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探究:3.2声音的特性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发声音调的是
?
A.
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
B.
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
C.
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
D.
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2.
“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3.
“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
音色
音调
B.
音色
响度
C.
音调
响度
D.
音色
音调
响度
4.
我们在室内能辨别出室外有哪几个同学在谈话,其原因是
?
A.
每个人说话的声调不同
B.
每个人说话的响度不同
C.
每个人说话的音色不同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5.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使之振动发声。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若两次钢尺振动的幅度一致,则两次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6.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可演示
?
A.
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音调就越高
B.
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C.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7.
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面鼓轻敲和重击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
?
A.
音调不同
B.
频率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响度不同
8.
描述声音的语句:①帕瓦罗蒂是高音
之王;②请勿在公共场所高谈阔论;③这位歌手的声音可真高啊;④请把电脑的音量开高点。其中“高”是指响度大的有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9.
如图所示,是一组活动卡上的实验图片,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B.
塑料尺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C.
敲动盆子泡沫屑跳动
D.
将吸管的另一端逐渐剪短
10.
在收看足球赛时,为了不影响家人的休息将电视的音量降低,这是改变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都是
11.
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
?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
12.
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能辨别主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13.
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探究声音的
?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14.
“公共场所轻声交谈”是一种文明礼仪,“轻声”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小
B.
音调低
C.
音色美
D.
时间短
15.
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声聚焦”装置,它是一个像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如图所示。当小明将耳朵靠近装置的固定架的中心时,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变大了,这是因为“声聚焦”使远处传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结果改变了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音调和响度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
16.
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国庆假期,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自制小乐器的作业,小华同学制作了一个“弦琴”,
如图所示,如果他将橡皮筋绷得越紧,拨动时发出的音调会越
?。
17.
声音的
?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还与
?有关。敲打鼓面时,鼓声越大,可以观察到鼓面振动的幅度
?;用相同的力度敲打鼓面,观察者离鼓越远,感觉到的响度
?(均选填“越大”或“越小”)。
18.
星期天,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悠扬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
?发出的,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练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就知道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19.
小华同学多才多艺,不仅钢琴弹得好,小提琴拉得也很棒。当用不同的力弹钢琴时,钢琴发出声音的
?不同,她弹钢琴,拉小提琴时,你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来分辨琴声的。有一次她在收听电台播出的钢琴曲时,索性拆开了收音机,发现随着琴曲,放在收音机扬声器上的小纸团“翩翩飞舞”,这说明
?。
20.
在四个相同的玻璃杯里分别盛有不同质量的水如图,用筷子敲击玻璃杯口,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动手试一下,写出音调由高到低的相对应的玻璃杯序号:
?。
三、简答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在操场上,当你和较远处的同学说话时,他往往听不清。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让他听清楚你说的话?
22.
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主要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来判断的?
23.
冬天寒风吹到野外的电线上,发出的呜呜的响声,但夏天听不到了,为什么?
24.
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为什么?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C
3.
C
【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
4.
C
5.
A
6.
B
【解析】音叉的振动不容易觉察,用乒乓球被弹起来的高度转换音叉的振幅的大小.
敲击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越高,音叉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此装置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
7.
D
【解析】轻敲和重击鼓面,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而响度和振幅有关,故两次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8.
D
9.
C
【解析】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在相同力的作用下,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故和音调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塑料尺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此时塑料尺振动的快慢不同,故和音调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敲动盆子泡沫屑跳动,即该现象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符合题意;
将吸管的另一端逐渐剪短,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即可以改变空气柱的振动快慢,即和音调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10.
A
11.
A
【解析】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人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模仿秀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音色.
12.
B
13.
C
14.
A
15.
A
【解析】由题知,声聚焦装置,使远处传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声音听起来变强(大)了,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而声音的音调是固定不变的,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故A正确,BCD错误。
第二部分
16.
频率;高
17.
强弱;振动幅度;距离声源的位置;越大;越小
18.
音调;振动;空气;音色
【解析】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小明在练小提琴之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音调;琴弦振动发出悠扬的琴声,琴声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所以小明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19.
响度;音色;声音的产生来自物体的振动
20.
BCAD
第三部分
21.
方法一:走近该同学;方法二:增大说话声音的强度;方法三:将手放在嘴边作喇叭状。
22.
音色
23.
冬天,电线受冷收缩绷紧,风吹时,振动快,音调高,发出呜呜声;夏天,温度高,电线松,风吹时,振动慢,音调低,不发出呜呜声。
【解析】拉紧的电线可以看做是弦乐器上的弦。因为弦乐器上同一根弦音调高低即弦振动快慢与弦的松紧有关,弦越松,音调越低。
24.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将会发生反射,由于松软积雪中的缝隙很多,声音进入后,很难再反射出来,因此刚下的雪,能很好地吸收声音,所以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周围特别宁静。
第1页(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