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同步检测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同步检测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09 10:2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改变
B.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会聚光线
C.
凸透镜、凹透镜都有实焦点
D.
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
2.
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
A.
B.
C.
D.
3.
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
照相机
B.
电影放映机
C.
放大镜
D.
投影仪
4.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A.
一定小于
B.
一定等于
C.
一定大于
D.
可能小于
,也可能大于
5.
有一种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可以用来观察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下列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图丙最小,图甲最大
B.
图丙最小,图乙最大
C.
图甲最小,图丙最大
D.
图乙最小,图丙最大
6.
关于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
B.
虚像也可能是倒立的
C.
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
虚像只能与物体等大
7.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书,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
保持书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书远一些
B.
保持书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书近一些
C.
保持书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书近一些
D.
保持书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书远一些
8.
如图所示,“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手影
光的反射
B.
摄影
平面镜成像
C.
投影
凸透镜成像
D.
倒影
光的折射
9.
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
?
A.
将凸透镜往上移
B.
将光屏往下移
C.
将蜡烛往上移
D.
将蜡烛往下移
10.
如图,小明对观看
电影的眼镜产生了兴趣,他用眼镜观察正在工作的液晶显示屏幕,透过
镜片看到的屏幕正常,透过
镜片看到的屏幕漆黑;将眼镜在竖直面内转过
,透过
镜片看到的屏幕正常,透过
镜片看到的屏幕漆黑。小明对
眼镜的光学特性的推断,符合事实的是
?
A.
镜片是不透光的
B.
镜片是不透光的
C.

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
D.

具有相同的光学特性
11.
如图是关于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
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凸透镜,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凸透镜
B.
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凹透镜,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凹透镜
C.
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凸透镜,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凹透镜
D.
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凹透镜,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凸透镜
13.
如图所示,小强用手电筒把光照在自己脸上,小丽手拿透镜和他一起配合,他们在模拟
?
A.
照相机原理
B.
投影仪原理
C.
放大镜原理
D.
老花镜原理
14.
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如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下列选项中哪幅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
?
A.
B.
C.
D.
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C.
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
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
D.
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24分)
16.
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
节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距离不是凸透镜的焦距,其理由是
?。
17.
一只鸟在距湖面
高的高空飞行,当小鸟下降
时,小鸟在湖面上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
?
,若小鸟往高处飞时,则“倒影”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
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填“正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
?
像(填“实”或“虚”),在使用投影仪要使银幕上的像比原来大一些,应使投影仪
?
银幕,并调节镜头使镜头
?
投影片。(“远离”或“靠近”)
19.
现在居民楼的防盗门上装有“猫眼”,该装置可让屋内的人看清屋外的景物,而屋外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情况,该装备是在门的夹缝中装有
?
透镜,该透镜装在门的
?
侧。
20.
大量实验证实:凸透镜成像时,物距的倒数与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
?,可用公式
?来表示。
21.
如图所示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的情景,看到的“原”字是正立、放大的
?
像(填“实”或“虚”),这个玻璃瓶相当于
?
镜。
三、简答题(共3小题;共21分)
22.
有两只完全相同干净的玻璃杯,一只盛满不含起泡和杂质的纯净水,一只是空的,杯口都盖上盖子,你怎么用眼睛来判断哪只杯中有水?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23.
制作一个简易照相机模型
材料:两张铅画纸,一张半透明纸(或毛玻璃),一个凸透镜。
工具:剪刀、透明胶带等。
步骤:
()用两张铅画纸分别卷成两个纸筒

(半径略大于凸透镜的半径,长度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且纸筒
正好能套在纸筒
的外面,并能进行抽拉。
()在纸筒
的一端贴上半透明纸或装上毛玻璃,如图()所示。
()设法把凸透镜固定在纸筒
的一端,如图()所示。
()把

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制成一个简易照相机,如图所示。
观察:
()对着窗口景物观察毛玻璃。
()移动透镜使像清晰。
()对着室内台灯,再调节透镜使像清晰。当从远景变近景时,透镜应向内移还是外移?
24.
小军制作了一个焦距可调节的水透镜:
如图
甲,在一个圆环支架上安装一个进出水口,在圆环支架的两侧密封上透明的橡皮膜,用注射器通过软管连接进出水口向圆环与橡皮膜所围成的空间内注水,使其呈中间厚边缘薄的形状,便制成了一个焦距可调节的水透镜,如图乙。当向水透镜中增加水量时,水透镜凸起程度增加,其焦距变小;当从水透镜中抽出少量的水时,水透镜凸起程度减小,其焦距变大。
小军将制好的水透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在水平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中心、水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之后将水透镜的位置固定,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观察到与烛焰等大的清晰的像,如图

