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之古诗词阅读(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之古诗词阅读(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9 12:0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之古诗词阅读(一)
(一)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①花草埋幽径,晋代②衣冠③成古丘④
三山⑤半落青天外⑥,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吴宫:三国时东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②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③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④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⑤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⑥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3.结合颔联分析,诗中的“凤去台空”有什么意味?(4分)
(二)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①;浪花淘尽②英雄。是非成败③转头空。青山④依旧在,几度⑤夕阳红。
白发渔樵⑥江诸⑦上,惯看秋月春风⑧。一壶浊酒⑨喜相逢。古今⑩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释】①东逝: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②淘尽:荡涤一空③成败:成功与失败。《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于成败之事。”④青山:青葱的山岭。《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⑤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⑥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可知是动词隐居。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⑦诸(zhū):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⑧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⑨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浊(zhuó)不清澈,不干净。与“清”相对。⑩古今:古代和现今。《史记·太史公自序》:“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都付笑谈中:在一些古典文学及音乐作品中,也有作“尽付笑谈中”。
1.本词开篇两句起笔不凡,请联系全词的思想内容赏析其妙处(3分)
2.词里的“白发渔樵”有哪些特征?寄托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3.有人认为“空”是本词的词眼,结合诗句说说它成立的理由。(3分)
(三)
《汴河曲》和《汴河怀古》比较阅读
【甲】汴河①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②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乙】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③事,共禹论功不较多④。
【注释】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④不较多:差不多
1.这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5分)
2.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5分)
参考答案
(一)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3.作者用凤凰的飞去象征六朝的繁华不复存在,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三、四两句是说吴国昔时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了坟墓,这是对凤去台空之意的进一步书写。
(二)
1.开篇两句从大处落笔,总领全词。运用叠词“滚滚”描绘出长江的浩瀚气势,豪壮之感油然而生;“淘尽”二字,则让人领悟到江水长流,英雄已逝的哲理,不禁使人顿生自然永、恒,人生易逝的悲慨。
2.他远离尘嚣,看惯争斗;为人淡泊;博学旷达。寄托着诗人鄙夷世俗的是非成败、淡看荣辱得失的人生理想。
3.①诗人追溯历史,认为英雄再叱咤风云,也会如浪花般随历史消失,终为一场“空”山河依旧。②英雄长眠后,其生前的是非成败不过是人们助酒的谈资罢了,依旧一场“空”。
(三)
1.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2.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意思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