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二次根式
5.1
二次根式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
3.会判断二次根式,能求简单的二次根式中的字母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
经历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
经历观察、比较、总结和应用数学等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体会发现的快乐,并提高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a≥0)”解决具体问题.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1.什么叫做一个数的平方根?如何表示?
2.什么是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如何表示?
3.16的平方根是什么?
算术平方根是什么?
4.0的平方根是什么?算术平方根是什么?
5.-7有没有平方根?有没有算术平方根?
【教学说明】评价学生与本节课相关的旧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说一说:
(1)5的平方根是什么?正实数a的平方根是什么?
(2)运用运载火箭发射航天飞船时,火箭必须达到一定的速度,才能克服地球引力,从而将飞船送入环地球运行的轨道,而第一宇宙速度u与地球半径R之间存在如下关系:u2=gR,其中重力加速度常数g≈9.5m/s2.如已知地球半径R,则第一宇宙速度v是多少?
我们已经知道:每一个正实数a有且只有两个平方根,一个记作,称为a的算术平方根,另一个是-.
【归纳结论】我们把形如的式子叫作二次根式,根号下的数叫作被开方数.
2.思考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a能取任意实数吗?
【归纳结论】只有当被开方数是非负实数时,二次根式才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对于非负实数a,由于是a的一个平方根,因此()2=a(a≥0)
3.做一做:填空.
根据上述结果猜想,当a≥0时,
=
.
【归纳结论】=a(a≥0)
4.议一议:
当a<0时,=a是否依然成立?为什么?
【归纳结论】二次根式的性质:
【教学说明】学生小组交流期间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小结形成新知,理解新知;引导学生对二次根式的性质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教材P155例1、P156例2、例3.
2.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那么它的边长是(B)
A.5
B.
C.
D.以上皆不对
3.使式子有意义的未知数x有(B)个.
A.0
B.1
C.2
D.无数
4.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
5.当x是多少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被开方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0,所以3x-1≥0,才能有意义.
6.当x是多少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7.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同时满足
中的2x+3≥0和中的x+1≠0.
8.已知a、b为实数,且
,求a、b的值.
答案:a=5,b=-4
【教学说明】检测本节课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不足,以便查缺补漏,个别辅导.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159页“习题5.1”中第1
、2
题.
学生已学过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等概念及求法,对实数运算与性质有初步感受,为本节知识打下了基础.本节知识是前面相关内容的发展,同时是后面学习的直接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复习引入新知,注重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联系与对比.随后从学生熟悉的四个实际问题出发,用已有的知识写出这四个问题的答案,并分析所得的结果在表达式上的特点,由此引入二次根式的概念,对于二次根式的一些结论,让学生参与思考、探索、学会分类讨论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研究二次根式是实际的需要,二次根式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1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化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意义,并能作出准确判断.
2.能熟练地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3.了解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化简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多种方法化简二次根式,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会把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难点】
准确运用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1.什么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
2.当a≥0时,
叫什么?当a<0时,有意义吗?
【教学说明】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教学作铺垫.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计算下列各式,观察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1)
(2)
(3)
【教学说明】化简二次根式时,可以直接把根号下的每一个平方因子去掉平方号以后移到根号外.(注意:从根号下直接移到根号外的数必须是非负数)
3.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4.观察上面几个二次根式化简的结果,它们有什么特点?
【归纳结论】我们把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得尽方的因数(因式),被开方数不含分母的二次根式,叫作最简二次根式.
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一般要把最后的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总结规律.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下列二次根式中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分析】判断一个二次根式是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就是逐个检查定义中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就是,否则就不是.
解:最简二次根式有
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因为
,
被开方数中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9,所以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2.化简
(x>0)
6.化简:
7.一个底面为30cm×30cm长方体玻璃容器中装满水,现将一部分水倒入一个底面为正方形、高为10cm的铁桶中,当铁桶装满水时,玻璃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20cm,铁桶的底面边长是多少厘米?
【分析】根据倒出的水的体积等于铁桶的体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设正方形铁桶的底面边长为x,则10x2=30×30×20,
x2=1800,
解得x=(厘米).
答:正方形铁桶的底面边长是厘米.
【教学说明】检测本节课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不足,以便查缺补漏,个别辅导.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布置作业:完成教材P160“习题5.1”中第4、5、8
题.
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主要靠教师的激励和主导,才能达到彼此互动.正是在这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协调发展,有效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让教师乐教、会教、善教,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和谐、愉快的情景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