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反射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
钻石
B.
太阳
C.
猫头鹰的眼睛
D.
月亮
2.
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如图所示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是
?
A.
B.
C.
D.
3.
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
A.
光的漫反射
B.
光的镜面反射
C.
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D.
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
4.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由
、
两部分组成,可以绕
翻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改变光线
与
的夹角
B.
沿
向后转动纸板
C.
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D.
沿
向后转动纸板
5.
“谁也没有我跑得快!”这句话中的“我”是
?
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
高空翱翔的超音速飞机
C.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
把“天宫一号”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6.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
不透明的物体被光线照射时,后面形成影子
B.
日食、月食的形成
C.
平静的湖面上看到山的倒影
D.
晚上探照灯的光束照到很远
7.
如图所示,是人观察岸边的树木在水中倒影情况。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
如图所示,能解释“手影”形成的是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平面镜成像
9.
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对如图装置进行的操作是(
)
A.
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B.
改变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C.
沿法线向后转动板
D.
沿法线向后转动板
10.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两种反射,在这两种反射中共同点是
?
A.
都可以把入射的平行光反射成平行光
B.
都可以使反射光在人的视觉里得到感觉,且感觉到强度相同
C.
都是由于光传播到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产生的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1.
下列各组中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
A.
萤火虫和烛焰
B.
电池和烛焰
C.
萤火虫和月亮
D.
电池和萤火虫
12.
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的传播速度是
B.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
光在同种透明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A.
B.
C.
D.
14.
晚上,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相同的时间里
?
A.
人移动的距离大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B.
人移动的距离小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C.
人移动的距离等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5.
太阳光与地面成
度,要使光竖直向上反射,平面镜应与地面成
?
A.
度
B.
度
C.
度
D.
度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20分)
16.
拿一只空的易拉罐,在底部用钉子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然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把小孔对着窗外的景物,可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一个的
?像(填“倒立”或“正立”),它是根据
?原理形成的。
17.
如果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则入射角为
?
,反射角为
?
,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
。
18.
光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数值是
?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9.
年
月
日,在我国长江流域看到了难得一见的日全食现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光
?形成的。
20.
在研究“光的反射”的活动中,某同学用同一束光分别投射到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和光滑的金属表面,研究光在不同物体表面所发生的反射现象如图()
图()所示;接着又进一步研究光在同一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间角度变化所发生的反射现象如图()
图()所示。观察上述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图中
为入射光线、
为反射光线、
为法线)
()由图()
图()可知:
?。
()由图()
图()可知:
?。
三、简答题(共2小题;共22分)
21.
《墨子》这本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用针孔成像的光学实验,人们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小孔成像’’。请你动手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装置),来实际观察这一现象。如图所示,将装薯片的纸筒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的纸,在纸筒的底部中央扎一个小孔。将小孔对着明亮的物体,如蜡烛、电灯等,就会在半透明的纸上看到物体的“像’’。请你根据本节所学的知识,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
22.
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3分)
23.
按要求完成填空:
(1)
年
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
所示。小明在圆心
点大喊一声,经过
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
,圆形凹坑的直径为多少米?
(2)已知月亮与地球间的平均距离为
,则月亮反射的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为多少秒?
(3)如图
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
,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
匀速转动
角时,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为多少?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A
3.
C
【解析】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因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可知,原来的入射光线成为反射光线,所以当你在平面镜中看到他人的眼睛时,对方也一定能看到你的眼睛。
4.
A
【解析】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为了得出普遍的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这样才能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应进行的操作是改变光线
与
的夹角,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
C
6.
C
7.
B
8.
C
9.
D
【解析】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改变纸板的位置,使其与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看看纸板上是否有反射光线,即可得到结论,故D正确。故选:D。
10.
C
11.
A
12.
B
【解析】在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其数值是
,故A项错误;
在光的反射或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B项正确;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项错误;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的反射,因此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项错误。
13.
A
14.
B
【解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作出人与影子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由图及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可知:,由相似的三角形的知识可得:,则
,因为
,所以
。即:人移动的距离小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15.
D
第二部分
16.
倒立;光的直线传播
17.
;;
18.
真空;;小于
19.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0.
光入射到不同材料制成物体的光滑表面,都能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光入射到平静水表面时发生反射,且反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第三部分
21.
物体的表面是由许许多多的物点组成的,每个物点都发出或反射出无数条光束,其中能通过小孔的光束在光屏上就形成一个和物点相对应的小光斑。这些光斑的分布与物体上各个物点的分布相一致,就形成了由光斑组成的‘‘像’’,这就是小孔成像的道理。
22.
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暗。因为月光在路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部分反射光线会进入乙的眼睛;而月亮在乙的身后,月光在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不能进入乙的眼睛,所以乙同学看到水面比路面暗。
第四部分
23.
(1)
【解析】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
,
由
得从
点到凹坑壁的距离(半径):
,
圆形凹坑的直径:
。
??????(2)
【解析】因为
,
所以光到达地球需要的时间:
。
??????(3)
【解析】如图所示,平面镜旋转
,相当于入射角增大
,因为原先入射角为
,(如左图)
则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夹角为
,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为
(如右图)。
第1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