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08 12:4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探究: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不发声的物体肯定不动
C.
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
声波传入人耳的顺序是
?
A.
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B.
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C.
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3.
“神六”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原因是
?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4.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人对着相距
的高山喊一声,听到回声需经过的时间是
?
A.
B.
C.
D.
5.
在电影院里,为了更好地体现影片的效果,人们往往在剧场的各个方位都装有大大小小的音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响一些
B.
使电影院里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听到声音
C.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更清楚些
D.
利用双耳效应,让观众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产生立体声的效果
6.
当你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听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
A.
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
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
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酪传导过来的
D.
饼干太干了
7.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8.
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
A.
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
B.
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
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
D.
是一种条件反射
9.
下列关于声波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利用岩层发生形变的地声异常来测地震等级,是因为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B.
古人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C.
潜入水底的人一定听不到岸上的各种声音
D.
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直接交谈
10.
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有工人用手匀速上下挥动铁锤,每隔
秒钟敲打钢轨一次。当铁锤碰到钢轨时,小明听到敲击声,而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明又听到了两次敲击声。如果空气中的声速为
,则河的宽度大约是
?
A.

B.

C.

D.

11.
人耳如果离过响的声源很近时,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A.
损坏耳廓
B.
伤害人的耳道
C.
耳蜗受到破坏
D.
使鼓膜受到伤害
12.
一般说来,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象蜂窝状似的,这样做是为了
?
A.
减弱声音的反射
B.
增强声音的反射
C.
提高声音的音调
D.
为了美观好看
13.
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停止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A.
鼓面停止了振动
B.
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C.
鼓的振动变快了
D.
没有传播介质
14.
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在水中传播的是
?
A.
雨滴打在雨伞上会听到啪啪声
B.
在岸上听到江水拍岸声
C.
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
D.
密封在塑料袋里的闹钟放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
15.
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B.
声音的反射
C.
固体不能传声
D.
利用回声升高声音的音调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
16.
敲钟时,我们听到的钟声是由于
?
产生的,我们听到的钟声是靠
?
来传播的。
17.
人耳是用来接收
?的器官,声波具有能量,所以能引起鼓膜的
?,又由于声波传递着
?,所以人们通过它可以对发声体发出的声音作出相应的反应。自己把耳朵蒙起来能很清楚地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这种传播声音的方式是
?,耳廓是通过对声波的
?来收集声音的。
18.
如图所示是细绳电话的工作原理图。请你将下列描述按工作原理的先后次序排列。
①细绳振动;
②男孩的声带振动;
③纸杯
中的空气振动;
④振动传到女孩的耳朵中;
⑤纸杯
中的空气振动。
排列次序为
?。
19.
声音是由物体的
?
而产生的,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
?。要使一面正在发生的铜锣停止发声可以
?。
20.
阅读下列表格,请写出你得到的两个与声速有关的结论:
()
?。
()
?。
三、简答题(共2小题;共16分)
21.
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这是为什么?
22.
小芳的爷爷睡觉时常常会打呼噜;请你告诉小芳呼噜声是怎样产生的?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24分)
23.
如图所示,飞机的声音到达地面人的耳朵中,需要多长时间?(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
24.
某司机驾驶汽车穿过山洞后以
的速度向远离高山的方向驶去,司机在鸣笛
后听到了鸣笛的回声。问此时汽车离高山的距离有多远?
25.
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科学工作者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
秒收到回波信号,则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多少?(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
米/秒)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2.
B
3.
C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飞船内有空气,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是真空,所以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
4.
D
5.
D
6.
C
7.
C
【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当把悬挂的泡沫塑料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泡沫塑料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泡沫塑料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
8.
C
9.
A
10.
D
【解析】()工人每隔
敲打钢轨一次,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明又听到了两次敲击声,则声音传到小明处所需要的时间

()声音的路程,即河的宽度为

11.
D
12.
A
【解析】大礼堂的四周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象蜂窝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
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
13.
A
14.
D
【解析】雨滴打在雨伞上会听到啪啪声,是雨滴打在伞上,使伞振动发出声音,不能证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A错误;
在岸上听到江水拍岸声,是水拍岸发出声音,不能证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B错误;
正在发声的音叉振动,振动的音叉在水中会溅起水花,不能证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C错误;
密封在塑料袋里的闹钟发出的声音,经水传入空气,再进入我们的耳朵,因此我们听到了闹钟发出的声音,能证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D正确;
15.
B
【解析】由于回音壁的墙体特殊构造,易于声音的反射,墙壁反射的声波和原声重叠时,会增强原声,所以会形成某人在
点小声说话,原声(通过空气传播)和墙壁反射的声波(经墙面一次或多次反射)传递到离
点较远的
处时,那里的人也可以清晰的听到的现象。故选项B符合题意。
第二部分
16.
钟振动;空气
【解析】钟声是由于钟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到钟声,是声音从空气中传播过来的
17.
声波;振动;信息;骨导;反射
18.
②⑤①③④
19.
振动;停止;用手捂住铜锣使其不再振动
20.
固体传声比液体快,液体传声比气体快;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解析】()因为在表中的固体、液体、气体处数值依次减小,故答案为:固体传声比液体快,液体传声比气体快;
()在表中同在空气中而温度大的数值大于温度小的数值,故答案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第三部分
21.
在屋子里说话,说话的声音传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来,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原声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增强,因此我们听到的响亮;
在空旷地方说话,声音传播出去,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不能反射形成回声,我们听到的只是原声,因此听起来就没有屋子里响亮。
22.
人嘴巴里的小舌头或口腔上的软腭在呼吸的气流冲击下振动产生呼噜声。
第四部分
23.

24.
【解析】,
汽车在
内行驶的距离为

鸣笛声在
内传播的总路程

司机听到鸣笛时离山的距离为

25.

第5页(共8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