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中。
1、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河南省
2、下列有关北京人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A.开始使用天然火 B.开始使用磨制石器 C.开始烧制陶器 D.开始培植农作物
3、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河姆菠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炎帝部落 D.黄帝部落
4、能够种植粟、烧制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的我国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
5、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里的“始祖”是指
A.黄帝 B.尧 C.舜 D.禹
6、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大禹
7、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8、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是
A.周武王 B.大禹 C.商汤 D.嬴政
9、“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10、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那是因为夏朝
A.进行了变法 B.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订了法律
C.实行了分封制 D.产生了封建制度
11、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12、西周时期出现的许多诸侯国,它是通过哪一方式产生的?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争霸战争
13、《左传》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4、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D.楚庄王
15、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 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16、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夏朝
B.西周
C.春秋争霸
D.战国形势
17、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都起了直接作用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战 C. 建立县制 D. 任人唯贤
18、《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19、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
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20、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只有谦虚好学才能进步。这句话可以在下列哪本书里找到?
A.《论语》 B.《道德经》 C.《孙子兵法》 D.《史记》
22、右图是2011年新年伊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矗立的一尊
高达9.5米的雕像,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A.孟子 B.庄子C.孔子 D.墨子
23、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
发展与道德沦丧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
阿尔文在巴黎机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仁”和“礼” D.实行“法治”
24、.“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 C.商鞅变法的实施 D.秦朝统一的完成
2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将左边的序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
A儒家 ( ) 无为而治 A问鼎中原 ( )春秋首霸
B法家 ( )兼爱非攻 B卧薪尝胆 ( )晋楚争霸
C道家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尊王攘夷 ( )春秋战国
D墨家 ( )用“刑罚”统治 D百家争鸣 ( )孔子
E兵家 ( )以礼治国 E 因材施教 ( )吴越争霸
27、右图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示意图,
请你填出其中所缺内容。
A
B
C
28、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2)文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
(3)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阶级?变法的结果如何?
29、阅读下列材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请回答:
(1)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
(2)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
(3)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
1——25,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A C A A D B A B B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D B C B C A C C B B
26、每空2分,共20分。
CDEBA CADEB
27、每空2分,共6分。
禅让制 禹 启
28、(1)商鞅(2分) 秦国(2分) (2)实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2分)
(3)地主阶级(2分)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3分)
29、(1)齐国。(2分)
(2)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经济,改革内政。(3分)提出“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3分) 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的优越条件。(3分)
(3)葵丘会盟。(2分)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