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新力量联盟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答
D
题
案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题每小题10分,28、29题每小题15分
共50分)
)原因:一战
认识到战争的极端残酷:一战加深了各国的经济危机:一战结束推动
际联盟建立;反战与和平运动的发展。(一点
)政治结果:一战摧毁了德意志等四大
洲衰落:美国和日本兴起;诞生了第
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国联成立(一点1分,共6分
)史实:1939年11月的《中立法》,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
条件
美国武
41年3月的《租借法》,授权总统可以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出售
转让、交换
军事设备和其他物
941年9月
莫斯科签讠
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
分,共6分,只写法律或协定,没有概述1分
军事行动:1944年诺曼底半岛登陆或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春
联军强渡
鲁尔区围歼西线德军主力;1945年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到1945年
军
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基本消灭太平洋上日本海空军主力:1945年4月,美军先后攻
硫磺岛和冲绳岛,从南面切断日本本土与外界的联系;194:
月,美国在广岛、长崎投
掷原子弹
分,共4
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推行均田制。(一点1分,共2分
兼收并蓄:对外来宗教
“示存异方之教”;伊
典传入中国,景教、回教
唐朝高僧玄装去天竺取
还有佛像、舍
藏族的团结,尊重喇嘛教;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接受蒙古的臣服
分
的
分);设木兰围场、承德避暑山庄成为处理民
族事务的场所(一点1分,共4分
名称:羁縻府州。特点: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相应官职可以世袭(或
孙世袭,各安其
不编户籍,不上贡赋。(6分
选择二:康熙帝尊重汉民族文
庙,行三跪九
尚儒家
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缓和满汉矛
6分
逻
物
物学等学科体系:其逻辑学“三段论”至今仍被学术
尊为权威
的“中庸之道”是
智的生活态度和方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答案第1页共2页
爱吾师,但更爱真
分,共3分
原
希腊工商业经济发展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且不断发展;智者
苏格拉底
的思想起到的思想解放作用
家的探索精神等
点1分,共2分
标准:执政者的人数、维
益群体。(4分)不同
处于社会变革的春秋时期(分
坏);亚
德处于城邦民主体制发展时期。(2分
儒家文化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4分)
答案第2页共2页2020
学年第一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一战爆发前夕,几个欧洲国家有不同的心态:甲国——仍然无法忘记在
1870-1871
年那场战争中所受的耻辱;乙国——无法忍受别人告诉我世界已经被分割完了;丙国——对德国支持奥国这一点深感不安。据此判断,甲、乙、丙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普、德、英
B.法、意、俄
C.德、英、俄
D.法、德、俄
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
年之后,国家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两大军事集团不断的发展,关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B.1907
年签订的协约意味着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德奥缔结的“同盟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
俄奥矛盾是两大军事的核心矛盾
一战期间作为主要战线的西线战场,发生了很多战役,其中某一战役使德国皇帝“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美好计划宣告破产,该战役发生的地点大致是图中的
(
①
③
②
④
)
A.①
B.
②
C.③
D.④
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英德之间的军备竞赛促使了一战的爆发,因此制止战争必须要裁军,特别是进攻性的海军,但是华盛顿会议上的努力并没有消除竞争。华盛顿会议在这方面“并没有消除竞争”主要表现为
规定德国不得拥有潜水艇但允许德海军拥有轻型战艇
(
高二历史学科试题
第
1
页(共
8
页)
)
没有明确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C.对巡洋舰、潜水艇等舰只的规模和数量未做任何限制D.美英继续在靠近日本水域拥有有效的作战基地的权利
《凡尔赛和约》把居民几乎全为德意志人的但泽划为国际联盟管辖的自由市,并规定波兰在但泽享有外交和经济特权。这一做法
A.
属于对德国西部疆界的重新划分
B.
体现了国联的宗旨,实行集体安全
C.
体现出均势原则
D.
使委任统治得到实现
国际联盟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它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包括
①建立在对战败国宰割的基础上,没有消除国际矛盾
②一开始就没有包括某些大国在内,始终缺乏一个世界性组织所要求的普遍性
③决议的通过以全体一致为原则,其实践缺乏灵活性
④长期被大国所操纵,难以发挥世界组织所应有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读“德国纳粹党在国会议席变化情况统计图”(如右)。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纳粹党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C.希特勒的欺骗宣传
D.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随着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德国加快了侵略步伐,欧洲局势一步步紧张。在下图中,德国军队控制带圆圈数字所代表区域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假如以“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取得战争胜利”为题写一篇小论文,下列史实中不宜作为论据的是
A.
日德兰海战
B.
中日甲午战争
C.
不列颠之战
D.
