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一课一练4.6神奇的眼睛(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一课一练4.6神奇的眼睛(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09 10:1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6神奇的眼睛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某人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
近视眼;凸透镜
B.
近视眼;凹透镜
C.
远视眼;凸透镜
D.
远视眼;凹透镜
2.
对于远视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
?
A.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
C.
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
D.
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
3.
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A.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
倍焦距
C.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4.
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
?
A.
乙和丙
B.
乙和丁
C.
甲和丙
D.
甲和丁
5.
利用透镜可以制成不同功能的眼镜。在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利用透镜成功矫正远视眼的是
?
A.
B.
C.
D.
6.
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则
?
A.
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
B.
物体上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
C.
物体和眼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D.
眼睛能发光
7.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下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
?
A.
B.
C.
D.
8.
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
A.
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
B.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
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
9.
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
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
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D.
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10.
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选项中的
?
A.
B.
C.
D.
11.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
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
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
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
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12.
当物体离凸透镜
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移动物体,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厘米处,则在光屏上
?
A.
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
B.
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
C.
可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
D.
得不到像
13.
如图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如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如图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如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
D.
如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15.
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B.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6.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
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7.
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
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18.
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射出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19.
如图是来自远处的光线进入人眼球的光路图。下列关于该人眼判断正确的是
?
A.
属于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B.
属于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C.
属于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
属于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20.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
远视眼,凸透镜
B.
远视眼,凹透镜
C.
近视眼,凸透镜
D.
近视眼,凹透镜
二、填空题(共10小题;共40分)
21.
矫正近视眼的眼镜镜片应选用
?
透镜。(选填“凸”或“凹”)
22.
我们看同个物体,近处看比远处看要清楚得多,同样,在相同的距离情况下,看较大的物体比看较小的物体清楚得多。说明物体对眼睛的
?越大,在视网膜上成的像越大。
23.
每年

日为全国的“爱眼日”。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乙图是
?
眼的成像情况,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乙需配戴
?
镜来矫正。
24.

日为全国“爱眼日”。我市很多学生不注意用眼保健,以致近视眼越来越多,近视时就如所示的
?
图,而矫正后则变为图中的
?
图。(填“甲”或“乙”或“丙”或“丁”)
25.
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
?透镜,眼睛看见物体,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26.
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
?,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7.
杨老师正在埋头批改作业,突然听到办公室门口有同学在喊“报告”,杨老师为了看清楚远处的这位同学,于是她戴上了眼镜。由此我们判断杨老师的眼睛属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当她把眼镜放到桌面的书上时,出现的情形应该如右边
?
图所示。
28.
如图所示,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的实像。(填“正立”或“倒立”)
29.
某人的眼睛存在视力缺陷,它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来自物点
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
点,该人的眼睛就是我们常说的
?(选填“近视眼”、“远视眼”);该人要正常地观看事物,应佩戴一个合适的
?(选填“凸”、“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30.
如图所示中
?
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
?
透镜(选填“凸”或“凹”)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
2.
C
3.
B
【解析】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所以像距大于
倍焦距小于
倍焦距。
4.
C
5.
C
【解析】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在以上四个图中,
A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A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用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这样物体成的像正好在视网膜上,而A图戴上凹透镜后像仍然在视网膜前,故A不符合题意,
D图佩戴凹透镜,这样物体成的像正好在视网膜上,D图是利用透镜成功矫正近视眼,而题目要求是利用透镜成功矫正远视眼,故D不符合题意。
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这样物体成的像正好在视网膜上,由图可知:而B图戴上凸透镜后像仍然在视网膜后面,C图戴上凸透镜后像正好在视网膜上,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6.
B
【解析】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一定是物体发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线进入眼里,这个物体不一定是光源。故:ACD错。
故选B。
7.
C
【解析】若能看到清晰的像,则说明像成到了视网膜上,显然,A、B选项不符合要求,故排除;
而近视镜片是凹透镜,观察C、D只有C选项符合上述要求,故C是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
8.
A
9.
B
【解析】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清晰,就是根据晶状体自动调节的原理,故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所以图中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观察不同物体时的情况,故A错误,B正确;
看近处的物体,要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让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所以应该变厚,故C错误;
对于正常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的都是正常看就行,但对于近视眼,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通过眯眼的方式让晶状体在一定程度上变薄,有利于看清远处的物体,故D错误。
10.
C
【解析】激光矫正近视,是对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进行手术,使其变薄,相当于再加入一个凹透镜,使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成的像后移,直到移到视网膜上。
A图角膜的中间和边缘一样;
B图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不符合题意;
C图中间薄边缘厚,符合凹透镜的特点;
D图是多块凹透镜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
D
【解析】【分析】各种镜子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凸透镜可以成虚像也可以成实像;凹透镜成虚像;
凸透镜矫正远视眼,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棱镜可以研究光的色散。
【解析】解:①平面镜反射光线,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折射光线,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故①正确;
②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都能成虚像,故②错误;
③凸透镜既能成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也能成放大的虚像,故③正确;
④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④错误;
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实验,故⑤正确。
综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是①③⑤。
故选:。
【点评】该题考查了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以及三棱镜等知识,是一道光学综合题。
12.
D
13.
B
【解析】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A项错误;
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B项正确;
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C项错误;
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项错误。
14.
C
【解析】远视眼镜是凸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
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
15.
B
【解析】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6.
B
17.
A
18.
B
【解析】人的眼镜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射出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CD错误。
19.
D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成像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这是远视眼的特征;远视眼是眼睛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如果要让成像在视网膜上,需要将光线会聚些;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可以利用凸透镜进行纠正。故只有选项D说法正确。
20.
A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经眼睛成像在了视网膜后面,所以该眼睛是远视眼;
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
第二部分
21.

22.
像距
【解析】人眼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就变小,看到距离眼睛越远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就越小,距离眼睛越近,像距越大,在视网膜上成的像越大。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像距。
23.
远视;凸透
【解析】由图知,甲图中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24.
丙;甲
【解析】因近视眼的产生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25.
凸;倒立
26.
薄;后
27.
近视眼;乙
【解析】(1)由于杨老师戴眼镜的目的是为了看清楚远处的同学,也就是说她的眼睛能够看清楚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由此可知她是近视眼。因此要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2)书面上的字在甲眼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成像性质与放大镜一样,放大镜是凸透镜,所以甲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眼镜;透过丙看书面上的字,字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丙是一个平光镜。综上分析要选用乙眼镜。
28.
倒立
【解析】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当看物体时,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将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29.
远视眼;凸
【解析】分析上图不难看出,此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是远视眼;
若想通过佩戴眼镜来矫正,即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让原来的光线会聚一些,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故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
30.
乙;凹
【解析】图中乙图表示近视眼成像,会聚点在视网膜之前,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第8页(共11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