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姓名
学段学科 七年级科学
区县
学校名称
教学题目 地球的运动
所选教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章第1节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并领悟日心说的正确性和伟大的科学意义
2、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特点和运动周期
3、理解地球的自转运动特点和运动周期
4、记住时间的计量单位“日”、“年”、“闰年”,以及它们各自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和建立模型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并通过讨论了解日心说的正确性和伟大的科学意义
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模拟、游戏等方法去发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21教育网
4、培养学生从已有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5、通过演示、画图,实现图文转换,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的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培养学生树立关爱地球、了解地球、保护地球的信念21·cn·jy·com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
2. 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地球的运动,包括日心说,地心说的学习,地球公转的运动特点和运动周期,地球自转的特点及运动周期,时间的计量单位及长度。
项目 内容 应对措施
教学重点 领悟日心说的正确性和伟大的科学意义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点和运动周期
教学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点和运动周期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信息)
学生的特点是对本节课有所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知道一些地理现象,但是认识的不够深入,因此我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分析蕴含在生活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偏弱,但是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很高,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参与的空间,更多展现学生的风采个性。
三、学习环境选择
1.学习环境选择( A ) A.简易多媒体教室 B.交互式电子白板 C.网络教室 D.移动学习环境
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描述整体教学环节规划,按顺序说明每一环节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等)
教学环节 知识点与教学内容 呈现方式(如图片/视频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效果
导入新课
遥望星空 图片 播放幻灯片 看到了什么,大家想了解什么 新课铺垫
讲授新课
日心说地心说,地球自转公转等 幻灯片 观看幻灯片,教学内容讲述 回答,提问 学习新课
课堂小结
本课时进行小结活动 提问 提问 回答 知识巩固
课堂作业
地球运动 作业 无 完成作业 巩固应用
五、评价方案设计
1.评价形式与工具(A B )可多选 A.课堂提问 B.书面练习 C.制作作品 D.测验 E.其他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等)
1.地球不仅绕着太阳公转,而且还不停的绕着 自转,方向 .
2. 1年= 日= 小时
3. 引发学生思考“日心说”完美吗?
六、备注
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分析蕴含在生活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学生对地球自转,公转已经了解,而且知道日心说,本课要防止学生认为日心说一定正确,所有天体都绕着太阳转动,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