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新知识记
名师点睛
基础过关
以练助学
能力提升
综合提升
名
师
点
睛
结构图示
以练助学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
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经济前提);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兴起,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批判继承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理论基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时代需要)。
重难突破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的原因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国际工人运动水平较低,处于自发阶段,也就是单纯的以经济斗争为目的,而斗争手段不外乎捣毁机器、罢工和游行示威等。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提高工人的经济、政治地位。
3.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巴黎公社是用革命暴力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创举。
(2)巴黎公社是一个新型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
4.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经验和教训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法国的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仍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主流,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条件。
②客观原因:资产阶级势力强大,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③主观原因:巴黎公社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缺乏斗争经验,未乘胜追击敌人;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建立工农联盟等。
(2)经验:
①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巴黎公社的最主要的经验。
②武装革命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教训:
①无产阶级革命需要有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②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结成坚固的工农联盟。
③在革命初步取得胜利后,不能给敌人喘息的机会,要乘胜追击。
1.图片名称:《共产党宣言》书影。
2.相关事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发表时间、地点:1848年、伦敦。
4.作者:马克思、恩格斯。
5.文献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读图学史
新
知
识
记
知识点一 马克思与恩格斯
1.马克思:1818年,出生于德国,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多次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报纸被查封后,转赴巴黎。在巴黎结识①__________。1849年,移居伦敦,在大英博物馆撰写了很多重要的著作和文章。其中。②《__________》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恩格斯
资本论
2.恩格斯:出生于德国工厂主家庭,和马克思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③____________运动,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
3.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④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包括⑤__________________、政治经济学和⑥________________三个组成部分。
欧洲工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社会主义
知识点二 《共产党宣言》
1.诞生:⑦____________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⑧《______________》在伦敦正式出版。
2.内容:宣言指出,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⑨____________和⑩____________两大对立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________________所取代;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__________,用?________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1848
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党
暴力
3.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4.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__________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是?__________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__________理论,指引着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马克思主义
科学的
人民的
实践的
国际工人运动
第一国际
缩短工时
1871
巴黎公社
基
础
过
关
一、选择题
1.【山东临沂中考】右图所示的著作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该“著作”的作者是( )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B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政治经济学 ③科学社会主义 ④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辽宁阜新中考】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C.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A
A
4.《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无产阶级要用暴力摧毁资产阶级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提出( )
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参与国家的管理
C.发展社会的生产力
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A
5.习近平主席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以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②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 ③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④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6.1864年,某一组织成立的宣言中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该组织指的是( )
A.巴黎公社
B.“第一国际”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联合国
7.【云南曲靖中考】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
C.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B
A
二、非选择题
8.识图,回答问题。
(1)图片著作的名称是什么?
《共产党宣言》。
(2)该著作的两位作者都出生于哪个国家?又在何处相识?
德国。法国巴黎。
(3)该著作的发表有何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能
力
提
升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
A.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飞速发展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马克思、恩格斯从事革命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综合提升
2.恩格斯说:“我们绝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已深入到运动中去。”恩格斯的意思是( )
A.想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要领导资产阶级革命
C.深入到工人运动中去探索
D.要用科学理论武装无产阶级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为( )
A.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
B.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的客观规律
C.它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
D
B
4.【四川广安中考】2018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下列关于马克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B.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C.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
D.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最先在意大利掀起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
D
5.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路·顾格曼的信中写道:“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由于巴黎人民的斗争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阶段”是指( )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
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
D.无产阶级夺权并建立政权阶段
D
D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成立了。3月26日的投票确定了革命的胜利。卑鄙无耻的政府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逼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
——《公社第一次宣言》1871年3月30日
材料三 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摘自习近平主席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出马克思、恩格斯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无产阶级。
(2)材料二中的公社的结局是什么?它体现了什么样的革命精神?
