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3.2声音的特性(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3.2声音的特性(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08 12:3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探究:3.2声音的特性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
?
A.
频率不变,音调变高
B.
频率变高,音调变低
C.
频率变低,音调变高
D.
频率变低,音调变低
2.
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3.
“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
音色
音调
B.
音色
响度
C.
音调
响度
D.
音色
音调
响度
4.
人能分辨出分别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的乐曲《二泉映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
响度不同
B.
音色不同
C.
音调不同
D.
节奏不同
5.
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
A.
响度
B.
音调
C.
振幅
D.
音色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声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
B.
发声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小
C.
人耳离发声体近,响度不一定大
D.
声音的能量越分散,响度就越大
7.
若环境的声音很嘈杂,你又想旁边的同学听清楚你的说话声,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提高音调
B.
加大响度
C.
改变音色
D.
加快说话的速度
8.
机场附近的飞鸟对起落的飞机会构成巨大的威胁,某机场的工作人员为解决这一难题,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们到森林中录制了飞鸟的天敌的鸣叫声,然后在机场附近利用扩音设备播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使效果更好,工作人员又调大了播放的声音的音量,他们改变的是
?
A.
声音的音调
B.
声音的响度
C.
声音的音色
D.
声音的频率
9.
如果给你以下几种小提琴的弦,请你判断音调最高的是
?
A.
短弦、绷得紧
B.
短弦、绷得不紧
C.
长弦、绷得紧
D.
长弦、绷得不紧
10.
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
A.
增加说话频率
B.
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
C.
改变讲话的音色
D.
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
11.
《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以上说法均正确
12.
声纹锁是一种安全性能很高的新型锁,只要主人说岀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岀同样的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速度
13.
按照歌谱,音符“”比音符“”低的是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响度和音色
14.
八年级
班正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向后转”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这是因为
?
A.
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较低
B.
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
远处的学生听到声音的响度小
D.
远处的学生听到声音的音调低
15.
“轻声细语”的“细”,是指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
16.
实验验证,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振动越快,频率就越
?。此外,音调的高低还跟发声体的
?有关。
17.
使声音集中向某个方向传播,可以减少
?从而增大
?。如:
?就是这方面的应用。
18.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
?不同;“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
?很高。
19.
发声体发出的声音一般不是单一
?的声音,是由许多不同频率的声音
?而成的,正是这样才形成了发声体独有的
?。
20.
声音的高低称为
?。在物理学中,物体
?叫频率,用符号
?表示。它的单位是
?,简称为
?,符号是
?。
三、简答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在操场上,当你和较远处的同学说话时,他往往听不清。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让他听清楚你说的话?
22.
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主要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来判断的?
23.
如图所示,取
只同样的玻璃杯,分别装入不同量的水,按水量多少,从左至右将杯子排列在桌面上,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每一只杯子,比较它们发声频率的高低,仔细调节每只杯子中的盛水量,你发现了什么?
24.
阅读下列声速与气温有关的小短文:
气温影响空气的疏密程度,气温高,空气的疏密程度小,则声音传播时的速度就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温度迅速升高,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那么试探究下列两种情景下声音的传播情况:
(1)赤日炎炎,穿越新疆罗布泊的沙漠或戈壁滩时,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很难听清楚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会向什么方向拐弯?原因是什么?
(2)我国古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它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会向下方向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C
【解析】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响度之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征-音色。听朋友打来的电话,凭声音就知道是谁,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音色。
3.
C
【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
4.
B
5.
B
6.
A
7.
B
【解析】若环境的声音很嘈杂,你又想旁边的同学听清楚你的说话声,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加大响度。
8.
B
【解析】调节音量时,扩音设备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调大了播放的声音的音量其实际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9.
A
10.
B
11.
C
【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声带结构都不相同,因此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都是音色.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音色.
12.
C
13.
A
14.
C
15.
C
【解析】物理中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轻声细语”指的是说话声音较小,是指声音的响度较小。
第二部分
16.
频率;高;结构
17.
声音的分散;响度;喇叭(或听诊器)
18.
音色;响度;音调。
【解析】“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判断的;:“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很高。
19.
频率;组合;音色
20.
音调;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赫兹;赫;
第三部分
21.
方法一:走近该同学;方法二:增大说话声音的强度;方法三:将手放在嘴边作喇叭状。
22.
音色
23.
杯内的水越少,音调越高
24.
(1)
声音传播时会向上拐弯。因为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爱拣温度低的路径,所以人的说话声会拐向高空,其结果就是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听不清对方的喊叫声了。
??????(2)
深夜空气温度较地表温度高,即寺内温度高而枫桥河畔的温度较低。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爱拣温度低的路径,所以寺内的钟声会偏向地表,沿地表传向数里外的枫桥河畔。
第3页(共6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