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3超声与次声(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3超声与次声(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08 12:2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探究:3.3超声与次声
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共42分)
1.
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很难听到蝙蝠发岀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蝙蝠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
B.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高
C.
蝙蝠不会发声
D.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低
3.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约是
赫兹。人们把低于
赫兹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
赫兹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之间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
大象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
B.
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
大象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大
D.
次声波的频率低于人耳的听觉范围
4.
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如蝴蝶每秒
次,蜜蜂每秒
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听觉
?
A.
能感到蝴蝶飞过
B.
能感到蜜蜂飞过
C.
都能感到它们飞过
D.
都不能感到它们飞过
5.
人们有几句顺口溜说得好:“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某些动物能感觉到地震之前发出的次声波,而人耳却听不见,这主要是因为
?
A.
次声波的响度小于
B.
次声波的响度大于
C.
次声波的声源振动频率低于
D.
次声波的声源振动频率高于
6.
医用“
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声音响度太小
B.
声音响度太大
C.
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
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7.
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时,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
A.
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
B.
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
C.
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
D.
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
8.
下列声音中,人耳能够听到的是
?
A.
医院里做“
超”用的声波
B.
风暴发出的声波(
赫兹)
C.
五星红旗在风中的振动声(约
赫兹)
D.
蝴蝶飞行时翅膀的振动声(
赫兹)
9.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次每秒。人们把低于
次每秒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
次每秒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
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
次每秒
D.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
次每秒
10.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B.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11.
现在很多汽车尾部都安装有倒车“雷达”,当车子接近障碍物时能及时报警,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下列生物的生存技能中与倒车雷达的原理相似的是
?
A.
壁虎的脚掌上生有吸盘能爬壁
B.
南美河流中的电鳗用电击的方式捕猎
C.
蝙蝠用回声定位的方式捕食
D.
大象用大耳朵扇风降温
12.
人耳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为
?
A.
低于
赫兹
B.
高于
赫兹
C.

赫兹之间
D.

赫兹之间
13.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赫兹,人们把低于
赫兹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
赫兹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
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
赫兹
D.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
赫兹
14.
人们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的原因是
?
A.
蝙蝠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
B.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低
C.
蝙蝠不会发声
D.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高
15.
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常对人类和建筑物造成巨大危害,这种波的特点是
?
A.
频率高,人耳能听到
B.
频率低,人耳能听到
C.
频率高,人耳听不到
D.
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24分)
16.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约在
?赫兹到
?赫兹,蝴蝶从身旁飞过,我们凭听觉不能发现蝴蝶的飞行,原因是
?。
17.
频率超过
?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
?赫兹的声波称为次声波。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赫兹。
18.
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到
?。
19.
如图所示,人和动物都有不同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如人能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在
赫左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在
赫左右。频率超过
赫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
赫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图表所列的人或动物中,发声频率范围和自身听觉频率范围比较接近的有
?;不能发出超声波的有
?;能发出自己听不到的声音的有
?。
20.
某种昆虫靠翅翼的振动发声,如果它的翅翼在
秒内振动了
次,则它的振动频率为
?赫兹,人
?(填“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21.
蜜蜂翅膀每秒振动
次,那么,它的振动频率是
?。蝴蝶飞舞,翅膀振动却听不到声音是因为
?。
22.
频率低于
赫兹的声波称为
?,频率高于
赫兹的声波称为
?。
23.
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赫兹。失事飞机的“黑匣子”在海底发出的信号的频率是
千赫兹,则该信号属于
?(选填“声波”、“超声波”或“次声波”)。
三、简答题(共2小题;共18分)
24.
蝴蝶飞行时,它的翅膀在不停地振动,它发出声音了吗?为什么?
25.
许多动物对地震很敏感,在地震前,表现出惊惶不定的异常状态,如“鸡飞上树高声叫,鱼跃水面惶惶跳,猪不吮食狗乱叫,老鼠出洞到处跑
”而人本身地震前却无感觉,请解释为什么?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3分)
26.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
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
。()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发出的声波信号在
内接收到经
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
与潜艇
的距离
是多少?(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3.
D
4.
B
5.
C
6.
D
7.
C
8.
C
9.
D
10.
A
11.
C
12.
D
13.
D
14.
D
15.
D
第二部分
16.
;;蝴蝶翅膀振动频率过低
17.
;;
18.
赫兹;
赫兹
19.
海豚和蝙蝠;人、狗、猫;蚱蜢
20.
;能
21.
赫兹;蝴蝶飞行时的发声振动频率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
22.
次声波;超声波
23.
超声波
第三部分
24.
蝴蝶飞行时,它的翅膀在振动,每秒振动的次数小于
次,所以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25.
在发生一些海啸、地震等大型的自然灾害中,伴有一些次声波,由于人们的听觉范围只在
之间,这些次声波人是听不到的,但许多动物听觉范围比人的大,是可以听到次声波的。
第四部分
26.
(1)

【解析】人耳只能听到

,即

之间的声音。
??????(2)
【解析】超声波从潜艇
传到潜艇
的时间:

潜艇
与潜艇
的距离:

第1页(共7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