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各有哪些?
历史画卷一 顺应潮流秦朝兴
结合材料概括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材料1:从经济上看,各地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朱砂,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都运到中原地区交换,这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材料2:因为封建割据及混战不断,人民遭受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材料3:商鞅到秦国后,向秦孝公大谈治国称霸之术,受到重用。
材料4:在长平之战前,六国力量最强的是赵国,是秦统一的最大障碍。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残败,元气大伤,丧失了强国的地位,再也无力和秦国抗衡,秦统一的进程加快了。
统一成为历史趋势
商鞅变法后,秦强大,
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
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
公元前260年,秦国进攻赵国,双方在长平展开大战。赵国大将廉颇采用了修筑壁垒坚守的方法。后来,赵王听信了秦国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抵挡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到了前线,死搬兵书上的教条,完全改变了廉颇持久抗战的计划。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用计先截断了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包围。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乱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全做了俘虏,并被活埋。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强大攻势了。——— 出自《史记》
这则故事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如果你是当时的秦王,如何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秦
燕
楚
韩
魏
赵
齐
看图指出秦朝的疆域四至
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局面,探究秦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意义?
材料1:据史书记载:秦人口约有2000万,修阿旁宫和骊山陵达70万人,打匈奴、筑长城30万,移民戍守边疆50万,再加上修建弛道的人和大量日夜奔走于途的运粮的。长年再外服役的约有300万人。
材料2:据史书记载:2/3的收成交给政府。农民无法生存 下去。
材料3:秦朝一人犯罪,亲属、邻里也要被“族诛”“连坐”。
三则材料反映了秦朝哪些社会现象
赋税沉重
刑法严酷
徭役繁重
秦朝的暴政
秦末农民战争
历史画卷二 实行暴政秦朝亡
下面是有关于秦末农民战争的叙述,找出与历史史实不符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公元前221年,一些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边,队伍在巨鹿遇到大雨,因道路被冲毁而无法按期到达。按照秦朝的法律,误期就要被处死。于是陈胜、吴广杀死押送的军官,率众起义,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起义军攻下大泽乡,建立张楚政权,最后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历史画卷三 楚汉战争争天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
对秦始皇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接触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怎样看?
秦帝国的兴亡
1、秦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2、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3、秦兼并六国的顺序。
4、秦朝完成统一有什么意义?
秦王扫六合
陈胜吴广起义
1、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时间:
口号:
3、政权及地点:
4、结果:
5、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