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
B.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
C.
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D.
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2.
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在太阳光下,出现一大块光斑的透镜是凸透镜
B.
用透镜观察景物,放大的透镜是凹透镜
C.
用手摸形状,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
D.
以上说法都对
3.
下列关于几种光学仪器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
放大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有虚焦点
B.
凸透镜有实焦点
C.
凹透镜有实焦点
D.
凹透镜有时有实焦点,有时无焦点
5.
烛焰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果用不透明物体挡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以下哪一种
?
A.
只有下一半了
B.
只有上一半了
C.
仍是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变弱了
D.
像大小变为原来的一半
6.
下列关于实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眼睛能看见的像是实像
B.
凸透镜成的像是实像
C.
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实像
D.
与物体一样大小的像是实像
7.
一滴水滴在水平放着的玻璃板上,人看到压在玻璃板下的字是
?
A.
等大的虚像
B.
等大的实像
C.
缩小的实像
D.
放大的虚像
8.
下列光学仪器中,成放大实像的是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平面镜
9.
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
?
A.
在屏上只能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
B.
能得到物体清晰的不完整的像
C.
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
D.
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
10.
下列光学仪器中,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
?
A.
平面镜
B.
潜望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
11.
用凸透镜和光源组成舞台追光灯,要使追光灯产生平行光束,应将光源放在主光轴上离凸透镜的
?
A.
一倍焦距处
B.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处
C.
二倍焦距处
D.
主光轴上的任意位置
12.
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13.
如图所示为小刚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此时,恰能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A.
放大镜
B.
投影仪
C.
照相机
D.
潜望镜
14.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
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
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缩小的实像
15.
如图,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甲、乙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
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
倍焦距以内
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24分)
16.
把平行光源正对着凸透镜,找到最亮的点
,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厘米。
17.
如图丹丹同学身高
,站在平面镜前
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
,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
处如图所示,这时她
?(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8.
教室内的投影仪,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使电脑上的文字在屏幕上成像,投影仪形成的是文字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19.
凸透镜中间的厚度
?边缘的厚度,凹透镜中间的厚度
?边缘的厚度。(均选填“大于”或“小于”)。
20.
大量实验证实:凸透镜成像时,物距的倒数与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
?,可用公式
?来表示。
21.
从圆形金鱼缸的侧面观察鱼缸内水中的金鱼,看到的是金鱼正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三、简答题(共3小题;共21分)
22.
有两只完全相同干净的玻璃杯,一只盛满不含起泡和杂质的纯净水,一只是空的,杯口都盖上盖子,你怎么用眼睛来判断哪只杯中有水?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23.
摄影小常识
①数码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由镜头、光圈、快门和传感器(如
或
,相当于传统相机的胶片)等部件组成,如图()所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②当图象光线从镜头通过、投射到传感器表面时,传感器就会产生电流,将光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
转换器转换成数字图象信息储存起来。
③照相机的光圈环上刻有光圈数,根据景物明暗程度进行适当选择。快门上的数字表示曝光的时间是
秒的多少分之一,例如快门的大小“”表示曝光时间是
秒。照相时,要根据景物的明暗程度选择光圈和快门。拍摄较暗景物时,曝光的时间应当长一些,光圈要调大一些。
④数码相机可以使用光学变焦或数字变焦。光学变焦与传统相机差不多,就是通过镜头的移动来调节镜头到传感器的距离,使传感器上出现清晰的像。当被摄景物选定后,调节镜头到传感器的距离(俗称调焦),传感器上岀现清晰的像时,即可按下快门拍摄了。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在什么范围,才能在传感器上成缩小的像?
()传感器上成清晰的像时,传感器与镜头的距离应在什么范围内?
()如图()所示,用照相机拍摄集体照时,人全站好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那么采取什么措施能使所有的人全部进入画面?
()某人用“可调焦”相机拍摄景物,当你看到他按动快门时镜头伸岀很长,这说明他在拍近处的还是远处的物体?用光路图说明。
24.
用放大镜观察很细小的物体或照片时,要看清物体或照片的细节,应使放大镜靠近还是离开观察物体或照片?先试一试,然后用光路图说明结论。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0分)
25.
某人通过焦距为
、直径为
的凸透镜看报纸。此时眼睛距离报纸
,凸透镜距离报纸
。设眼睛在透镜主光轴上,报纸平面垂直于主光轴。若报纸上密排着宽、高均为
的字,则他通过透镜,至多能看清同一行几个完整的字?(忽略眼睛瞳孔大小)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C
3.
B
4.
B
5.
C
6.
C
7.
D
8.
C
9.
C
10.
D
11.
A
12.
A
13.
C
14.
B
【解析】太阳离地球很远,太阳光达到地球上,几乎行光,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成一点,会聚在主光轴上,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凸透镜到焦点的距离是
,焦距
。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5.
C
第二部分
16.
17.
;能
18.
倒立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投影仪是利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投影仪形成的是文字倒立的像。
19.
大于;小于
20.
焦距的倒数;
21.
放大;虚
第三部分
22.
盛水的杯子形成一个水凸透镜,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
把手放在两只圆柱型的玻璃杯后面,能对手放大的是盛满纯净水的,不能对手放大的是空玻璃杯。
23.
应在大于两倍焦距的地方;在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范围内;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并同时将镜头往后缩,减小像距;当看到某人拍摄时,镜头伸出,表明像距增大(即在下图中,像由
位置移动到
位置),物体向两倍焦距靠近(即物体由
位置移动到
位置),所以拍摄的是近物。
24.
应使放大镜离开观察物体或照片一些。如图所示,物体在
位置时,成像在
位置;物体在
位置时,成像在
位置,由此可知当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远,成的像越大。
第四部分
25.
个
第1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