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尖子生提高测试卷
[时 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125095130810_、选择题( 本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如图所示,物体 A 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 B
C D
下列因素与压力作用效果有关的是 ( )
①压力的大小 ② 受力面积的大小 ③ 受压力作用的物体的总面积 ④接触面的粗糙程度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④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
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B.书包的背带较宽
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D.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下列现象或实例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
人用吸管吸伙料
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C.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D.高原地区水沸点低于 100 ℃
5.20 世纪 60 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
3588385-155575的是 ( )
茶壶 B.锅炉水位计
C.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 D.乳牛自动喂水器
如图所示 ,材料、粗糙程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 ,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受到的拉力分别为F 甲 、F 乙 ,对桌面的压强为 b 甲 、b 乙 ,底面积 S甲> S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43802302609855407025248920
A.F 甲>F 乙 b 甲<b 乙 B.F 甲<F 乙 b 甲>b 乙
C.F 甲 _ F 乙 b 甲 _ b 乙 D.F 甲 _ F 乙 b 甲<b 乙
利用下列器材 ,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
A B
C D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B.准确地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
C.探究连通器的特点 D.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有三块完全相同的木块,长 20 cm ,宽 10 cm ,厚
5 cm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 ,
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放法是 ( )
如图所示 ,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
6143625-154305
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
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 )
3588385123825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 ,在三根粗细不同的试管里,分别倒人质量不等的水,比较三根试管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 ( )
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22872701009650
30581601009650
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图中的 ( )
A B C D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说的是大风掀走了茅屋的屋顶,此句诗中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 )
①屋顶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不流动、压强大,屋顶上下方的压力差将屋顶掀掉 ②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③ 风使屋顶产生的升力大于重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用吸管喝伙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
的原理制造的
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
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
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 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 A、B ,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 ,则两正方体 A、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
A.4 : 1 B.4 : 3 C.1 : 2 D.8 : 1
二、填空题 ( 本题 6 小题 ,每空 2 分 ,共 20 分)
是表示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的物理量。1 帕表示 1 米2 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为 牛。一块砖块由平放变成竖放时,水平地面受到砖块的 不变。
小明买回一瓶纯净水,把它正放在海绵上又倒放在海绵上 ,结果发现海绵的四陷程度不同,如图所示 ,请你据此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实验中,海绵块的作用是 。
3588385123825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的 A、B 两个容器中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的关系为:b A b B ,F A
FB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登山运动员在向珠穆朗玛峰攀登时会出现“高原反应”,这除了高原缺氧、寒冷之外,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 ( 选填“高”或“低”)得多。
如图甲所示 ,橡胶管一端与漏斗相连 ,另一端与一只气球相连。当往漏斗中灌水时,气球充水鼓起。如图乙所示,当漏斗上升时气球的体积逐渐增大,漏斗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气球被水挤破。以上现象说明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是 。
311150034290
如图所示 ,将一根试管由空气中慢慢压人水中,试管越往下压,水对试管内 空气的 越大。试管中空气的体积会 (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
如图所示 ,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 隔板下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所受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形状会发生改变。(1)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在容器的
左、右两侧分别装人密度 (选填“不同”或“相同”)的液体,会看到橡皮膜凸向深度 (选填“大”或“小”)的一侧。
要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某同学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人酒精和水,如图, 若橡皮膜表面平整 ,则在容器的右侧装人的是
(选填“酒精”或“水”)。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
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
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 a)( 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 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 ,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 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小明和小华是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
设图( 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 b b ,图( c) 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 b c ,则 b b b c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比较图( b)和图( 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在探究“影 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
验中:
如图甲所示 ,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 形管内液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人酒精中,U形管内液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 法。
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 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
四、解答题( 本题共 3 小题 ,共 30 分)
25.(14 分)如图所示是有关流体压强和流体速度关系在生活中的实例,请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图甲中,取两张白纸,使其平行自然下垂, 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相互靠拢,由此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 。
图乙中,飞机前进时,机翼把气流分为上、 下两部分,机翼上方气流速度大于机翼下方气流速度 ,原因是 。
在气流的作用下机翼受到向上的升力的原因是 。
图丙中,小汽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机翼, 当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请
回答:
①小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本
引力;
②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 选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车的重力。
26.(8 分)一个圆柱体薄壁容器,重 20 N ,底面积为
