、文化落后,而中国已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繁荣局面,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领先于西欧
②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出现“文艺复兴”,促进了西欧文化艺术的繁荣和近代科学的大飞跃;东方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桎梏,社会发展趋于缓慢,从此开始落后于西方




考点
1 封君封臣制
例1 【广西】解读下面的示意图,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是(  )
A.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
B.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就不能改变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
D.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解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11世纪,这种以土地赐封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在西欧已普遍存在。图片表明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
【答案】C
考点
2 西欧庄园
考查角度
1 庄园的特征
例2 【广东】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庄园的特征。分析材料可知,西欧庄园能够为领主提供日常所需的各种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答案】A
考查角度
2 庄园法庭
例3 【甘肃定西】《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  )
A.公民陪审法庭
B.庄园法庭
C.元老院
D.公民大会
【解析】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答案】B
考点
3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考查角度
1 城市争取自由与自治
例4 【江苏徐州】在亨利二世(1154-1189年在位)时期,英国剑桥市民支付300银币和1金币获得了包税权,而且国王的治安官不得随意干涉市民。这说明当时的剑桥(  )
A.获得一定自治权
B.成为商人聚居地
C.加快工业化进程
D.建立君主立宪制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中世纪,英国剑桥市民支付金钱获得了包税权,而且国王的治安官不得随意干涉市民。这说明当时的剑桥市获得一定自治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城市居民开始采取各种方式反抗封建领主的剥削,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特权。
【答案】A
考查角度
2 大学的兴起
例5 【四川攀枝花】西方大学的兴起,曾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对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拥有自治地位
B.得到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C.享有司法特权
D.课程不受基督教会影响
【解析】12世纪,西欧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大学的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这表明课程设置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答案】D
考点
4 拜占庭帝国和《查土丁尼法典》
例6 【湖南娄底】古代有一个欧洲帝国,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法兰克王国
【解析】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答案】B
考点综合
例7 【山东东营】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
B.封君与封臣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
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
【解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封君与封臣是以土地的赐封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度。
【答案】B
例8 【江苏南京】按时序排列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相关现象,正确的是(  )
①罗马帝国的分裂 ②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③拜占庭帝国灭亡 ④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解析】罗马帝国的分裂是在4世纪末;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继任马其顿国王,自公元334年开始征战,历经十年,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是在145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是在843年。故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
【答案】D(共16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8课 西欧庄园
新知识记
名师点睛
基础过关
以练助学 
能力提升
综合提升




结构图示
以练助学 
1.图片名称:劳动中的农奴。
2.发生时间、地点:中世纪的欧洲。
3.相关人物:占有土地、山林、草原和河流等绝大部分生产资源的封建领主,服各种劳役、无偿耕种领主土地的农奴。
4.反映的实质:等级的不平等。
读图学史




知识点一 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庄园概况:(1)形成:从①__________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约11世纪,它遍布欧洲各地。(2)性质:一个独立的②____________的经济和政治单位。(3)人员构成:庄园在③________的统治下,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④________,包括自由的⑤________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9世纪
自给自足
领主
佃户
农民
2.土地划分:(1)耕地: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⑥“__________”,收入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⑦“________”,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耕地。(2)其他:庄园周围的⑧“__________”,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
3.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⑨____________权。
自营地
份地
共用地
份地保有
知识点二 庄园法庭
1.概况:(1)法庭主持:庄园的领主或者⑩________。(2)特点: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开庭的地点也?__________。(3)处罚手段和审判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村法。
2.作用:维护庄园的?____________;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________。
管家
不固定
处以罚金
习惯法
公共秩序
特权




选择题
1.【云南昆明中考】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方式在中世纪的西欧乡村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当时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它是(  )
A.庄园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奴隶制种植园
2.按照中世纪的法律观念,农奴的人身属于主人,主人有权随意处置、惩罚农奴;农奴除缴纳地租外,还须承担各种相关赋税,如婚姻税和继承税等。这个“主人”是(  )
A.奴隶主
B.农奴主
C.罗马贵族
D.封建领主
A
D
3.在西欧庄园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的是(  )
A.自由农民
B.农奴
C.奴隶
D.领主
4.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位。如果佃户消极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等,有权处罚这些侵犯领主利益行为的机构是(  )
A.元老院
B.庄园法庭
C.封建领主
D.公民大会
A
B
5.中世纪,庄园法庭负责处理庄园的内部事务,其审判的依据是(  )
A.万民法和经济法
B.习惯法和村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十二铜表法》
6.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  )
A.罚金
B.劳役
C.徭役
D.兵役
B
A




1.中世纪早期西欧庄园的主要剥削形式是(  )
A.货币地租
B.实物地租
C.劳役地租
D.庄园法庭
2.【湖南永州中考】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组织
B.庄园领主的耕地称为“份地”
C.庄园领主可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
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权益
C
综合提升
A
3.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  )
A.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
B.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
4.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
A.自己带农具和耕畜在领主自营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
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权外,还可以在共用地上放牧
C.庄园法庭定期开庭,地点在庄园法庭内
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B
C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庄园的图解
材料二 庄园里的领主设置庄园法庭,每年召开数次,由领主或其代理人主持,主要审理农奴与领主之间的纠纷,以保护后者的利益。另外,法庭也审理一些其他的案件。
(1)观察《一个庄园的图解》,庄园都有哪些不同种类的土地?
庄园的耕地分为领主的“自营地”和佃户的“份地”,此外还有“共用地”等。
(2)从材料一中可知庄园的主人和劳动者分别被称为什么?劳动者又分为哪两个类别?
领主;佃户。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3)庄园法庭的主持者是谁?审判依据是什么?
领主或他的管家。习惯法或村法。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庄园法庭的特点。
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庭的时间和地点不固定。
(5)材料二中的庄园法庭的设置,主要维护谁的利益?它的设立有怎样的作用?
维护领主的利益。起到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共29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新知识记
名师点睛
基础过关
以练助学 
思维拓展
能力提升
综合提升




