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30中11-12学年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30中11-12学年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20 12:5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第三十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2011.11)
胸存自信,手书华章;努力表现,永不言弃
亲爱的同学们:
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语文试卷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谢绝空题,希望你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注:本试卷笔试部分总分115分,另按全卷书写质量设5分书写分。赋分如下:使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得1分;字迹清楚得1分;字迹工整得1分;字迹美观得1分;文面整洁得1分。
书写等级 A B C D E F 题号 一 二 三(1) 三(2) 四 总分
书写得分 5 4 3 2 1 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卷首题(5分)
请将“胸存自信,手书华章,永不言弃”一句工整的写在下面方格里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
一shùn( )间 啜( )泣 忍俊不禁( ) diàn( )污
黄晕( ) 匍fú( ) 磅bó( ) 盘虬( )卧龙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又要绽开似的。(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C.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寥阔:高远空旷。)
D.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指酿酒的发酵过程。)
3.结合课文的学习,仿照画线语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2分)  
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如一道道精神的佳肴,让灵魂受到警醒、心灵受到洗涤。读张晓风的《行 道树》,我体悟到奉献的快乐和意义;读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我 ;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我 。
4.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工整填写相应的古诗文。(9分)
A.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时序变迁、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是: , 。
B.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诗中,表达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C.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D.《论语十则》中与成语“取长补短”相对应的句子是:
E.曹操《观沧海》一诗中,由眼前实景展开丰富想象,创造出雄奇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 。
F. ,终为土灰。 ,志在千里。(《龟虽寿》·曹操)
G.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助想象,视明月为知己,托付一片真情的句子是: , 。
H. 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心胸,愉悦了鸟的性情,正如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所说:
, 。
I.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设想未来相逢时诉今日之情的情景表现离愁之刻骨的句子是:
, 。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得分 评卷人
6.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 、 。(4分)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一下这幅画面。(3分)
6.诗中有一个词语直抒作者胸臆,请指出并说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甲】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节选自 沈复《童趣》
【乙】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选自 沈复《闺房记乐》
〖注释〗①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②盍(hé):何不。③踯躅(zhízhú):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
得分 评卷人
7.用“/”给下列句子表明朗读停顿(每句一处)。(2分)
(1)余 常 于 土 墙 凹 凸 处 (2)子 之 插 花 能 备 风 晴 雨 露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鞭数十 (2)案头瓶花不绝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2)盍仿而效之
10.甲乙两段有人都用“闲情记趣”作为标题,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文中的“情趣”有何异同。(3分)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一)春 朱自清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下面的两个语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 , ,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
得分 评卷人
11.请按照原文,将下列句子的空白处补充完整。(4分)
A.看, , ,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B.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
12. 请试着分析一下“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在本段当中的作用。(3分)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卖弄”一词换成“展示”好不好?为什么?(3分)
14.文章最后的三个比喻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4分)
(二)一袋花生米①又是一个冬季。在上一个双休日,妻子将多年积下的旧衣搜集在一起,整整装了三编织袋。这些旧衣裳,我们年轻人的确穿不出去了,丢掉又可惜,我和妻子不约而同地想到我乡下的父母。②父母住在乡下,很少进城来。两位老人始终不愿离开他们的一亩三分田,还有一大群鸡鸭鹅猪。我和妻子决定下乡一趟。我们带上三袋旧衣服,挤上长途汽车。父亲早早地站在乡间小站接我们。寒风中,暮色里,父亲裹着我前年送给他的旧大衣,不断地朝城里方向眺望着。下了车,父亲挑着三袋旧衣和我们的行李。我要和他轮换挑,父亲坚决不让。
③回到儿时住的老屋,已是掌灯时分。(A)母亲早已生好一盆炭火放在堂屋里,我们一进门,一股暖流逼走了身上的寒气。母亲已做好我小时候最爱吃的菜。吃过晚饭,母亲很快收拾好碗筷。(B)她把家里收藏的花生搬出来,坐在昏暗的电灯下,戴着老花镜,一粒一粒地分拣着。挑出壮实的,首先剥成花生米,又挑选大粒子,里面没有一粒是坏的。④我望着母亲的双手,她几个手指头用创口贴包着。我心痛地埋怨母亲,六十多岁的人了,怎么就不知道歇歇,现在城里什么好吃的东西都能买到,何必花这么大劲去剥花生,再说差一点的花生米我们也能吃,何必专门把好的挑出来。⑤母亲听着我半劝半埋怨的话,一边不停地拣来拣去,一边回答说,老家没什么好东西带到城里去,这花生没用过化肥,又是好品种,吃起来比城里买的要香得多。吃不掉送点给同事们尝尝。我劝不住母亲,只好将火盆搬到母亲身边。⑥妻子把我拉到一边,自责地说,你父母把最好的花生米挑出来给我们,我们却把最不需要的旧衣服送给他们,怎么好意思?⑦我不知如何回答,含含糊糊地说,父母就是这种怪人,我们上次花了一千多元,给两位老人买的新衣,他们一次都没有穿过,反而害得父母心痛了好几个晚上,怪我们不省着花钱。⑧到了星期天下午,父亲劝我们早点回城,晚上要好好休息,第二天好有精力上班。临行前,父亲塞给我三千元钱。他说,听孙子讲,你们想买台电脑,钱不够,这是平日你妈卖鸡蛋的钱,拿去凑一凑吧。他一再要我们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只要对工作有帮助的,该买什么,就买什么,不要心痛钱。母亲站在一旁也再三嘱咐我们,在城里工作,一定不要算小,一定要穿得体面些。不能穿的衣服,也不要扔掉,记着带回老家。她还说,那三袋旧衣裳,她已挑选了几件最好的,送给一个孤儿寡母。⑨父亲背着那袋花生米送我们到小车站。 圈点批注(A)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为句中框定的词语作注。逼: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横线句。(B)句
得分 评卷人
19. 文章为什么以“一袋花生米”为题?(3分)
20. 把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比喻句,使它与全文的感情更加吻合。(3分)
21. 请按照要求,在“圈点评注”栏内,分别为文中A、B两处的词语和句子作批注。(6分)
22.“我们”花钱给父母买衣服,他们却心痛了好几个晚上,可对“我们”却出手大方,叮嘱“我、、
要穿得体面些,这是不是自相矛盾,为什么?(4分)
四、作文(50分)
得分 评卷人
23.按要求作文。
请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为了突出你的个性,希望你选择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要抄袭!
为了更好地表达你的意思,使你的文章内容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为了便于老师批阅你的文章,请你注意: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恰当,卷面整洁,少写或不写错别字,不出现病句。
你的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