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辛亥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课 辛亥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0-19 20: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辛亥革命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1、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2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第36——39页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填空:
1、 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 召开。大会选举 为总理。2、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其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 、 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 的指导思想。
3、 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 发动武装起义,第二天占领武汉三镇。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 ”。
4、 年元旦, 在 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 正式成立。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 革命。
2)、作用(意义或功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 ,使 观念深入人心。
二、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福建的厦门和台湾的金门隔海相望,其最近距离不足四千米。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面海滩游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两岸,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厦门一边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金门那边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请回答
(1)“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什么作用?
(3)是谁在《民报》上阐发“三民主义”的?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三、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2007 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 ,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
A .李鸿章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2、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他一生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下列刊物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C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4、 l912年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正式成立( )
A.太平天国 B.南京国民政府 C.中华民国 D.中华帝国
5、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 )
A .结束了封建帝制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 .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 .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6、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D.都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四、拓展提升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