在水透镜中水量适当增加或减少后,仅通过左右移动蜡烛或仅通过左右移动光屏的方法,光屏上仍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请对上述调节中使光屏上仍能成烛焰清晰像的所有可能的成像情景,分别说明应将蜡烛或光屏向哪个方向调节。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0分)
25.
某人通过焦距为
、直径为
的凸透镜看报纸。此时眼睛距离报纸
,凸透镜距离报纸
。设眼睛在透镜主光轴上,报纸平面垂直于主光轴。若报纸上密排着宽、高均为
的字,则他通过透镜,至多能看清同一行几个完整的字?(忽略眼睛瞳孔大小)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2.
B
【解析】如图,中间比边缘厚的是ACD,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B,是凹透镜。
3.
A
4.
A
【解析】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一定小于,故B、C、D错误,A正确。
5.
C
【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甲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
,图丙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
,因此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图甲最小,图丙最大,只有选项C正确。
6.
A
7.
A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需保持书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书远一些.
8.
C
【解析】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错误;
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进行工作的,故B错误;
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C正确;
岸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
9.
C
【解析】凸透镜成像时,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蜡烛应相对于凸透镜向上移。所以可以将蜡烛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或将光屏向上移。
10.
D
【解析】由题意可知,他用眼镜观察正在工作的液晶显示屏幕,透过
镜片看到的屏幕正常,透过
镜片看到的屏幕漆黑,说明
是透光的;
将眼镜在竖直面内转过
,透过
镜片看到的屏幕正常,透过
镜片看到的屏幕漆黑。说明
是透光的,同时由于放置角度不同,镜片的光学性质发生了同样的改变,所以说明

具有相同的光学特性。
11.
B
【解析】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A错误;
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B正确;
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C错误;
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D错误。
12.
C
【解析】圆柱型试管充满水的地方,中间比边缘厚,是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会聚成一条亮线.
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在气泡的下面对应的位置有黑影.
13.
A
【解析】小强用手电筒把光照在自己脸上,光在脸上发生漫反射,小丽手拿透镜和他一起配合,由图可知,小强到透镜的距离大于光屏到透镜的距离,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利用了此原理。
14.
A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由图可知,,
设物体到甲和乙凸透镜的距离都为

物体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
物体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则

所以
,即:,
所以

由各选项知,A凸透镜焦距
,BCD凸透镜焦距都大于

15.
D
第二部分
16.
小明上午第
节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此时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没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所以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
17.
虚;;不变。
【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一个虚像;且物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小鸟在距湖面
高的高空飞行,当小鸟下降
后,小鸟距水面
,像距水面也是
,故像与物的距离是
;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的特点可知,若小鸟往高处飞,则“倒影”大小不变。
18.
倒着;实;远离;靠近。
【解析】幻灯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放。使用投影仪要使银幕上的像比原来大一些,应使投影仪远离银幕,并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投影片,这样屏幕上才能呈现清晰的像。
19.
凹,外
【解析】从“猫眼”这个小透镜能够看到屋外的大范围,可见是光的发散,因此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若装在里侧,屋外的人能看清屋内的情况,屋内的人却看不到屋外的情况,所以装在门的外侧。
20.
焦距的倒数;
21.
虚;凸透
第三部分
22.
盛水的杯子形成一个水凸透镜,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
把手放在两只圆柱型的玻璃杯后面,能对手放大的是盛满纯净水的,不能对手放大的是空玻璃杯。
23.
从远景变近景时透镜应向外移,因为此时物距变小,像距要相应变大。
24.
从水透镜中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变大,若不改变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光屏应向右移动;若不改变光屏和水透镜的位置,蜡烛向左移动。向水透镜中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变小,若不改变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光屏应向左移动;若不改变光屏和水透镜的位置,蜡烛向右移动。
第四部分
25.

第5页(共11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