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7.1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上册 7.1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09 09:3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燃烧与灭火》教学案例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②了解火灾危害与灭火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交流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学法:
合作、探究。
五、仪器、药品:
烧杯、药匙、镊子、白磷、红磷、开水、小木条、小石子、酒精灯。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投影】展示幻灯片,火箭发射、消防官兵扑灭大楼火灾等【提问】这些图片属于什么化学现象?看完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引入】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板书】
课题1
燃烧与灭火【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你一定也有使用火的经历,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你能说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吗?燃烧的条件(板书)【演示实验】用酒精灯分别加热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该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演示实验】实验7-1(1)在250
mL的烧杯中注入200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提问】①通过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②从这些现象中你发现什么问题?③你能解释吗?④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讲解】我们把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提问】我们能否使水中的白磷燃烧?该怎么做?(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水中白磷为什么发生了燃烧?通过上面的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板书】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讲述】我们通常所说的燃烧就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上面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讨论】
上面的实验符合环保要求吗?能否设计改进实验?【过渡】燃烧的火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也会带来灾难。那么如果发生了火灾,我们应该怎么灭火呢?可以根据所学的燃烧的原理进行思考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板书)【分组实验】实验用品:蜡烛、火柴、剪刀、烧杯、一杯水要求:点燃蜡烛,用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讨论】(1)所用方法为什么能使蜡烛熄灭?(2)你能总结出哪些灭火的方法?【板书】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小结】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如果破环其中任意一个条件,都可以使燃烧反应停止,所以灭火的原理就是破环燃烧的条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灭火的实例,在灭火中我们使用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呢?(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及原理,希望大家在今后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观看图片。
燃烧,燃烧可以造福人类,也可给人类带来灾难。倾听。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答出一些燃烧条件。1,需要能燃烧的物质(可燃物)2,需要点火(达到一定的温度)3,隔绝空气会熄灭(需要空气)观察,思考。木条燃烧,石子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观察,思考。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有燃烧。②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没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没有接触氧气。④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和接触氧气。能,向水中通入氧气。白磷燃烧,因为温度达到着火点,又接触了氧气。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记录,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不符合环保要求小组讨论、交流实验改进的想法用烧杯罩住或在试管中进行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答出一些灭火方法。(用水,用灭火器,用东西覆盖等)可能出现的一些方法:用水浇灭;吹灭;用烧杯罩住蜡烛使之熄灭;用书压灭;剪去烛芯;讨论、交流、汇报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记录,三取其一(1)用水扑灭(降温)(2)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3)隔离可燃物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叙述实验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1、可燃物
1、清除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2、
隔绝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巩固练习]
1、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2.为什么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
3.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灭?
[作业]
本节同步练习册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