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渡河少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少年的神态、动作的。学习复述课文的方法。积累好词好句。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文,抓住关键词句,借助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做动作等方式,体会描写人物地方法和表达的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悟出渡河少年倔强的性格,学习他坚强、不怕困难的精神。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中心。教学难点: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自读感悟,合作交流。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意 图 备 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2.领情课文脉络,初知课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练习审题。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三、汇报预习情况:1.能正确、流利、尽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读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4.文中的渡河少年是个怎样的孩子。四、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读一读,找一找,下面的内容是怎样写具体的。小船走了,孩子决定游过河去。孩子倔强地向对岸游去。孩子上了堤岸,跑了。2.读课文,找出相关内容画下来。3.小组讨论,文中的中心段是哪段,中心词呢?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课文,学会质疑。2.自主积累好词佳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齐读回忆文中少年是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的哪段看出来,哪个词?二、商定学习目标:三、细读课文,学习写法,体会中心。分部分学习:一、学习直接表写少年部分:指导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少年在作者心中的印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明。
(2)作者是通过孩子的哪些具体表现感受到“倔强”呢?请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划出能体现孩子倔强的句子。2.解释提示要求:读好文,找准词; 讲方法,猜内心。3.开始自学,教师巡视指点;自学后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二)汇报(以小组为单位汇报)1第5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重点指导:1.重点词从少年的动作神态来表现他的倔强的。2“忽然”说明什么?“哧溜”表现了什么?3.少年在事情发展中内心是怎样变化的。(出乎意料 茫然若失 下定决心 毅然下河)4.指导朗读,试背2第6自然段中写少年的句子出示幻灯片那孩子举着衣服和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重点指导:从动作表现孩子倔强。猜内心 3.熟读,背诵。3第10自然段(1)指点:老人叫他,他听得见吗?为什么装听不见?猜他心里想什么?(2)孩子朝他笑了笑,依然向前划,落满彩霞的河面上激起了五彩的浪花。4.汇报11自然段。重点指导:“依然”可以换成什么词,加上他有什么用?5.齐读第5-12自然段指导背诵5至12自然段中优美句段。小结: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对少年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使一个极具自尊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他的倔强性格也深深烙在了我们的印象中。二、学习写老人部分1.自学:默读课文,想想写老人对写少年的倔强起什么作用?2.汇报出示句子: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没钱坐什么船,笑话!”撑船的老人愣愣地望着,忽然大叫:“孩子,上船,快上船!”“上船吧——别动着。”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也不要!”重点指导:1.读一读,猜一猜,老人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概括成词。2.指导朗读3.这是用老人的情绪变化烘托少年的倔强。三、学习第13-15自然段(1)引读13-15自然段。
(2)结合上下文谈谈对省略号的理解。
(3)少年渡过了这一条小河,他渡过的仅仅是这一条河吗?(4)实话实说:你欣赏这一位倔强的少年吗?指导朗读加上最后一段是你了解到什么?四、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下你想给自己留什么作业?推荐作业:读戎林的其他作品。六、学到这里,你最想对这个少年说句什么?
仿照作者,把他比作什么,或用“好一个 的少年!”的句式。七、总结:少年倔强的性格触使他用游泳的方式来渡河,第一次完全是出于偶然;而少年顽强的毅力驱使他几年如一日游泳渡河,又是他成为游泳健将的必然。
请你用一对关联词来说说“渡河和成为游泳健将之间的关系”。
延伸升华
从渡河少年身上,你受到了哪些启发?(一分为二看待)
板书设计
两眼溜圆 渡河 双眉紧拧 少年 脱举滑 倔强 老人 踩摇游 (漫不经心—哀求) 笑 划
检查预习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从逆向训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渗透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自学,为学生搭建开放的平台。渗透并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从抓关键入手,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用不同的形式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继续培养默读的习惯,逐渐提高要求。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与文本对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