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3课时 比的应用
第4单元 比
1.口答。
(1)什么叫做比?
(2)500mL的 是多少毫升?
1
5
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
500× =100(毫升)
1
5
复习导入
2.六(1)班40名学生参加大扫除,其中 的同学打扫教室,的同学打扫操场。
(1)打扫教室、操场的同学各有多少人?
(2)写出打扫教室、操场的人数比。
3
8
5
8
40× =15(人)
3
8
40× =25(人)
5
8
15 : 25 = 3 : 5
复习导入
二、探究新知
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2
1∶4
∶5
探究新知
500mL是配好后的稀释液的体积,1∶4表示……
要求的是……
500毫升稀释液
浓缩液
1份
水
4份
1∶4表示在500mL的稀释液中,浓缩液占1份,水占4份,一共是5份。
探究新知
我把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
浓缩液占总体积的 。
1
1+4
每份是:500÷5=100(mL)
浓缩液有:100×1=100(mL)
水有:100×4=400(mL)
浓缩液: 500× =100(mL)
水:500× =( )(mL)
1∶4
1
1+4
( )
( )
4
5
400
浓缩液
水
探究新知
500÷5=100(mL)
100×1=100(mL)
100×4=400(mL)
方法一:
方法二:
500× =100(mL)
1
1+4
500× =400(mL)
4
1+4
答:水的体积是400mL,浓缩液的体积是100mL。
规范解答
要看清楚1∶4到底是哪两个量之间的比。
浓缩液体积∶水的体积
=( )∶( )
=( )∶( )
100mL 400mL
1 4
100 400
答:浓缩液有 mL,水有 mL。
回顾反思
1、爸爸用一根长108㎝的铁丝给亮亮做了一个长方体模型。这个模
型长、宽、高的比是4:3:2,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解: 4+3+2=9 长 :108× =48(cm)
宽 :108 × =36(cm) 高 :108 × =24(cm)
体积: 48×36×24=41472(cm3)
答:它的体积是41472立方厘米。
9
4
9
3
9
2
巩固练习
2、某妇产科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
答:上月新生男婴儿有153人,女婴儿有150人。
方法一:
51+50=101
303÷101=3
3×51=153(人)
3×50=150(人)
方法二:
51+50=101
303× =153(人)
303× =150(人)
101
51
101
50
巩固练习
解决按比分配问题,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一份是多少,然后求各部分的量;还可以先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再求各部分的量。
课堂小结
谢 谢 观 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时 比的应用
【教学内容】
比的应用(教材第54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2.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复习导入】
1.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每份都相等)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2.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100mL和400mL, ?(补充问题并解答)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1)阅读与理解。
①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进行分配。)
②问:“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4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五分之四,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五分之一。)
(2)分析与解答。你能求出浓缩液和水各多少毫升吗?怎样求?(引导学生进行解题)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
先算出每份的体积,再分别算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思考过程如下:
每份是:500÷(1+4)=100(mL)
浓缩液有:100×1=100(mL)
水有:100×4=400(mL)
方法二:先找出各部分数占总数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算 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思考过程如下:
分的总份数:1+4=5
浓缩液有:500×=100(mL)
水有:500×=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3)回顾与反思。
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说明: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出示题目:教材第54页。
浓缩体积:水的体积=100∶400=1∶4
(4)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和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类似的问题?
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
把一个总数按一定的比来分配,可以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出每一份;也可以把各部分数的比转化为总数的几分之几,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前一种方法用整数除法、乘法解决问题,后一种方法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2.巩固练习。
(1)出示: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A.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着重使学生明确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即按47∶45∶48来分配。)
B.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确:要先算三个班总共有多少人,即总份数,然后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C.怎样分别算出各班应种的棵数?引导学生解答:
①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
②一班应栽的棵数: 280×= 94(棵)
③二班应栽的棵数: 280×= 90(棵)
④三班应栽的棵数: 280×= 96(棵)
答:一班栽树94棵,二班栽树90棵,三班栽树96棵。
D.学生进行检验。
【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4题。
2.第2题。
课件出示两位同学的对话,让学生明确这里其实告诉我们蜂蜜和水的比是1∶9,然后分别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进行验算。
3.第3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白“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其实就是救生员和游客的人数比是1∶7,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4.第4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吗?我们通常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先求出每一份的方法来解答。
【课后作业】
1.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2.练习十二:5~11题。
第3课时比的应用
解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应注意:
1.要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及分配的是哪一个的数量。
2.所给的比如果不是最简比,必须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本节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来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一开始就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全体、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并通过多种解法,说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总结出解题规律,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最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2.本节课的内容相对而言较容易掌握,因而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出现什么困难。教学中,我两种方法并重,并让学生理解两种方法些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时 比的应用
一、求比值。
0.3:0.02 48:36 7:3.5 3:0.5
化简比。
35:45 0.3:0.15 6:0.36
三、解决问题。
1.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是2:3:5。要搅拌20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是多少吨?
2.一个农场计划在15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已知大豆和玉米播种的面积比是2 :3,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答案:
一、15;;2;6;
二、7∶9;2∶1;50∶3;
三、1、水泥:×20=4吨
沙子:×20=6吨
石子:×20=10吨
大豆:×150=60公顷
玉米:×150=90公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
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
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
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
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
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
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
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
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
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