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上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课件及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上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课件及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09 18:43:18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了解世界上主要山系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世界海陆分布格局,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海陆不断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3)通过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人地观。
(4)通过对日本防震经验的学习,对学生进行防震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海陆变迁的实例及原因;
2、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4、六大板块及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二)?教学难点
1、对板块构造学的理解,并能应用其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2、板块分布的记忆。
三、教法选择
启发式的谈话法、读图发现法、讲解法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展示空白的以大西洋为中心的“海陆分布”图,提问:请两位学生答出对应的大洲和大洋。利用与平常有差别的“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利用大洲轮廓来认大洲,再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来认大洋。
2、展示材料:“人造地球卫星的精密测量表明:大西洋以平均1.5厘米/年的速度扩展;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与美洲大陆之间,在以平均5.1厘米/年的速度靠近。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导学生认识到,海陆分布格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而引入“海陆变迁的教学”。
(二)海陆变迁
1、依次展示四个实例:
①展示“喜马拉雅山岩石中的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图片,引导学生得出:“喜马拉雅山以前是一片海洋,因地壳隆起,形成世界最高山脉。”并补充材料:“经测量,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每100年上升7厘米。”使结论更具有科学性。
②展示“东海海底的古河道和古水井、澎湖海底的古城墙”图片,引导学生得出:“该地区以前是陆地,海平面上升使其变成海洋。”并引导学生认识全球气候变暖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补充材料:“目前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正在缓慢上升,并有加快的趋势,如果在今后100年内海平面上升0.5米~1米,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包括沿海一些大中城市在内的10多万km?陆地将受到直接威胁,大约有7000万人口将被迫迁居内地。”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③展示“荷兰的海陆位置”图片,材料说明“荷兰是著名的低地之国,全国约有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据统计,荷兰约有17%的土地(约7000km?)是从大海里填出来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④展示“香港国际机场建前和建后对比图”加强学生对“填海造陆”认识。
2、结合乡土地理:我们泉港区作为沿海地区,峰尾那一带也有很大一片是填海造陆形成的。
3、总结:“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海陆变迁的原因:
①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②人类活动:填海造陆
【过渡】地壳会运动吗?接下来了,我们通过“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来认识这一现象。
(三)大陆漂移假说
1、阅读课文,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由来:上个世纪初,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发现世界一些陆地轮廓极为相似,似乎能够拼合起来,经过系列考察,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用来解释世界海陆分布。
2、寻找证据:读地理图册P20-21“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图,得出结论。
3、PPT演示“大陆漂移”过程,让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观点,并通过演示过程大胆推测:“大西洋不断扩大,太平洋不断缩小,未来,北美洲和亚洲有可能会合在一起。”(借用三国名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4、现在,我们又发现了“大陆漂移假说”的一个证据,大家来看一下这个材料:“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请学生来讲解煤的形成,教师补充:“煤的形成需要的是大型植被,大型植被的生长则需要温暖湿润的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到:“南极大陆目前气候寒冷、冰雪覆盖,不会生长形成煤的植物,这说明过去南极洲可能位于比较温暖的地方,后因大陆漂移逐渐到达南极地区。”
5、总结:(要求学生在书上做好笔记。)
大陆漂移假说证据:
①非洲、南美洲轮廓、地层、生物
相似性
②南极发现煤田
【过渡】提问:你觉得,“大陆漂移假说”提出来,有被人们肯定吗?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再进行总结:“显然,该假说提出来受到一片质疑的声音,因为他没办法解释,大陆为什么会漂移,直到后来其他学说的出现,才逐渐被人们认可。其中,受大家认可的就是
‘板块构造学说’。”
(四)板块构造学说
1、学生阅读课文P42页“板块构造学说”内容,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课件展示:“板块分布”图,让学生注意观察板块的命名:以大洲大洋命名。强调:太平洋板块几乎都是海洋;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和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以及澳大利亚等陆地。
3、填图练习:完成地理填充图册P29“板块分布”填图训练,并在课件中展示该内容,并讲解。
4、动画演示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及其造成的结果:
①碰撞挤压——形成山脉
②张烈拉伸——形成裂谷或海洋
读地理图册P22页“喜马拉雅山和东非大裂谷的形成”示意图,感受板块运动的影响。
5、展示“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成因示意”图,加强对板块运动的认识。
6、展示“世界主要山系的分布”图,强调板块碰撞挤压会形成山脉。
7、展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引导学生通过图例,认识到,火山、地震主要分布于板块交界处,形成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8、展示“英国和日本在板块分布中的位置”图,引导学生尝试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同样是岛国,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而英国却极少发生地震?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频繁;英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9、展示“日本、台湾、四川、云南、印度尼西亚在板块分布中的位置”图,引导学生读图回答:这几个地区分别位于哪些板块交界处、哪些火山地震带。并通过课本P44-45页两个阅读材料,认识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之国”、日本被称为“地震之国”。
10、展示“日本传统民居”图,通过对日本防震经验的介绍,对学生进行防震教育。
11、提问:“板块交界处,能量丰富,我们能否开发利用呢?”
展示“地热井”图和“日本富士山附近温泉旅游”图,并简单介绍福建温泉旅游开发等,让学生了解:“板块交界处,地热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发电、温泉沐浴、医疗、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烘干谷物等。”
(五)课堂练习:
(六)总结:结合板书,强调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六大板块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以及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山脉、裂谷、火山、地震的形成。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
海陆变迁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1、自然: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2、人为:填海造陆
二、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1、非洲、南美洲相似性
2、南极发现煤田
三、六大板块
两大火山地震带
七、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我精选实例,说明地球自诞生以来,风云变幻
,历经沧桑,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只是地球发展史中的一幕。同时,在课堂上,我一直在强调读图、识图、填图,培养学生用地图的习惯。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六大板块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我采用填图练习的方式,来强化,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学生在分析裂谷、山脉的形成,以及火山、地震的成因方面,还需要多加练习。(共27张PPT)




























