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共21张PPT)使用WPS打开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共21张PPT)使用WPS打开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08 17:3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的兴亡

(2)东晋建立——公元317年,
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
建康,史称东晋。
(1)西晋灭亡——公元316年,
内迁匈奴人灭掉西晋。
晋元帝司马睿(276—323)
目标导学一:东晋的兴亡
(一)东晋的建立
第四单元
司马睿
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敦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初年政治上由王导主持 ,军事上依靠王敦
王导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的门阀政治——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是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王敦等等。
“旧时王谢庭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
闻鸡起舞
中流击楫(jí)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祖逖(zǔ tì)北伐
东晋的繁荣
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前秦
淝水之战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第四单元
南朝的建立
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目标导学二:南朝的政治
侯景是羯族人,曾是东魏将领。梁武帝为收复中原而招纳侯景,封为河南王。梁宗室子弟萧渊明被东魏俘获,梁武帝打算用侯景与东魏进行交换。这件事激怒了侯景。公元548年侯景举兵反叛。梁武帝被软禁后饿死。公元552年,侯景兵败被杀。
侯景之乱历时长达五年,在此期间,各方势力连年混战不止,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死亡无数,千里之内罕见人烟,整个社会经济遭受到破坏性的打击。
从此,在南北双方的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侯景之乱
(1)我国古代,黄河上游的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平原是开发较早的地区,而南方则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2)西汉之前,江南地区还处在火耕水耨的原始农业阶段。(3)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
(4)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大量流民。部分流民南下浙江、福建和广东一带。
第四单元
(一)江南地区的开发概况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耨……无积聚而多贫。
——《汉书·货殖列传》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通过对比,概括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面貌有何不同?
目标导学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四单元
(二)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①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 为躲避战祸南下。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②自然条件优越。
③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方政权采取发展农业的举措、南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神,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的发展。
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
(南方)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
——《宋书》
农 业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
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
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小麦推广
水稻为主
南方牛耕
龙骨水车
铁铧
铁钯
农业技术的改进
春秋战国时期的牛耕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大袖衫、间色条纹裙
手工业:丝织业和瓷器业迅速发展
锦质护膊
红地云珠日天锦
东晋织成履
东晋青瓷羊尊
东晋南朝时青瓷发展到成熟阶段,无论在胎质、釉色、纹饰与烧制技术方面,都有提高。青瓷胎体较薄,造型秀缺陷,釉色青灰,匀净莹润。瓷业以越窑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东晋越窑小瓶
灌钢法
由北齐著名冶金家綦母怀文发明。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不能迅速渗入。经过"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的发展历程,中国发明了灌钢法,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
知识拓展


六朝都城建康,东晋时有人口4万户,到梁朝便发展到28万户, 居民和市场多数在淮河两岸,市场多而分散,
商业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
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229年
589年


建业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的兴亡
南朝的政治

江南地区的开发
建立
主要事件
王朝
政治表现
原因
表现
影响
农业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
北伐中原
317年
宋、齐、梁、陈
前期(宋):社会安定
后期(梁):侯景之乱
手工业
商业
建康
淝水之战
门阀士族政治
课堂总结
1.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我国
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口向北迁移
B.经历了无法抗拒的瘟疫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C
2. 南朝时,以为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去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广州 B.建康 C.扬州 D.荆州
沙场练兵
3.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
先进生产工具
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
经济发展
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④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4、我国现在的南方经济发达程度要强于北方,而五代以前我国一直是北方经济发达程度强于南方。开始发生这种变化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开发。请你回答: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2)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具体都有哪些表现?请你举例说明。
(3)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