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冲刺卷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物质中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
A.
B.
C.
D.
2.
在化学反应
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
A.
B.
C.
D.
3.
最外层电子数是
的原子是
?
A.
非金属原子
B.
金属原子
C.
不能确定
D.
稀有气体原子
4.
下列实验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的是
?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浓盐酸与浓氨水反应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②和④
D.
③和④
5.
关于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可燃性——高能燃料
B.
还原性——冶炼金属
C.
密度小——填充气球
D.
稳定性——作保护气
6.
下列元素的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碳
B.
氯
C.
钾
D.
铜
7.
下面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
氧气
B.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
若
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
,则
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
8.
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
在
时,水的冰点为
C.
在
时,水在
时,密度最大
D.
在
时,水的沸点为
9.
实验室用稀硫酸、锌粒制取氢气,并检验氢气的纯度,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量取一定体积的稀硫酸:
B.
制取氢气:
C.
收集氢气:
D.
检验纯度:
10.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颜色
B.
密度
C.
可燃性
D.
沸点
11.
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
?
A.
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
B.
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
C.
仪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D.
上述均是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志
12.
《科学》杂志评出
年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这一科技突破与下列关于水的说法联系最密切的是
?
A.
生命的孕育与维系需要水
B.
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D.
水是化合物
13.
某元素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
在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
B.
属于金属元素
C.
与氢形成化合物时,
原子得到电子形成
D.
的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14.
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时,能产生氢气的是
?
A.
铁和稀硫酸
B.
碳酸钙和稀盐酸
C.
锌和稀硝酸
D.
氧化铁和稀硫酸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数
B.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质量
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氧气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30分)
16.
元素的定义是
?。铁钉中有铁,钢材、不锈钢中有铁,人体血液中有铁,菠菜中有铁,这些铁
?(填“是”或“不是”)同一种元素。
17.
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
?,淡水资源中,绝大部分的淡水都集中在
?。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
?。
18.
混合物:混合物是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
?和
?。
19.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的规格不能
?量取液体的体积;且量筒要
?;读数时,视线和量筒内凹液面最
?处
?。
20.
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某些自来水厂在水中加入明矾或氯化铁,其目的是
?,为了杀菌消毒,可向水中加入
?。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25分)
21.
给试管里固体药品加热,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至少
点)
?。
22.
请指出如图操作中的错误之处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1)如图()所示,点燃镁带。
错误之处:
?;
可能的后果:
?。
(2)如图()所示,把盐酸滴在大理石上。
错误之处:
?;
可能的后果:
?。
23.
请画出向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气体的导管。
24.
【
延庆一模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
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
?
环节。
25.
如图所示,集气瓶中装的是用排水法收集的一瓶无色气体,向瓶内伸入燃着的木条,发现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请你推断出除“无色”、“气体”外的另
条此气体所具备的性质:
①
?;②
?;③
?
;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5分)
26.
铭铭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将固体药品放到右盘,
砝码放在左盘,当游码移动到
的位置时,天平平衡,则称量的固体药品的质量是
?。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B
【解析】
中,氢气夺取了三氧化钨中的氧,因此氢气具有还原性,故选B。
3.
C
【解析】最外层电子数是
的原子可能是金属原子镁、钙等,也可能是稀有气体原子氦。故选C。
4.
B
【解析】在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在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受热而飞溅;在配置溶液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物质的溶解;在浓盐酸与浓氨水的反应中,起蘸取液体的作用。所以②③的作用相同,都是搅拌,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
D
6.
D
7.
C
【解析】A,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是:水
氢气
氧气,故A错误;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错误;
C、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
D、电解水时负、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若
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
,则
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
。故D错误。
8.
C
9.
D
【解析】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B、制取氢气时,为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D、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故选:D。
10.
C
11.
C
【解析】解:当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已洗干净。
故选:C。
12.
A
【解析】“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的结果说明水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水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也是联系最密切的方面;B、C、D的说法都正确,只是与题干不相符。
13.
A
【解析】A、由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故原子序数是
,故A正确;
B、该元素是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
C、
与氢形成化合物时,不是得到电子,而使形成共用电子对,故C错误;
D、
的原子能直接形成单质硫,故D错误。
故选A。
14.
A
【解析】
项能生成
项能生成
项中硝酸有氧化性,不能生成
项没有气体生成。
15.
C
【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所以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故A错;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实际质量的
的比值,所以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故B错;
C、一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平时省略不写,故D错。
故选C。
第二部分
16.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种原子的总称;是
17.
海水;两极的冰川上;
18.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体系;组成;性质
19.
小于;放平稳;低;保持水平
20.
使水中悬浮物凝聚成大颗粒而沉淀下来;液氯或二氧化氯
第三部分
21.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用焰心给试管加热⑤刚加热完的试管立刻用冷水清洗
【解析】实验室里给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破裂可能是由于试管受热不均匀,也可能是在高温时突然冷却等引起的。如试管没有预热,就直接加热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导致加热时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试管;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导致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造成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刚加热完的试管立刻用冷水清洗等。
故答案为: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用焰心给试管加热⑤刚加热完的试管立刻用冷水清洗。
22.
(1)
用试管夹夹住镁带;会烧坏试管夹而发生危险
??????(2)
胶头滴管滴液时伸入试管中;易接触试管内壁而玷污胶头滴管
23.
24.
海洋;地表径流
25.
①密度比空气小;②
难/不易溶于水;③有可燃性
【解析】根据用的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可得出气体难/不易溶于水;收集后倒放在实验桌上,可得出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根据向瓶内伸入燃着的木条,发现气体燃烧,可得出该气体有可燃性。
第四部分
26.
【解析】铭铭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将固体药品放到右盘,
砝码放在左盘,当游码移动到
的位置时,天平平衡,由左盘的质量
右盘的质量
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
药品质量
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
砝码质量
游码质量,即称量的固体药品的质量
。
故答案为:。
第2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