结构图示
以练助学 
1.西欧城市兴起的条件
(1)经济上,西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
(2)地理位置上,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如海湾地区、渡口附近、堡垒周围。
重难突破
2.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1)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2)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3)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层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不断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3.大学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随着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强烈要求开展世俗教育;教会为研究和传播神学,支持大学创办。
(2)影响:世俗教育有助于学术研究摆脱教会控制,有利于师生的自由探索,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4.大学诞生的意义
(1)大学的诞生标志着西欧社会出现了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高等教育与研究单位,形成了专业的教学和研究队伍。
(2)大学不仅成为整个社会知识积累与传承的重要场所,而且逐渐成为新思想和新发明的中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办学经营。
1.图片名称:中世纪大学课堂。
2.图片解读:展示了中世纪大学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场景。
3.评价:大学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读图学史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是早期资产阶级。
这种说法错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手工业的繁荣,城市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易错警示




知识点一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城市兴起: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发展起来,其中以①__________和②________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2.争取自由和自治:(1)原因:③____________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2)常用手段:④__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__。(3)形式: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和领主手里取得⑥“__________”。(4)结果: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⑦____________;部分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⑧____________。
手工业
商业
封建领主
金钱赎买
武力斗争
特许状
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
知识点二 城市居民的身份
1.城市居民:(1)构成:⑨____________和⑩________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2)转化条件:农奴在城市住满?______________,就获得市民的身份。(3)职业:手工业者从事小商品生产,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2.分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____________逐渐形成。手工业者和商人中分化出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____________。
手工工匠
商人
一年零一天
市民阶层
资产阶级
知识点三 大学的兴起
1.兴起: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_______________”。
2.发展:12世纪,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在巴黎出现,但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那里得到?______________。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____________得到保证。
3.大学自治地位的体现: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______________。
4.课程: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最美好的花朵
授课许可证
自治权利
教育自主权
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一、选择题
1.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手工业者逃离封建庄园
B.商人在港口、交通要道等聚集
C.西欧生产力的提高
D.封建主各领地的不相属
2.【湖南常德中考】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C
A
3.中世纪时期,西欧兴起一批工商业城市,许多城市掀起了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下列关于西欧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斗争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有(  )
①城市一般建立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 ②佃户是反抗斗争的主要力量 ③封建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 ④城市受到外族入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西欧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的方式主要有(  )
①选举 ②金钱赎买 ③和封建主进行谈判 ④武力斗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C
D
5.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
A.资产阶级
B.市民阶层
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
6.“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下列最能生动印证这句谚语的是(  )
A.当时没有工业污染,城市空气清新
B.在城市里没有法律约束,人人都享有自由
C.农奴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
D.城市里文化氛围好,便于观念的传播
B
C
7.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  )
A.新兴地主
B.富裕农民
C.无产阶级
D.资产阶级
8.【山东日照中考】(改编)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其中,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欧洲大学兴起
B.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
C.西欧庄园的流行
D.封君封臣制
D
A
A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在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1)当时,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何处取得哪种许可证?
教会;授课许可证。
(2)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3)当时,大学的课程分为哪两类?大学的课程设置有怎样的特点?
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取得自由,一般以赎买和武力斗争为手段
②城市的自由和自治,一般以封建主或国王颁发的特许证书为凭据 ③自治城市中的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 ④取得自由的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D
综合提升
2.【湖北黄冈中考】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市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这反映出当时(  )
A.市民浮躁落后的社会心态
B.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世俗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
3.从10世纪起,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工商业的逐渐发展,西欧各地出现了城市复兴的现象。下列对西欧城市兴起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B.城市与国王为盟对付封建大贵族,加速了国家的统一
C.各种大学纷纷在城市建立,反映市民心态的城市文学逐渐产生
D.农庄里的农奴在自由的城市里很难取得自由身份
D
4.1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学设置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等。学生学完基础课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神学、法学和医学等。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A.大学课程的设置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B.大学课程的设置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C.西欧大学文化汲取了多种文化
D.西欧大学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D
A
5.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下面对此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  )
A.大学的形成促成了城市自治
B.大学的形成刺激了城市的贸易
C.大学的形成促使城市更加繁荣
D.大学的形成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国家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1)西欧新兴工商业城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
(2)请列举出意大利和英国新兴的著名工商业城市各一个。
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或佛罗伦萨);英国伦敦(牛津或曼彻斯特)。
(3)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什么?
获得城市自治权。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
(4)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有何意义?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发展等,他们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7.你对西欧城市复兴的作用有哪些特别的认识?请看下面的对话。
男生:我国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女生: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产阶级文化和资本主义萌芽。
他们俩谁说的更有道理?为什么?
女生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层,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其中的富裕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