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四章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授课人:刘兆
知识结构
自然资源与人类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与人类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属性
经济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人们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经过人们加工而来的物质和能量不能称其为自然资源(如汽油、电能)。
经济属性。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可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才能称为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人们还不能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不能称为自然资源(如雷电、台风等)。
原始森林
岩石
闪电
棉花
清洁汽油
主要的几种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在利用合理,保护得当的情况下,能
够重新生成,并且为我们反复利用的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够再生的资源
地图册P55练习
1,分布的不平衡性
2,资源间的联系性
3,数量的有限性
4,利用的发展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的特征
分布的不平衡性
中国热量资源分布图
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的特征
分布的不平衡性
不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的特征
资源间的联系性
中国热量资源分布图
资源间的联系性
练习
C
P97
自然资源的特征
数量的有限性
200年
30年
自然资源的特征
利用的发展性
太阳能发电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
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
2,持续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
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途径 要求
适度
开发 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
利益
兼顾 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
环境
保护 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的生存环境的目标
公众
参与 应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回顾:
自然资源与人类
认识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与人类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
概念:
种类:
分类
特征
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
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
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分布的不平衡性
数量的有限性
利用的发展性
资源间的联系性
概念:
原则:
途径: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
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适度开发、利益兼顾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