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影

文档属性

名称 光和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0-19 21:5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案: 光和影
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授课班级 :西苑小学 502班
教学环境 :西苑小学
授课教师 :叶莉
设计理念 :分析通过影子游戏进入新课学习,总结影子产生的条件;认识什么是光源;探究在光源的照射下影子的变化规律,这是本课重点;认识投影发现物体的形状和影子之间的关系,最后一部分再次通过影子游戏验证光和影的关系。一方面总结和巩固这堂课的探究成果,同时也让学生在游戏中去验证这些规律。
教材简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本课到第4课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认识光的传播特点从观察影子开始,因为影子的许多特点,比如说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等现象,显示了光的传播是直线的。
学习者特征: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改变而改变等等,但是他们的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实际的去观察、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认识什么是光源.
2.掌握影子产生的条件:光、遮挡物和屏。
3.理解影子随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科学能力:1.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关系,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科学态度:1.使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重点:. 掌握影子产生的条件:光、遮档物和屏。
科学难点:理解光的照射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策略与方法: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却地进行记录,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演示活动材料:课件PPT
2、小组活动材料:手电筒、A4的白卡纸、3cm高的长方形小木块、铅笔、尺子
3、活动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手影视频,一边看一边思考:(1)这是什么表演?(手影表演)(2)表演时需要准备什么?(光、手、布)  
2.交流上述两个问题。    
3.推断影子产生的条件(学生猜测)  
4.教师小结影子产生的条件:光、遮挡光线的物体——遮挡物、落影的地方——屏.  
6.揭题:有了光就能产生影子,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光和影。板书:光和影  
二、组织活动 开展探究  
(一)认识光源  
1.教室里哪些物体会发光?(电灯、手电筒……) 
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光源?(太阳、打开的手电筒、点燃的蜡烛、萤火虫等) 
3. 什么是光源?引出光源的概念:像电灯这样自己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板书:光源)  
4、选择题:下列哪些属于光源?
A太阳光 B日光灯灯光 C蜡烛光 D月光
为什么月光不是?
不是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它是靠太阳的反光。
(强调“光源”不仅要自己发光,还必须是正在发光)  
(二)探究影子的特点  
1.探究影子的长短和什么有关  
(1)出示三张照片,说说照片中光源、遮挡物、屏分别是什么物体。  
(2)你发现了影子的什么变化?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长、短。哪一幅照片中的影子最长,这时光源在哪里?哪一幅照片中的影子最短,这时光源在哪里?你能推测一下影子的长短和什么有关吗?  
(3)如何证明我们的推测呢?(通过实验来证明)  
(4)指导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阅读书本P25实验一,请学生说说实验步骤。(先在桌面上铺上4开的白纸,将小木块竖放在白纸上;再用手电筒从不同位置照射;最后在白纸上分别画出木块的影子。)②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哪些条件不能改变?(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只改变光源的位置,即光线和水平桌面之间的夹角大致估计,方向用左、右、前、后来描述。只是不能改变光源与木块间的距离。)那么怎样不改变远近呢?我们可用目测光源与木块间的距离。(演示)③提示学生要注意分工合作。(一个人拿手电筒、另一个人画影子。)  
(5)开始实验,填写实验记录。附实验记录单:  
光源照射的角度 (填直射或斜射)  影子的长短
    长
    短
我们的结论:   影子的长短和 有关 ,  光源直射遮挡物时,影子 ;
光源斜射遮挡物时,影子 ;
斜射的程度越大,影子就 。  
(7)在实验中你还发现影子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2.探究影子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过渡:影子的长短会发生变化,那么大小呢?板书:大、小
(影子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1)学生推测(遮挡物与光源之间的距离)  
(2)怎样用实验证明?指导学生阅读书本P25实验二,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附实验计划表格:  
我们的实验计划  
提出的问题   影子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我们的推测   影子的大小和 有关。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6)交流实验计划,并进行实验,填写记录单。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实验过程。(提示学生注意分工合作:一人拿手电筒,一人移动木块,一人拿屏,一人画影子)  
附实验记录单:  
遮挡物离光源的远近   影子的大小  
    大  
    小
我们的结论:   影子的大小和 有关,  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 时,影子就大;  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 时,影子就小。  
3.探究影子的形状和什么有关  
过渡:影子的形状与什么有关呢?(板书:形状)
(2)推测影子的形状与什么有关系。(学生交流)  
(3)教师演示  
(4)总结, 光照面的形状  
三、课堂总结  
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哪些规律?  
四、拓展  
播放皮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