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2011.10)
语 文 试 题
胸存自信,手书华章;努力表现,永不言弃
亲爱的同学们:
光阴似箭,转眼间期中考试来临了。现在请你随我一起登上“成功快车”,在期中试题中去体验成功的快乐吧!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语文试卷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谢绝空题,希望你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来吧,自信的你!
注:本试卷笔试部分总分115分,另按全卷书写质量设5分书写分。赋分如下:使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得1分;字迹清楚得1分;字迹工整得1分;字迹美观得1分;文面整洁得1分。
书写等级 A B C D E F 一 二 三(1) 三(2) 四 总分
书写得分 5 4 3 2 1 0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荒谬( ) 拂( )晓 惟妙惟肖( ) 嶙峋( )
瓦lì( ) 张huáng( )失措 巧妙绝lún( ) 推chónɡ( )
2、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工整填写相应的古诗文。(6分)
(1)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予独爱莲之 , 。(周敦颐《爱莲说》)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4) ,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句各有一处语病,请用规定的符号(不一定全使用)在原文中加以修改。(2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①人这一生不如意的遇到的事情,恐怕连自己也数不清,②学会限制自己的情绪,在己是一种涵养,对人是一种公德。
4、为下面一段新闻拟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茫茫太空中游荡着许多火箭和卫星的碎片,这些太空垃圾可能撞伤国际空间站或运行中的人造卫星,这种损伤现阶段尚无法在太空中修复。日本专家开发出一种新的焊接技术,被证实在真空和失重状态下同样安全有效,它有望成为未来在太空中修理受损航天器的方法。
这种“太空焊接”技术的开发者是日本高松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吹田义一等人。日本共同社援引吹田教授的话报道说,地面使用的依靠放电焊接的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太空,因为太空的真空环境会使放电扩散,而失重会导致熔解的金属飞散。研究人员在棒状的焊接器具尖头部位开了一个直径1.8毫米的小孔,让电流从小孔通过,成功解决了放电扩散的问题。同时,由于电压得以降低,金属不易飞散。该技术也可以在地面使用,比传统焊接方法省电。
5.名著阅读:(4分)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处。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A 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选自《简·爱》)
①《简·爱》的作者是 ,A处的人物是指 。
②从小说情节看,简·爱为什么会产生“非走不可”的念头?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得分 评卷人
(一)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 本诗作者是 代著名 主义诗人 。(2分)
7.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8.结合诗歌内容谈谈对尾联的理解。(2分)
(二)
得分 评卷人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甲】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节选自《核舟记》
【乙】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节选自《独醒杂志》
〖注释〗①轴:画卷。 ②漫:随意。③物色:观察。④逮:等到。
9.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轴 在 地 而 猫 蹲 其 旁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1)诎右臂支船( ) (2)东安一士人善画(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2.甲文介绍了船头三人的 、 ,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 。(3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的两个语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得分 评卷人
(一)天气转暖害了北极动物
(1)阿拉斯加海岸对面,“北极黎明号”破冰船,正载着俄、美两国极地学家驶向北极。
(2)突然,了望室报告,船在左前方约1000米处发现一个活动物体,那物体的轮廓渐渐清晰——是只北极熊,它站在一块浮冰上,正从左船舷下经过,它的胸廓透过那雪白的柔毛显现出来,肚子呈褐色。它的4条腿支撑着那一吨重的身躯,在冰水中试图向船靠近。它的眼睛黝黑,眼窝深陷,憨厚的面孔充满渴望和乞求。船上的生物学家们都明白,它饿了,是船上飘出的鸡蛋和香肠的香味吸引了它。
(3)有人扔下去一把香肠,香肠落入水中,那熊迅速扑入水里,在波浪里乱抓。船继续向前走,也不知道那熊能不能捞起那些香肠。天色渐黑,它的身影也被消失的地平线逐渐吞没。
(4)“北极黎明号”不能停下来,它刚刚驶到冰地的边缘,前边的路还很漫长。科学家们对那头熊的惨况感到震惊,但并不觉得意外。因为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发出警告,提醒人们北极冰帽的不断融化和缩小,将造成许多世界上最令人喜爱的动物的死亡,这些动物包括北极熊、鲸鱼、海豹和海象。“北极黎明号”正是为调查这一正在不断加剧的环境灾难驶往北极进行科学探测的。
(5)北极原始质朴的冰、雪、冻原和永久冻土,给北极熊、海象、海豹、驯鹿、旅鼠、北极狐、北极狼和麝牛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家园。这里是白鲸、角鲸、灰鲸常来“度假修养”之地,这里是全球15%的季候鸟每年前来寻找爱情孕育后代的地方。
