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探究:3.2声音的特性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
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
,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
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
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
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
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2.
“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频率
D.
音色
3.
“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
音色
音调
B.
音色
响度
C.
音调
响度
D.
音色
音调
响度
4.
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频率
B.
振幅
C.
节奏
D.
音色
5.
如图所示,把相同的几只瓶子灌入高度不同的水,拿筷子用相同的力量敲打它们时,可听到不同的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响度不同
B.
声音的音色不同
C.
声音的音调不同
D.
振幅不同
6.
如图所示,小亮先轻敲一下鼓,然后再重敲一下,两次敲击发出的声音,主要变化的是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7.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鼓声震天”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风声、雨声、读书声”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成为声源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8.
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下列关于这
个词语中“高”“低”描述的声音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女高音”“引吭高歌”中的“高”都是音调
B.
“男低音”“低声细语”中的“低”都是音调
C.
“女高音”中的“高”,“男低音”中的“低”都是响度
D.
“引吭高歌”中的“高”,“低声细语”中的“低”都是响度
9.
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
?
A.
振幅
B.
音调
C.
响度
D.
音色
10.
用力敲鼓会比轻轻敲鼓声音大,这二次声音不同的是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
11.
通过声音可辨识同学,主要是每个人的声音有不同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语速
12.
口技是一种民间表演技艺、演员表演时主要模仿声音的
?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振幅
13.
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它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征来判断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速度
14.
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频率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15.
“暴风骤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
A.
回声
B.
音色
C.
响度
D.
音调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
16.
有丰富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来判断蜜蜂是出巢采蜜还是釆蜜回巢。蜜蜂岀巢釆蜜时双翅毎秒振动
次,采蜜回巢时双翅每秒振动
次,则出巢时双翅振动的频率是
?赫,它比蜜蜂回巢时双翅振动的频率
?(选填“高”或“低”)。
17.
敲击音叉时,音叉便会快速振动,使附近的空气一起振动,这些空气的振动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来形成声波。声波通过介质将声源振动的信息和
?传播开来。声波在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声音的
?特征会发生变化。太阳上进行着大规模的热核反应,我们都能感受到核反应所释放的光和热,却听不到核爆炸的巨响,这是因为
?。
18.
小明弹吉他时不断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9.
口技演员在表演时,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中的
?特征。
20.
甲音叉每分钟振动
次,乙音叉半分钟振动
次,则甲音叉振动的频率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音叉的振动频率。甲音叉的振动周期为
?秒。
三、简答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在操场上,当你和较远处的同学说话时,他往往听不清。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让他听清楚你说的话?
22.
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主要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来判断的?
23.
乐器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请
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用
周时间查找资料,看一看我国的民族乐器主要有哪些?分别属于哪种类型?它们发声的原理各是什么?又是如何改变音调高低的?(可以撰写小论文或制作
进行交流)
24.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D
3.
C
【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
4.
D
5.
C
6.
B
7.
B
8.
D
9.
B
10.
C
11.
C
12.
A
13.
B
14.
B
15.
C
第二部分
16.
;高
17.
疏密波;能量;响度;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18.
音调;音色
19.
音色
20.
小于;
第三部分
21.
方法一:走近该同学;方法二:增大说话声音的强度;方法三:将手放在嘴边作喇叭状。
22.
音色
23.
本题为长期实践题,建议与学校的艺术节活动整合。在课堂交流时,可以举行一次“音乐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民族乐器演奏一些经典民乐。本题宜在“声波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第
课时布置。
24.
固体;响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猜想合理即给分)
第5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