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巴黎公社运动体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
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或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任答两点即可)(共27张PPT)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阶段总结&复习提升
专题整合
网络结构
中考典例
网
络
结
构
专
题
整
合
要点1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及其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和特点
(1)影响:
①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社会物质生活。
②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对立的两大新兴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逐渐战胜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遭受了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贫困,他们逐渐觉悟,为改变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开始起来斗争。
③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④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面貌。
⑤加快了亚、非、拉美等落后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进程,使这些地区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
⑥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作用: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成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使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牢固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地位,把人类社会带入了“蒸汽时代”。
(3)特点:
①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
②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③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各部门相互促进,产生连锁反应。
要点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2)基础:
①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③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经验的积累。
(3)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作用: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中
考
典
例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火车
D.发电机
【解析】根据“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增长图”可以看出,英国煤产量逐年提高。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伴随着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煤炭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能源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例2 【辽宁营口】沪宁城际、京津城际、京沪等高铁运营通畅,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饮水思源,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凯伊
D.斯蒂芬森
【解析】1814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了火车,1825年,由他设计的蒸汽机车在伦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答案】D
考查角度
2 工业革命的影响
例3 【浙江杭州】“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比它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剧烈的苦难和不满”。这里的“它”是指(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百日维新
【解析】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却加速了世界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苦难,由于生产力的需求,资源争夺成为主要矛盾,导致战争不断,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故题干材料叙述的是工业革命。
【答案】C
例4 【湖北荆门】造成下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人口增多
B.就业机会的增加
C.工厂规模扩大
D.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析】图片反映了英国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下降,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影响。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答案】D
例5 【山东青岛】(节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崭新理念,为我国指明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 有了蒸汽机作动力,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到河流的限制。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解析】第(1)问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及题干关键词“建立工厂”“烟雾”“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等作答即可。第(2)问考查环保意识,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也可)(2)提倡保护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境保护理念,避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等。(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
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考查角度
1 马克思与恩格斯
例6 【四川攀枝花】(改编)下面的时间轴,简要描述了某伟大人物的一生。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
A.苏格拉底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凯伊
【解析】马克思,1818年生于德国特里尔,后来,马克思来到法国,结识了恩格斯。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1883年3月由于贫困、疾病和长期过度的劳累,马克思在伦敦与世长辞。
【答案】C
考查角度
2 《共产党宣言》
例7 【贵州铜仁】它的发表,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明党的最终目标是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该著作是( )
【解析】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被共产主义社会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答案】D
例8 【江苏镇江】《共产党宣言》指出:“它们是现代社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它们”是指( )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解析】《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被共产会主义社会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答案】D
考查角度
3 马克思主义
例9 【湖北黄冈】2018年是马克思诞生200周年。马克思的一生与工人运动息息相关。他和恩格斯一起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继承前人思想,并加以改造和提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是前人思想的总结
B.是阶级社会各政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
C.是对早期工人运动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D.是在革命的实践中创立的
【解析】由题干“参加工人运动,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可知,马克思积极投身工人运动,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最后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D
考查角度
4 巴黎公社
例10 【四川乐山】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在《马赛曲》的乐曲声和“公社万岁”的欢呼声中,迎来了巴黎公社的诞生。该政权是( )
A.革命群众组织
B.工人团体组织
C.国民自卫军组织
D.无产阶级的新型政权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答案】D
考点综合
例11 【贵州贵阳】“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极大提高,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但给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工人,带来的却是巨大的伤害和灾难。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把工人推向了贫困的深渊。”通过对这段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取到的历史基础知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经济基础
B.阶级基础
C.理论来源
D.实践基础
【解析】材料表明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工人却日益贫困等现象引进起马克思的思考,故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基础。
【答案】A
例12 【广州广东】马克思指出“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据此,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规律是( )
A.农村人口比重变大
B.农村人口流向城市
C.农业劳动人数比重大
D.城市人口流向农村
【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大量工厂兴建起来,由于对工人的需求大增,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工厂所在地,逐渐形成一些工业城市,而随着这些城市的形成,更多的农村人口开始涌入。
【答案】B(共34张PPT)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新知识记
名师点睛
基础过关
以练助学
思维拓展
能力提升
综合提升
名
师
点
睛
结构图示
以练助学
1.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
(1)英国较早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
(2)殖民扩张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手段,最先具备了必要的资本、市场等经济条件。
(3)圈地运动使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4)随着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商品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要求扩大手工工场的产量。
重难突破
2.工业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1)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中国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手工工场与工厂的比较
(1)相同点: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都是以雇佣工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
(2)不同点: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本质区别);手工工场的雇佣工人往往是在分散状态下进行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且工厂的管理制度非常严格;工厂割断了制造与农业的联系,手工工场受农时影响大,工人可以在农忙时回家帮忙。
概念辨析
1.图片名称:1825年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
2.发明家国籍:英国。
3.意义: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
读图学史
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吗?