(6)然而,随着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活动的不断加剧,这个地球最寒冷的地方已逐渐变暖,气温上升已超过1.5度——比世界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快5倍。
(7)在一个冬季来临气温可降至零下75℃的地方,平均气温上升一两度,对于那些依赖冰水和冰原的浮游生物及各种动物来说,几乎是灾难性的。因为在这里,食肉的北极熊要捕捉鲸、海象和海豹,海象、海豹和鲸则要在结冰的海水中觅食,它们喜欢的贝壳类生物、北极鳕鱼和海藻等也只有在冰水、冰原上才能存活。现在,由于浮冰变薄,冰区不断北移,这脆弱的食物链正在被拆散。
(8) 暖潮融化了海象的冰巢,压死了正在哺育中的母象和它们的幼仔。即使幼象能活下来,成年象也难以喂饱它们,因为冰块越往北移,海水便越深,潜到海底去寻找甲壳类动物及鳕鱼就越发困难。冰块离海岸越来越远,部分动物甚至被困在陆地上,它们依托冰块潜水找食物的祖传谋生办法已经很难派上用场,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越来越多。
(9)在北极陆地上,灰熊、驯鹿、北极狐狸和狼在过去数百万年中养成了迁徒的习惯。每年春夏之际,幼嫩的草、青苔和地衣会悄悄拱出地面,然后很快消失,动物们便要抓紧时间迁到这里交配和哺育后代。但天气变暖使春天来得越来越早,苔原便也更早地枯萎。动物们按既有习性赶到这里时,草叶已枯黄并开始结籽,觅食和交配的条件已很恶劣。海鸠通常在夏天深入北极北部栖息,随冰区北移,现在它飞得越来越靠北,以致天气变冷后,它们已没有足够的时间逃离严寒地带,因此这种鸟正在迅速的灭绝之中。科学家预测,如果冰层变得越来越薄,也许在20年内许多动物——包括北极熊,都会灭绝。
13.通读全文,说一说“天气转暖”对“北极动物”有哪些危害?(3分)
14.文章开头前三段叙述的事例有什么作用?(3分)
15.文章第(7)段“现在,由于浮冰变薄,冰区不断北移,这脆弱的食物链正在被拆散” 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被拆散”而不用“断开”,说说你的理解。(3分)
16.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说第六段划线句的作用。(3分)
然而,随着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活动的不断加剧,这个地球最寒冷的地方已逐渐变暖,气温上升已超过1.5度——比世界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快5倍。
17.全球变暖给许许多多的生物带来了灭绝性的灾难,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结合文章内容,请你以北极动物的口吻写一段话,向人类发出警告。(60字以内)(3分)
60字↑
得分 评卷人
(二)目送
(1)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2)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3)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象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象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4)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a)
(5)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象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6)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b)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A】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7)【B】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8)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C)
(9)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0)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11)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
(12)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13)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d)
(14)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15)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16)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8.本文围绕“目送”写了哪些事?(4分)
第一件事:我目送第一天上小学的儿子华安进校门的情景。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
第五件事:
第六件事:我最后一次的目送父亲的灵柩。
19.文章开头四段有什么作用?(2分)
20。请按照要求,分别为文中A、B两处的划横线词语和句子做评注。(2分)
(1)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对(6)段【A】句中划横线词语做注。
闪入: 。
(2)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7)段【B】处划线句子。(2分)
句: 。
21。文中第(9)段和第(16)段是完全相同的,这种重复有没有必要?请说明理由。(2分)
22.读完这篇文章,你觉得那个写法有特色,值得借鉴,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2分)
23。所谓妇女母子之间,在作者看来就是一场“目送”,读过这篇文章,你对“父母与孩子”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3分)
四.作文:(50分)
得分 评卷人
24.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那是因为他对熟悉的地方缺少观察、缺少好奇心、缺少发现的 结果。其实,风景是无处不在的。请以“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文体自定。
参考答案
1、2题略