中途岛战役
10.2020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人民面对困难坚韧顽强,砥砺前行。回首过去,1940
年在世界战争史上同样也是不平凡的一年,下列项中发生在这一年的是
A.苏德战场局势发生根本转折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敦刻尔克大撤退
D.德国占领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双方制定了名目繁多的作战方案。下列作战方案,属于“闪电战”在二战中实施的是
①“火炬”方案
②“霸王”计划
③“巴巴罗萨”计划
④“海狮”计划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为实现右图中所示的作战意图二战期间,德军所付出的军事代价是
A.德国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B.彻底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C.德国陆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D.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13.1941
年
6
月,某位领导人在广播公司发表演说,“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
义。……但是,这一切,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它的悲剧,都已经一闪而过了。”发表这段演讲最有可能是
A.威尔逊
B.罗斯福
C.张柏林
D.丘吉尔14.某国际会议指出: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
亿万国民,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该国际会议召开地位于右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重现历史事实的态度与方法。下表文献史料所涉的相关事件,可以作为秦统一六国条件的是
①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②
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
官
③
……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④
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③④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下列对图中所示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④
②
①
③
)
①处运河起到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
②在该地开辟“五尺道”
③处是大将军蒙恬收复并在此设置九原郡
④处是秦长城的西部起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制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重要措施。如图所示
是秦朝官府制作的标准器之一,它主要用于计测
A.长度B.容积C.货币D.重量
秦始皇八斤铜权
章太炎评价秦始皇:“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
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章太炎旨在说明秦始皇A.开创君主专制
B.推广郡县制
C.实行平政守法
D.推行了暴政
秦始皇功绩之一是将郡县制推广全国,下列各郡中属于秦始皇在征服百越后设置的是
①闽中郡
②恒山郡
③象郡
④陇西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唐朝时期,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大大增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他曾言:朕今观法师词论典雅,风节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远……。该法师主要为中国与哪国的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A.高丽
B.百济
C.日本
D.印度
21.1679
年康熙制定《圣训十六条》,体现了其社会控制的思想。《十六条》的基本内容有:“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余以借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诚匿逃以免株连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康熙治国思想的是
A.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稳固B.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C.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D.圣人之势,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
中俄关系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规定:“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亦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中国,河以北诸地尽属俄国。”这一边界条约签订于
A.16
世纪
B.17
世纪
C.18
世纪
D.19
世纪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东西方的先哲”,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共同之处有
①崇尚道德,推行德治
②创立私学,因材施教
③主张适度,不走极端
④挑战权威,注重理性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同时他又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
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这表明他的观点
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
他否认客观世界,认为认识是主观感受
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
是对柏拉图理念的认同
历史人物身上总是带有各种标签,他的真面目是什么?历史是否有真相?本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求索真相受制于技术、学养、事物的复杂性,以及史观的影响。中国传统史学,可以说拥有人类最庞杂的史料库,却很少产生伟大的历史著作。这是因为很多传统史学家的脑子里只有“善恶忠奸”的“史识”,他们有再多的史料,也只是进行简单地整合加工。如果缺乏判断力,即使真相放在眼前,也会视而不见。材料旨在说明
A.历史“史识”是真相堆砌出来的B.历史真相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C.历史“史识”应以揭示真相为目的D.对历史的研究需要科学史观的指导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10
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的极端残酷性以及交战各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到战争后期,反对战争、要求和平成为一些国家发生革命的重要动力。战后欧美各国的反战与和平运动得到了大发展。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尝试保障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应运而生。一战曾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
——摘编自徐蓝《一战史研究的新问题新进展新观点》材料二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
——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人们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的原因?(4
分)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二中“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6
分)
27.(10
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刚开始时,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决心保持中立。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胜利,尤其是法国的沦陷,迫使美国的决策人开始提出疑问:中立态度能否自动提供保护,免受卷入战争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国,然后控制大西洋,征服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美洲大陆?这些因素使华盛顿断定,避免卷入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向那些仍在与德国作战的国家提供除战争外的一切援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
1944
年
5
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此项战役应在登陆器材的数量允许的比例范围内着手准备。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
1943
年
12
月
1
日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为“避免卷入战争”所提供援助的相关史实。(6
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德黑兰会议后美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采取的军事行动。
(4
分)
28.(15
分)唐太宗和康熙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著名帝王,他们重视民族文化问题,改革弊政,顺应人民和时代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文明史上,唐代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人们注意到唐代因多种文化汇聚而导致的文化昌盛情况,认为唐代之所以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一是唐代的社会文化能条贯、折中前此数百年的遗产,二是能兼容并包地摄取其他民族甚至外来的各种文化营养。……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它们对唐代中国的影响则主要现在宗教、艺术、实用器物等方面。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清康熙时,驻守古北口长城的总兵官向朝廷建议,拨款维修加固长城。康熙帝阅批奏折后认为守国之道不在于修长城,而在于“修得民心”。清王朝治国安邦的一个大手笔,便是
将北方草原上凶猛剽悍的蒙古铁骑,变成了护卫江山的真正长城。回放历史的画面,在内蒙古
木兰围场、承德避暑山庄都曾经记录下有清一代民族团结和睦的历史佳话。
——摘编自《世界遗产在中国》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说明“唐代是一个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5
分)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康熙帝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蒙、藏地区采取哪些有效措施(4
分)
在民族关系问题的处理上,对不同的民族实施了不同的统治措施。结合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在东突厥地区唐太宗设置了一种特殊的制度。写出这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并概括其基本特点。②康熙帝尊崇孔子,超越前代。笼络明朝遗民,使政风为之一变。对该观点展开阐述。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6
分)
29.(15
分)中外思想史上涌现出很多杰出的人物,如孔子
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社会,……这个时期有科学研究活动,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这些科学研究活动及其发现是没有固定的社会角色即专职的科学家的情况下进行和取得的,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人是由当时的“哲学家”和“技术人员”包括医生兼职的。例如,……亚里士多德虽然是古典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始人,但是他公开的社会身份是哲学家,研究科学是兼职的。
——王顺义《西方科技十二讲》材料二
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
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主要贡献。并简要分析古希腊科学研究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5
分)
根据材料二,说明亚里士多德对“政体”分类执行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所处时代政治环境的不同(6
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孔子、亚里士多德在学术史上的地位。(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