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如下图所示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对大气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大气的稀薄程度
B.
对流层中热的地方空气密度大,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上升趋势
C.
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平流层
D.
随高度上升气温下降的是I对流层和III中间层
如图所示为某地中午气压图,若你此时去放风争,最好问有哪个万向题(
)
A.
向东
B.
向南
C.
向西
D.
向北
如图所示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A.
a
B.
b
C.
c
D.
d
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
A.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
B.
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火山喷发现象依然存在
C.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
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下列天气系统中不能带来降水的是()
A.
冷锋
B.
暖锋
C.
高压
D.
低压
长兴气象台某晚发布天气预报:“明天多云到阴,局部有小雨,温度:14~23℃,东北风4~5级,阵风6级……”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明天多云到阴说明明天是高气压控制
B.
阵风6级通过风速仪测得
C.
温度14~23℃是通过温度计测得
D.
东北风是通过风向标测得
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北京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有雪
C.
未来24小时内,本地将有6至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至8℃
D.
东边日出西边雨
天气与气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描述属于气候用语的是()
A.
昨夜西风调碧树
B.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北一阵
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影响明显。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甲城市的天气状况是()
A.
此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阴雨
B.
此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C.
未来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D.
未来气温上升,气压降低
①狂风暴雨;②四季如春;③终年高温;④晴转多云,其中描述天气现象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有一架飞机,始终保持万米高空飞行,从赤道飞往南极,已知赤道处对流层高度为17km,南极对流层高度为8km,则该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是()
A.
一直飞行在对流层
B.
一直飞行在平流层
C.
从对流层飞至平流层
D.
从平流层飞至对流层
飞机适宜在离地面10千米以上的平流层中飞行,其主要是因为()
①在平流层中,温度适宜?
②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
③空气含水汽少,能见度好?
④在平流层中,有利于改变航向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北京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有雪
C.
未来24小时内,本地将有6至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至8℃
D.
东边日出西边雨
读图顺昌县某天天气状况截图,回答问题。
“明天”我县最低气温是( )
A.
-2℃
B.
-4℃
C.
0℃
D.
9℃
每年
7月7日左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我国某些地区在“小暑”前通常经历连续月余的阴雨天气,待“小暑”时天气放晴,便将衣被晒于阳光下除湿灭菌,俗称“晒霉”。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下列哪种天气最适合“晒霉”( )
A.
B.
C.
D.
今天小明同学收听到的天气预报为:晴转阴,气温-2℃~6℃.分析回答6~7题。
用天气符号表示“晴转阴”,正确的是( )
A.
B.
C.
D.
如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中心城市某年7月29日的实时天气预报。读图完成问题
该城市居民当天出行,根据天气预报应做出的判断是( )
A.
昼夜温差大,应备棉服保暖
B.
西北风强,应备面纱口罩
C.
有阵雨,湿度大,应备雨伞
D.
白天日照强,适合做日光浴
日温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如图是2013年2月11~20日泉州日气温曲线图,其中2月l7日天气多云,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天气符号与2月l7日天气相符的是( )
A.
B.
C.
D.
天气预报通常要说明一日的情况,包括( )
①阴晴
②风
③气温
④交通状况
⑤降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如图是武汉某时段的天气预报手机截图,据此完成5、6题。
根据天气预报情况,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 )
A.
周一
B.
周二
C.
周三
D.
周四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A点气压值??????????(高、低)于B点气压值。
(2)图中的两条锋线,甲乙之间的是??????????锋(冷或暖)
(3)C、D两处,??????????是低气压中心,在这种天气系统下的控制下,其天气是?????????????????。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
(2)用图中序号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____________,臭氧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__________,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___。
(3)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___(填字母)。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读我国某年3月20日的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图中A、B两区的天气是
______
,若A地区21日天气为阴转中雪,则天气符号为
______
.
(2)此时,C半岛的风向是
______
,风力为
______
.
(3)此时,D地区的天气为
______
.
(4)此时,E地区出现的特殊天气是
______
,近几年,该类天气出现的次数明显增多,除自然原因外,你认为人为原因是什么?
______
.
(5)此时,上海的空气污染指数是86,其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读我国东部地区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武汉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
(2)东海的风向是______,风力是______级.
(3)哈尔滨出现的天气状况会对城市______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4)北京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这种灾害性天气会______(增加、减少)空气的污染指数,使空气质量级别______(升高、降低).