3.(1) 应改为:人这一生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情 (2) 限制改为控制
4 日本开发出“太空焊接”技术
5夏洛蒂。勃朗 罗切斯特 因为简。爱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而罗切斯特却要跟别人结婚了(注:其实是简 爱不知道罗切斯特在试探她)
6.当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7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8面对河山的沦陷,家人的离别,满头白发的作者因此而焦虑忧愁。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已纷纷断落,如今稀疏的短发,几乎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描绘的这一细节,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和思家的情怀。
9. 轴 在 地/而 猫 蹲 其 旁
10.(1)像 (2)诎通屈 弯曲
11.(1)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书卷下面的衣褶里。
(2)县里起初不懂得珍惜,便随便把它悬在墙壁上。
12.神情 动作 逼真
参考翻译: 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献给县令。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的,值得爱惜。
13.示例:使北极冰区不断融化和缩小,许多北极动物无法觅到食物,会被活活饿死;暖潮会融化一些动物的冰巢,将这些动物及其幼仔压死;使一些动物觅食和交配的条件变得恶劣,影响了他们的交配和哺育后代。
14.示例:前三段通过举饥饿的北极熊觅不到食物的例子,具体形象的说明了北极动物正在受到严重的危害,说服力强,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内容――-危害北极动物的原因,并引出下文对其原因的进一步介绍,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5“被拆散”是“强行拆开使之分散”的意思,表明因为天气转暖,浮冰变薄等外在原因使北极食物链不得不断开,“断开”是“断裂并分开”的意思,不能体现食物链开裂的迫不得已,“被拆散”比“断开”更能体现天气转暖对北极动物的巨大危害,表意更明确。
16。示例: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北极气温上升的度数,并与世界平均气温上升的速度进行比较,具体准确的说明了北极天气转暖的速度之快。
17。示例:天气转暖,让我们饥肠辘辘,让我们无家可归。人类啊,不要再破坏环境了,不要让地球再暖了,否则你们也逃脱不了这种厄运。
18.第二件事:“我”目送16岁到美国做交换生的儿子过海关窗口。第三件事:“我”目送在对街等候公交的儿子上车。第四件事:“我”父亲运送饲料的小货车离开大学校门。第五件事:“我”目送护士推着轮椅上的父亲回病房。
19.“我”送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与题目“目送”相合;与下文中的两个场景形成对比,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做铺垫:因为华安上小学一年级时还“不断的回头”,还非常留恋母亲,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和母亲渐渐有了深深的隔膜。
20.(1)“闪入”在这里是快速进入的意思,强调儿子入关时的速度之快,通过对儿子动作描写,从侧面突出了母亲渴望多看儿子一眼的眷恋难舍的心情。
(2)B句:这个句子是对母亲的心理描写,句中反复运用“等候”一词,突出了送别儿子的母亲,特别希望儿子能回头看一下的心理,而连续使用“没有”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儿子对母亲的冷淡,流露出母亲浓重的失落感。
21.(1)第(9)段是对目送儿子三个场景的总结,表达了因儿子日渐长大、与“我”距离越来越远、两颗心无法沟通而产生的失落和伤感之情。
(2)第(16)段则是对目送父亲的三个场景的总结,表达了因父亲日渐衰老、告别人世而生发的悲痛和伤感之情。
(3)两个段落遥相呼应,是文章内容前后勾连:以“我”为中心,一边系着儿子,一边系着父亲,维系着三代人的,是浓浓的亲情。
(4)用反复的手法,一唱三叹,使抒发的情感更为浓郁深沉。
22.只要能够着眼全文,或者局部的某一特色进行举例分析,判断准确,举例分析得当即可。
23.能围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表述,语言简洁流畅即可。
四、作文
24.评分意见:
项 目 评 分 细 则
基础分 一类文(30-40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谋篇布局合理,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
二类文(20-29分)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比较充实,层次比较清晰,语言通顺,有少量语病,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三类文(0-19分) 思想健康,偏离题意,中心不够明确,内容比较空泛;条理不够清晰,语病较多;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文体有杂糅。
创新分 (1—10分) 思想深刻 构思新颖 语言生动
⑴见解新颖⑵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⑶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⑷材料丰富 ⑸构思精巧⑹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⑺形象丰满⑻有个性 ⑼词语丰富⑽句式灵活⑾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⑿文句有意蕴
加分 书写(1—5分) 阅卷中凡被加盖“请认真书写”印章的同学,老师要给予格外关注
减分 无题目 扣2分。
错别字、标点 每字扣1分,最多扣5分。错别字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 每少一行扣1分。
说明:
1.基础分从题意、内容、表达、文体(考生所选文体)等方面综合分等评分;创新分不求全面,其12项指标只要具备一项以上即可按等评分;怀疑是抄袭的作文,经确认,判为10分以下。全文抄写前面现代文阅读的仅得标题分2分。
2.每份作文实际得分:基础分+创新得分+书写加分-减分;实得分不得超过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