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检测卷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检测卷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09 08:1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检测卷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配制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蒸发皿
B.
玻璃棒
C.
烧杯
D.
量筒
2.
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假设
B.
交流评价
C.
设计实验
D.
作出结论
3.
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面上酒精燃烧起来,灭火措施正确的是
?
A.
用嘴吹灭
B.
用水冲灭
C.
不管它,让它自然熄灭
D.
用湿抹布盖灭
4.
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各项措施与其要达到的目标不相符的是
?
A.
研制、合成药物
抑制细菌和病毒
B.
生产化肥和农药
增加粮食产量
C.
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D.
合成食品添加剂
增进人体健康
5.
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生石灰作干燥剂
B.
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C.
铜用于制作导线
D.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6.
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史上有多种观点。其中,“宇宙胚种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通过适当途径到达地球。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有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
?
A.
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
B.
错误的,因为课本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C.
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D.
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说,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
7.
学习了化学使我们对商品的标签和标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下四枚标识使用不恰当的是
?。
A.
B.
C.
D.
8.
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A.
试管架
B.
长劲漏斗
C.
坩锅钳
D.
椎形瓶
9.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
秒钟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
A.
均匀地被烧黑
B.
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C.
放置在内馅部分被烧黑最重
D.
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
10.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千锤万凿出深山
B.
烈火焚烧若等闲
C.
粉身碎骨浑不怕
D.
要留清白在人间
11.
滴管是初中科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仪器。下列各图中有关滴管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液时挤入空气
B.
将滴管横放在桌面
C.
使用后未经冲洗直接放回原滴瓶
D.

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
12.
在实验的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
A.
得到较多的数据
B.
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
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
D.
得出不同的结论
1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用干冰作制冷剂
B.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
用煤作燃料
D.
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14.
易潮解或腐蚀性药品应放在何种容器上称量
?
A.
纸上
B.
细口瓶
C.
托盘上
D.
玻璃表面皿上
15.
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
A.
收集气体并观察
B.
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C.
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D.
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20分)
16.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
?、
?都是属于化学的成就,另外在
?就制成精美的青铜器。
17.
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
?;:
?;:
?;:
?。
18.
加热时,垫上石棉网的目的是使仪器受热
?。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全面而准确的观察与记录,经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综合,得出相应的结论。请填写下表实验记录中的空格。
20.
请从
中任选三个实验作答。如图,在一只集气瓶(或广口瓶)中进行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35分)
21.
简述用胶头滴管移取少量液体的操作步骤。
22.
实验室用的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为了安全在实验室使用药品时应做到“三不”不能
?,不要
?,更不能
?。
23.
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的火焰中(如图),约
秒取出,可观察到
?
处(填序号)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
?
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试管应放在酒精灯的
?
焰上。
24.
用酒清灯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25.
现有两瓶无色透明的液体:水和酒精,请用三种简单的方法鉴别它们,并填入下表。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解析】制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不需要蒸发皿。
2.
C
【解析】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
⑥解释和结论
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可知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属于设计实验。
故选:C
3.
D
【解析】A、用嘴吹时,气流带走的热量太少,不会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达不到灭火目的。故A错误;
B、用水浇可使燃烧的酒精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扑灭后实验桌上到处是水,不够简捷酒精着火时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使用湿布盖灭,能起到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故B错误;
C、不管它,让它自然熄灭,可能会导致火灾,故C错误;
C、用湿布覆盖在燃烧的酒精上以隔绝酒精与氧气的接触,达到隔绝氧气而灭火的目的;扑灭后不会在实验桌上残留其它物质,灭火方法比较简捷,故D正确;
故选:D。
4.
D
【解析】A、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后制出新物质,合成新药物用来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侵袭,所以A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相符;
B、粮食生产需要营养,生了虫子后需要农药来医治,所以生产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故B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相符;
C、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就能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故C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相符;
D、合成食品添加剂,对人体不利,不应食用食品添加剂,人类应该利用食品吸取一些营养,故D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不相符。
故选D。
5.
C
6.
D
【解析】A、其他天体上存在有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等,只能说明其它天体上可能存在或曾经存在生命,不能说明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也可能是地球上的简单有机物进化来的,所以错误。
B、由于人的认知水平的限制,课本上的知识在一定阶段人们认为合理,它随时代发展可能会有更科学合理的观点,不一定是永远科学客观的,不能作为绝对的依据,所以错误。
C、科学缘于幻想,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也有科学研究的价值,所以错误。
D、“宇宙胚种论”是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说,没有经过实验证明,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所以正确。
故选D。
7.
C
【解析】酒精是易燃物,浓硫酸有腐蚀性,氯化钠无毒,塑料是可回收物质。
8.
A
9.
B
【解析】在蜡烛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因为外焰与氧的接触面积最大,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所以火柴与外焰接触部分最先碳化而变黑。
故选:B。
10.
A
【解析】A、千锤万凿出深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B、烈火焚烧若等闲隐含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粉身碎骨浑不怕隐含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要留清白在人间隐含熟石灰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11.
C
【解析】胶头滴管是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一种仪器;使用胶头滴管时,应把吸有液体的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以免污染试剂,取液时先把胶头内空气挤出,取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药液腐蚀橡胶乳头。用过的胶头滴管要立即清洗,但滴瓶中配套使用的滴管不用清洗。
12.
B
13.
C
【解析】A、用干冰作制冷剂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干冰升华时吸热;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利用了金刚石的物理性质——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C、用煤作燃料利用了煤的化学性质——煤具有可燃性;
D、用酒精擦身体降温利用了酒精的物理性质——酒精挥发是吸热。
14.
D
【解析】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药品时,要注意称量一般药品时,要在左右盘上放相同质量的纸;如果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放到玻璃器皿中称量,否则会把托盘腐蚀,造成称量的误差。
15.
A
【解析】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中无色气体有多种,所以要研究此气体的成分,难度大,只有通过捷径如: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询问生产厂家工程师等方法来达到目的,而收集气体并观察,只能获取表面物理现象,对是什么气体根本无法作出判断。
第二部分
16.
火药;造纸;商代
17.
酒精灯;铁架台;锥形瓶;集气瓶;长颈漏斗
18.
均匀
19.
()浑浊;白色;碳酸钙;()气泡;溶解;二氧化碳;()燃烧;耀眼的白光;白色粉末;氧化镁
20.
探究木炭能否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加入适量稀盐酸;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白色固体减少或消失,有大量气泡产生,蜡烛熄灭
第三部分
21.
①将胶头滴管垂直悬于试剂瓶正上方,用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
②将滴管伸入试剂中;
③松开挤压胶头的拇指和食指;
④将吸取的液体移至指定容器正上方后滴入。
22.
用手直接接触药品;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特别是气体的气味);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解析】实验室用的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为了安全,一定要遵守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所以在实验室使用药品时应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要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特别是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3.
;外;外
24.
外焰;三分之一
【解析】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
25.
闻气味;取样分别点燃;取样分别加硫酸铜固体;有气味的是酒精,无气味的是水;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水;白色固体变蓝色的是蒸馏水,无现象的是酒精
第6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