西




人造地球卫星的精密测量表明:大西洋以平均1.5厘米/年的速度扩展;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与美洲大陆之间,在以平均5.1厘米/年的速度靠近。这是怎么回事呢?
经测量,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每100年上升7厘米。
地壳运动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正在缓慢上升,并有加快的趋势,如果在今后100年内海平面上升0.5米~1米,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包括沿海一些大中城市在内的10多万km?陆地将受到直

威胁,大约有7000万人口将被迫迁居内地。
海平面升降
填海造陆
填海造陆
“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
海陆变迁的原因:
①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②人类活动:填海造陆
地壳会运动?
魏格纳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海牛、鸵鸟的分布
证据一
证据二
2亿年前
6500万年前
现在
大陆漂移假说
大西洋不断扩张,太平洋不断缩小

西


西

太平洋
太平洋
太平洋
太平洋
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南极大陆目前气候寒冷、冰雪覆盖,不会生长形成煤的植物,这说明过去南极洲可能位于比较温暖的地方,后因大陆漂移逐渐到达南极地区。
大陆漂移假说证据:
①非洲、南美洲轮廓、地层、生物
相似性
②南极发现煤田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
几乎全部是海洋
欧亚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海洋或裂谷
使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山脉
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形式
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成因示意
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这里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1
科迪勒拉山系(世界最长)
2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世界主要山系的分布
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读左图,尝试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
同样是岛国,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而英国却极少发生地震?
日本
英国
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即板块交界处,
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

日本

台湾

四川

云南
印度尼西亚
日本:地震之国
印度尼西亚:火山之国
日本传统的、质地较轻的木结构建筑(减轻地震造成伤亡)
板块交界处,地热能资源丰富。
开发利用:发电、温泉沐浴、医疗、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烘干谷物等。
观察下图,议一议,当地震发生时,哪些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是正确的?
A
B
C
D
E
F
G
假如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在家里,我们该怎么办(

ABEFG
A
B
C
如果遇到大地震,你被压在废墟下不能自行脱险时,你应该(

AB
1.能说明“沧海桑田”这种地表形态变化的地理现象是(

A.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B.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C.我国南方地区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新疆沙漠广布
2.下图表示大陆漂移过程中不同时期海陆分布状况。根据大陆漂移假说,海陆分布变化的顺序是


a
b
c
A.a→b→c
B.a→c→b
C.c→a→b
D.c→b→a
A
C
3、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欧亚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