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光的色散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下列哪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
A.
红、黄、绿
B.
红、绿、蓝
C.
红、黄、蓝
D.
品红、绿、黄
2.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B.
C.
D.
3.
有一盆花卉,红色的花,绿色的叶、白色的花盆,放在遮光良好的暗室中,用与花色相同的红光照明,看见的是
?
A.
红花、绿叶、白花盆
B.
红花、绿叶、红花盆
C.
红花、黑叶、白花盆
D.
红花、黑叶、红花盆
4.
“红外夜视仪”在夜间也能看清黑暗中的物体,主要因为
?
A.
“红外夜视仪”发射出强大的红外线,照射被视物体
B.
一切物体均在不停的辐射红外线
C.
一切高温物体均在不停的辐射红外线
D.
“红外夜视仪”发射出
射线,被射物体受到激发而放出红外线
5.
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红、黄、紫
D.
黄、绿、紫
6.
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岀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直线传播
B.
小孔成像
C.
光的反射
D.
光的色散
7.
用可以写出红颜色字的笔在一张白纸上写出一行字,则这一行字
?
A.
在阳光下会吸收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
B.
在阳光下会反射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
C.
由于它能发出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
D.
如果只用绿色的光照射上去,这一行字就是绿色的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
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
C.
闪亮的萤火虫、耀眼的太阳、开亮的电灯、明亮的月亮都是光源
D.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红外线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9.
彩色电视机呈现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原色光是
?
A.
红、绿、紫
B.
红、黄、绿
C.
红、绿、蓝
D.
红、黄、蓝
10.
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
B.
电视机画面五彩缤纷
C.
雨后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
D.
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11.
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12.
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
A.
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
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
C.
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部分是淡红色的
D.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13.
如图是色光三原色示意图,图中区域
、
区域分别应标颜色是
?
A.
绿色、白色
B.
黄色、白色
C.
绿色、黑色
D.
黄色、黑色
14.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光是白光,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
光从空气射入水后传播速度会变大
C.
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D.
月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15.
太阳光通过红色的玻璃照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的光斑呈
?
A.
绿色
B.
红色
C.
白色
D.
黑色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30分)
16.
在几年前美英联军对伊拉克作战中,美英军人在夜间都佩戴红外线夜视镜,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发现敌方.红外线夜视镜是根据夜间人体的温度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
?,人体辐射的
?
比它们的强的原理制成的。
17.
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
?
现象。
18.
用放大镜看正在工作的彩色电视机,可以看到
?
三色。如图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
?
色,区域2应标
?
色。之所以称为三原色是因为这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组合
?(填“能”或“不能”)得到各种颜色的色光,用其他颜色的色光混合
?(填“能”或“不能”)得到这三种颜色的色光。
19.
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
?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
?色。
20.
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厚玻璃板,玻璃板上放着一枚硬币,硬币和它的虚像大约相距
,玻璃板的厚度大约是
?
。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实验成功,如图,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
?(可见光
红外线
激光)发现火源,可用
?(可见光
红外线
激光)精确测量火源距离。
21.
如图是彩虹成因原理图,来自太阳的一束白光进入小水珠后产生色散现象,这现象可以说明不同
?
光的折射能力不同;这束白色太阳光通过水珠发生了
?
次折射,
?
次反射;色散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物理学家
?(填科学家名字)通过观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时发现的。
三、简答题(共3小题;共27分)
22.
用白光照射到黑纸上,黑纸为什么不是白色?
23.
小华的爸爸想把阳台封闭起来,小华向爸爸建议:最好不要封闭,封闭起来晒被子和衣服时,上面的病菌不容易被杀死。爸爸问为什么,请你替小华回答。
24.
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节目,有一位先生戴着绿色的墨镜在看花展,小明看后说:“××先生装象,根本不是在欣赏花!”他说的有道理吗?为什么?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色彩是有光的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合成的。
2.
A
【解析】太阳光分解成多种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正确;
用红外线夜视仪进行观察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故B错误;
用平面镜扩大视觉空间是利用了平面镜对光的反射,属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地面上出现直竿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3.
D
4.
B
5.
A
【解析】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6.
D
7.
B
8.
D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光总是沿直线传播是错误的,故A不正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光速远大于声速,闪电与雷声同时同地发生,但闪电传播到观察者位置的时间远短于声音传播的时间,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故B不正确;闪亮的萤火虫、耀眼的太阳、开亮的电灯本身能发光,是光源,而明亮的月亮本身不能发光,所“发出的光”是反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故C不正确;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说法正确,故D正确.
9.
C
10.
C
【解析】A、霓虹灯的五光十色是因为灯管中充入稀有气体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不是光的色散现象。
B、五彩缤纷的电视画面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组合而成的,不是光的色散现象。
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D、色彩丰富的水彩画是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调和而成的,不是光的色散现象。
故选C。
11.
D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某种颜色的物体只能反射与其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所以当红光照射到红色的苹果上时被反射进入摄影师的眼中,摄影师看到的是红色;而红光照射到白色的瓷盘上时也被反射,所以看到的瓷盘也呈现红色;而红光照射到黄色的香蕉上时,红光被吸收,由于没有色光进入摄影师的眼中,所以摄影师看到的香蕉是黑色。
12.
B
【解析】电热丝的温度较高时,会放出红外线;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所以看到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
13.
A
【解析】实验表明:自然界中的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无法用其它颜色的光混合而成,而其它颜色光可用红、绿、蓝光适当混合而得到。故图中区域
和
分别应标上绿色、白色。
14.
A
【解析】太阳光是白色的,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故A正确;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所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故B错误;
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月食是光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15.
B
【解析】太阳光通过红色的玻璃时,只能透过红光,所以只有红色光照在白纸上时,而白纸可以反射所有颜色的光,所以在白纸上的光斑呈红色。
第二部分
16.
高;热量
【解析】由于人体温度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高,所以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也比它们强。
17.
色散
【解析】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色散现象。
18.
红、绿、蓝;绿;白;能;不能
【解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合成白色光。故图中区域1应标绿色,区域2应标白色,
红、绿、蓝三种色光却能够合成出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光来,用其他颜色的色光混合不能得到这三种颜色的色光。
19.
红;黑
【解析】太阳光照在红色花朵上,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只有红光被反射,所以呈现红色。
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光,其它色光被吸收了,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呈现黑色。
20.
;红外线;激光。
【解析】()硬币的像与硬币的距离是
,所以硬币与反射面的距离就是
,即玻璃板厚度为
。
()在消防火险发生的初期,灾害往往是由于不明显的隐火引起的,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可以快速有效的发现这些隐火,找到火源,及早灭火。
利用激光可以精确测量火源的距离。
21.
色;;;牛顿
【解析】①来自太阳的一束白光进入小水珠后产生色散现象,此现象可以说明不同色光的折射能力不同;
②这束白色太阳光通过空气射入水珠,再从水珠射入空气,共发生了
次折射,这个过程中共经过了三次界面,所以会发生
次反射;牛顿是最早研究光色散的科学家。
第三部分
22.
黑纸能吸收所有的色光,所以不能呈白色。
23.
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但紫外线的穿透本领较弱,玻璃会将紫外线挡住。
24.
有道理。因为,花是五颜六色的,而太阳光照射在花上,只反射与花相同颜色的色光,但绿色的墨镜只能让绿色光透过射入人眼,即眼睛看到的只能是绿色、黑色,这样的花是没有欣赏价值的。
第3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