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2平面镜成像(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2平面镜成像(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08 19:5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2平面镜成像
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共42分)
1.
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走去时
?
A.
镜中像的位置是不变的
B.
镜中像是越来越大的
C.
镜中像是大小不变的虚像
D.
镜中像与人是等大正立的实像
2.
如图所示,发光点
发出一条射向平面镜的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经过
点。选项图中所示是确定入射点
及像点
位置时所作的光路图,图中的数字序号表示的是作图过程中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次序正确且图线使用规范的是
?
A.
B.
C.
D.
3.
小明同学就“探究平面成像特点的实验”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是(

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
玻璃板应选择比较薄的
C.
蜡烛距离玻璃板越近,通过玻璃板成的像就越大
D.
用光屏来确定像的位置
4.


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如图)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
“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
“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人的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5.
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气球慢慢升起,关于这只气球在水中的“倒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于光的反射形成,像逐渐变小
B.
由于光的折射形成,像逐渐变小
C.
由于光的反射形成,像的大小不变
D.
由于光的折射形成,像的大小不变
6.
平面镜可以
?
A.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
成实像
C.
成放大像
D.
成倒立像
7.
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亮点

为入射光线,下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
的作图过程,正确规范的是
?
A.
B.
C.
D.
8.
如图所示,其中平面镜成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9.
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选择的玻璃板越厚越好
B.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
C.
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D.
平面镜所成的像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1.
有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有以下说法:
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
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拐弯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
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都正确
B.
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
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
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12.
如图所示,眼睛处在平面镜前的
点处,眼睛不能看到的是
?
A.
点的像
B.
点的像
C.
点的像
D.
点的像
13.
如图所示,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
A.
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
B.
增加刻度盘的亮度
C.
检验仪表是否水平
D.
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
14.
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
A.
向外旋转
B.
向内旋转
C.
向下旋转
D.
向上旋转
15.
在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之间有一烛焰,则烛焰在两个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有
?
A.

B.

C.

D.
无穷多个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
16.
我们在照镜子时能看见镜中的自己,是因为光发生了
?(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当我们逐渐远离平面镜时,我们在镜中像的大小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
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
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
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

18.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若视力表全长为
,则视力表在镜中像的长度为
?

19.
夜间行驶的车辆为了安全,驾驶室内的灯一般不可以打开,原因是防止
?(填“车内”或“车外”)的物体经挡风玻璃
?,干扰驾驶员的视线,影响安全驾驶。
20.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各小组同学都完成了各自的实验报告。以下是从不同实验报告中摘录出来的四句话: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玻璃板后的物体与玻璃板前的物体的像完全重合;
③当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厘米时,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为
厘米;
④当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增大时,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增大,且像的大小不变。
这四句话中,属于事实的是
?;属于结论的是
?。(填序号)
三、简答题(共2小题;共26分)
21.
在紧张的考试中,让我们再回忆儿时的歌声中走近物理,你还记得“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这首歌吗?歌词中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仿照示例,请你写出两条。
22.
给你一只玻璃杯、两支同样的蜡烛、一块半透明茶色玻璃等物品,请设计一个魔术,要求在杯中固定的一支蜡烛,看上去好像点亮着,而且往杯中倒水,烛焰似在水中却不会熄灭。小组合作画出这个魔术设计的示意图,完成制作后在全班展示,并能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加以解释。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4分)
23.
一束平行光从天花板
处沿竖直方向投射到一块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如果把平面镜转过
角,则天花板上得到的光斑离

。求:
(1)天花板与水平镜面的距离。
(2)
点与其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里的虚像的距离。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C
3.
B
【解析】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B、当玻璃板比较厚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远,实验时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当玻璃板比较薄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故B正确;C、平面镜成像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蜡烛距离玻璃板越近,通过玻璃板成的像与蜡烛等大。故C错误;D、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不是用光屏来确定像的位置。故D错误;故选:B。
4.
B
5.
C
6.
A
7.
C
【解析】作出物点
的像点
,连接
,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
,再连接
,画上箭头,如图所示:
A图中,反射光线方向错误;B图反射光线没有画上箭头,D图中
应该是虚线,因此只有C图正确。
8.
B
9.
C
【解析】A、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故A错误。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根据物像大小相等,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故B错误;C、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薄平板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而且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
11.
D
12.
A
13.
A
【解析】仪表的指针比较细,容易产生误差,镜子对光线有反射作用,且光路是可逆的,读数时,眼睛看指针与镜子里的指针影像重叠,使得读数比较准确
14.
C
15.
B
第二部分
16.
反射;不变
17.
18.

19.
车内;成像
20.
②③;①④
第三部分
21.
海面倒映的白塔,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优美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们的耳朵里的。
【解析】海面倒映的白塔,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优美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们的耳朵里的。
22.
如图所示,在茶色玻璃(作为平面镜)前放点燃的蜡烛,在茶色玻璃后的杯中放一支未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看到的烛焰其实是前面蜡烛火焰的像,往后面的杯中倒水,点燃蜡烛的烛焰的像当然不会熄灭。
第四部分
23.
(1)

??????(2)

第1页(共9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