不是,瓦特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他只是改进了蒸汽机。
易错警示
新
知
识
记
知识点一 纺织技术的革新
1.背景: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①________________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2.技术革新:1733年,凯伊发明了②________,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③______________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④“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
飞梭
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
知识点二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1785年,⑤________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⑥____________。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⑦__________,使⑧____________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使早期以⑨______作动力的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⑩________也变得更大。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__________所代替,?________________最终确立。
瓦特
动力来源
生产力
工业革命
水
规模
大工厂
现代工厂制度
知识点三 火车与铁路
1.1825年,?____________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____________的开始。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________的狂潮。铁路时代的到来使?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2.工业革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____________”;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国家,其他西方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斯蒂芬森
铁路时代
铁路
生产
市场
蒸汽时代
工业
基
础
过
关
一、选择题
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有(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②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③拥有广大殖民地 ④机器工厂的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黑龙江中考】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是( )
A.棉纺织业
B.丝织业
C.制瓷业
D.冶铁业
A
A
3.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做出了一项发明,将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开始了。这项发明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蒸汽机车
D.飞梭
4.【辽宁阜新中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很多发明,其中的一项发明叫作珍妮机,它的发明者是( )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斯蒂芬森
D
B
5.纪录片《大国的崛起》中有句解说词:“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瓦特的历史贡献是( )
A.发明蒸汽机车
B.发明珍妮纺纱机
C.发明飞梭
D.改进蒸汽机
6.工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开创了新的制度。“新的制度”指的是( )
A.手工工场制度
B.现代工厂制度
C.八小时工作制度
D.纳税制度
D
B
7.火车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
A.斯蒂芬森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迪亚士
8.“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里“新的时代”是指( )
A.蒸汽时代
B.铁器时代
C.石器时代
D.农耕时代
A
A
9.【辽宁沈阳中考】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
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
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C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女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流行于英国19世纪初的歌曲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认为这“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
(1)材料中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2)当时工厂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工厂的生产和发展最主要得益于哪一项发明?
机器大生产。改良蒸汽机的发明。
(3)小明认为织布店的没落是因为布料市场的缩减,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不对,正是因为市场扩大,织布店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才会没落。
(4)材料二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的大批建立,所释放的废气、废水、废弃物造成严重污染,使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能
力
提
升
1.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导致了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这里“革命性的变化”是指( )
A.人力的解放
B.机器的使用
C.分工的细密
D.技术的改进
B
综合提升
2.【四川宜宾中考】“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
A.煤炭资源缺乏
B.劳动力较丰富
C.海外市场广阔
D.追逐更大利润
D
3.【四川雅安中考】有学者指出:“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该学者肯定英国( )
A.革命中没有出现暴力斗争
B.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革命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D.革命对于推动工业革命的作用
D
4.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常、错乱。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
B.工业革命后出现
C.工厂制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A
C
5.【山东日照中考】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B
6.1851年,英国资本家威廉在生产和外运棉纺织产品时,需要使用高效的生产和运输方式,下列选择最好的是( )
A.马车、火车、轮船
B.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火车
C.飞梭、马车、煤炭
D.珍妮纺纱机、马车、蒸汽机
D
7.【内蒙古通辽中考】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在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进步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1)图一珍妮机的发明者是谁?它的发明产生了什么影响?
哈格里夫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其他生产部门的一系列发明。
(2)图二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谁?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何意义?
瓦特。意义: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3)图三蒸汽机车的设计者是谁?蒸汽机车试车标志着什么?
斯蒂芬森。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业革命于是兴起。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材料二 改良蒸汽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工业面貌。此后,凡是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募工人和销售产品。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从事工业的占4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进入19世纪后,蒸汽机成为火车、轮船上的动力机器,促进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繁荣。
材料三 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类别
大事记
公路
1760~1774年,议会批准了452项公路筑路申请
至1800年,
已建成1
600条公路
内河航运
1761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
铁路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1845~1847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
731英里
材料四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根据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是什么?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的不断扩大。
(2)据材料二回答,改良蒸汽机的应用促成了英国工业的哪些新变化?(至少答出两种变化)
为工厂的选址带来了便利;促进了现代工厂制度的产生和推广;从事工业的人口比重在上升;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促进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原因。
特点:飞速发展。原因:政府的推动;蒸汽机等技术的革新;工业革命的需要;市场的扩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意思相近即可)
(4)材料四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时要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思
维
拓
展
10.【历史理解】有学者描写19世纪英国的曼彻斯特: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城市的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另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旁,肮脏的下水道里淌出的却是足赤的黄金。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
①工业化进程迅速 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 ④金矿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11.【历史解释】英国的贵族和乡绅属于既得利益者,成功的中产阶级以及那些志在效仿的人士感到心满意足。但对劳苦者而言,工业革命摧毁了他们的传统世界和生活方式,却没有自动带来可以替代的东西。造成这种不同体验是因为( )
A.不同阶级在工业革命中受益不同
B.历史研究者的视角不同
C.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D.分析问题阶级立场不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