(5)南海的风力与风向是东风8级,请在图中相应位置画出相应的风力与风向图.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垂直分层,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大气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对流层中热的地方空气膨胀,密度小,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上升趋势,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对流层,结合图示可知随高度上升气温下降的是I对流层和III中间层,D对,ABC错。
???????故选D。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风向的判读,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风向的判读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分析可知,低气压区位于西方,高气压区位于东方;风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可判定为东风;风自东向西吹,放风筝是迎着风跑,因此应向东跑,A对,BCD错。
故选A。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气的热力作用,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大气的热力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首先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而后产生地面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辐射中部分射向地面,把部分热量返回给地面,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故a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d为大气辐射中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而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B对,ACD错。
???????故选B。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气层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大气层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火山喷发现象依然存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D错,ABC对。
故选D。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各天气系统的天气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为晴天,冷锋、暖锋过境。暖气团都上升,容易出现阴雨天气,低压中心气流上升也出现阴雨天气。故选C。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常用天气预报的认识,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天气预报的判读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受低气压控制时多阴雨天气,A错误。
B.阵风6级通过风速仪测得,B正确。
C.温度14~23℃是通过温度计测得,C正确。
D.东北风是通过风向标测得,D正确。
???????本题要选择错误的一项,所以A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不同,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天气与气候的不同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多变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长时间、稳定的大气状况,所以东边日出西边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未来24小时内,本地将有6至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至8℃描述的都是天气,而北京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有雪描述的是气候,B对,ACD错。
故选B。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和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解答】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据各诗句的意思可得:ACD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冷热变化,属于天气;B描述的一个地方的多年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故选B。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锋面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冷锋过境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此图为冷锋,受冷锋影响,暖气团将被冷气团取代,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有阴雨,故ABD排除,选C。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的描述,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差别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天气是大气物理状态的短期变化,气候则是大气物理状态长时间的变化,四季如春、终年高温是描述的气候;狂风暴雨、晴转多云是描述的天气现象,故D对,ABC错误。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流层分布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对流层在高、中、低纬度分布的海拔高度是解题关键。
【解答】
对流层在赤道地区厚度较大,为17到18千米,中纬地区10至12千米,在高纬地区8至9千米。根据对流层厚度的不均特点可以知道,一架飞机保持在万米高空,则赤道处于对流层;当飞机飞到南极地区,则处于平流层。该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是从对流层飞至平流层。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飞机适宜在平流层中飞行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离地面10千米以上的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水汽杂质少,能见度好。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不同,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天气与气候的不同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多变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长时间、稳定的大气状况,所以东边日出西边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未来24小时内,本地将有6至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至8℃描述的都是天气,而北京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有雪描述的是气候,B对,ACD错。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明天”我县最低气温是0°C,最高气温是12°C;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卫星云图等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这就是天气预报。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天气符号的认读,要牢记这些符号解答。
15.【答案】D
【解析】解:“晒霉”需要晴朗的天气,以上四种天气符号中,A表示的是大雨天气,B表示的是大雾天气,C表示的是雷雨天气,D表示的是晴天。
故选:D。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合,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依据天气符号含义解答此题。
考查了对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的认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6.【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表示多云转阴,表示晴转小雨,表示晴转阴,表示晴转雾;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意义。
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天气符号的认读,要牢记这些符号进行解答。
17.【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该城市7月29日,西北风二级,有阵雨,湿度大,应备雨伞,昼夜温差不大。
故选:C。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
18.【答案】C
【解析】解:由题目中可知,泉州2月17日的天气是多云,与图中的C是相符的,A的天气符号代表冰雹天气;B天气符号表示阴天;D天气符号表示晴。
故选:C。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
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天气符号与天气图,此题比较简单,只要牢记这些符号就会迎刃而解。
19.【答案】B
【解析】解: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情况有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故选:B。
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卫星云图等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这就是天气预报.
本题主要考查了天气预报的内容,记忆解答此题即可。
20.【答案】B
【解析】解:天气影响人们的出行,图中可知,今天是(周一)阴天,明天(周二)是小雨,周三,周四是多云;故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周二;B符合题意。
故选:B。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熟记各种天气预报符号解答即可。
21.【答案】(1)低?
(2)冷?
(3)D?
?
阴雨
【解析】本题考查了天气系统的特点以及对天气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主要是对图示信息的提取,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从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看出,A点介于1005与1010之间,B点介于1010与1015之间,可知B点气压数值高。
(2)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表示,三角形标在暖气团一侧。而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图中的两条锋线,甲乙之间的是冷锋。
(3)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和数值可得,D处为低气压中心;低压从气流运动来说也叫气旋,由于中心为上升气流,所以在其控制下常出现阴雨天气。
22.【答案】(1)平流层?
?
对流层
(2)③?
?
②?
?
③?
?
②?
(3)C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及其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大气层的名称及特点理解。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平流层;③为对流层。
(2)对流层的显著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的对流,对流层也正是因此而得名;天气现象发生在③对流层,臭氧主要集中在②平流层,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③对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②平流层。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
(3)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厚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低纬厚度约17~18千米;中纬厚度约10~12千米;高纬厚度约8~9千米。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③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3.【答案】雨夹雪;;西北;6级;大雨;沙尘暴;人类乱砍滥伐,破坏草原,使植被减少,土地沙化;二级;良
【解析】解:根据天气符号的意义,(1)图中A、B两区的天气是雨夹雪,若A地区21日天气为阴转中雪,则天气符号为.
(2)C半岛的风向是西北,风力为6级.
(3)此时,D地区的天气为大雨.
(4)E地区出现的特殊天气是沙尘暴,近几年,该类天气出现的次数明显增多,除自然原因外,人类乱砍滥伐,破坏草原,使植被减少,土地沙化是形成沙尘暴的主要因素.
(5)空气指数51-100区间属于二级空气质量,质量状况为良.
故答案为:
(1)雨夹雪;;(2)西北;6级;(3)大雨;???
(4)沙尘暴;人类乱砍滥伐,破坏草原,使植被减少,土地沙化;
(5)二级;良.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此题考查的常用的天气符号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24.【答案】阴
?
10~20℃
?
东北风
?
6
?
交通
?
沙尘暴
?
增加
?
降低
【解析】解:读图可知,(1)武汉的天气状况是阴、10~20℃.
(2)东海的风向分别是东北风,风力是6级.
(3)哈尔滨出现的天气是雾,对该城市交通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4)北京的灾害性天气是沙尘暴,这种灾害性天气会增加空气的污染指数,使空气质量级别降低.
(5)南海的风力与风向是东风8级.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阴;10~20℃;(2)东北风;6;(3)交通;(4)沙尘暴;增加;降低;(5).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该题考查的常用的天气符号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