3588385-1549402×10 — 2 m2 ,放在面积为 1 m2 的水平桌面的中央。已知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8.82 × 103 Pa ,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7.(8 分)"海宝"是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在上海街头布置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其密度为 1.5×103 kg/m3 ,体积为 3 m3 ,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 触 面 积为 1 m2 。 请计算 回 答: ( g 取10 N/kg)
这座"海宝"的质量是多大9
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9
5542915195580
6729095133985
第 2 章 尖子生提高测试卷
[时 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125095130810_、选择题( 本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如图所示,物体 A 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D )
A B
C D
下列因素与压力作用效果有关的是 ( C )
①压力的大小 ② 受力面积的大小 ③ 受压力作用的物体的总面积 ④接触面的粗糙程度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④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D )
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B.书包的背带较宽
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D.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下列现象或实例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B )
人用吸管吸伙料
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C.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D.高原地区水沸点低于 100 ℃
5.20 世纪 60 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 C )
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
3588385-155575的是 ( C )
茶壶 B.锅炉水位计
C.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 D.乳牛自动喂水器
如图所示 ,材料、粗糙程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 ,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受到的拉力分别为F 甲 、F 乙 ,对桌面的压强为 b 甲 、b 乙 ,底面积 S甲> S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D )
43802302609855407025248920
A.F 甲>F 乙 b 甲<b 乙 B.F 甲<F 乙 b 甲>b 乙
C.F 甲 _ F 乙 b 甲 _ b 乙 D.F 甲 _ F 乙 b 甲<b 乙
利用下列器材 ,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B )
A B
C D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B.准确地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
C.探究连通器的特点 D.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有三块完全相同的木块,长 20 cm ,宽 10 cm ,厚
5 cm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 ,
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放法是 ( C )
如图所示 ,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
6143625-154305
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 )
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 C )
3588385123825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 ,在三根粗细不同的试管里,分别倒人质量不等的水,比较三根试管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 ( A )
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22872701009650
30581601009650
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图中的 ( B )
A B C D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说的是大风掀走了茅屋的屋顶,此句诗中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 C )
①屋顶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不流动、压强大,屋顶上下方的压力差将屋顶掀掉 ②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③ 风使屋顶产生的升力大于重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用吸管喝伙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
的原理制造的
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
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
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 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 A、B ,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 ,则两正方体 A、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 )
A.4 : 1 B.4 : 3 C.1 : 2 D.8 : 1
二、填空题 ( 本题 6 小题 ,每空 2 分 ,共 20 分)
压强 是表示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的物理量。1 帕表示 1 米2 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为 1 牛。一块砖块由平放变成竖放时,水平地面受到砖块的 压力 不变。
小明买回一瓶纯净水,把它正放在海绵上又倒放在海绵上 ,结果发现海绵的四陷程度不同,如图所示 ,请你据此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在压力不变 时 ,压 力 的作用 效果5 受 力 面 积的大小有关,实验中,海绵块的作用是 显 示压力 的
作用 效果 。
3588385123825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的 A、B 两个容器中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的关系为:b A 等 于 b B ,F A
等于 FB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登山运动员在向珠穆朗玛峰攀登时会出现“高原反应”,这除了高原缺氧、寒冷之外,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 低 ( 选填“高”或“低”)得多。
如图甲所示 ,橡胶管一端与漏斗相连 ,另一端与一只气球相连。当往漏斗中灌水时,气球充水鼓起。如图乙所示,当漏斗上升时气球的体积逐渐增大,漏斗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气球被水挤破。以上现象说明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是 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311150034290
如图所示 ,将一根试管由空气中慢慢压人水中,试管越往下压,水对试管内 空气的 压强 越大。试管中空气的体积会 变 小 (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
如图所示 ,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 隔板下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所受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形状会发生改变。(1)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在容器的
左、右两侧分别装人密度 相同 (选填“不同”或“相同”)的液体,会看到橡皮膜凸向深度 小 (选填“大”或“小”)的一侧。
要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某同学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人酒精和水,如图, 若橡皮膜表面平整 ,则在容器的右侧装人的是
酒精 (选填“酒精”或“水”)。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
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
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 a)( 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 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 ,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 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小明和小华是根据 受 力 面( 海绵和木板表面)的形变 程度 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前后
两次受 力 面的材料不同 。
设图( 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 b b ,图( c) 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 b c ,则 b b 等 于b c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比较图( b)和图( 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必须在相同 的 物 体表 面( 或相同 的材料)的 情况下进行比较 。
在探究“影 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
验中:
如图甲所示 ,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 形管内液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人酒精中,U形管内液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 液体内部有压强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等 效( 替代) 法。
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 密 度 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 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 深度 有关。
四、解答题( 本题共 3 小题 ,共 30 分)
25.(14 分)如图所示是有关流体压强和流体速度关系在生活中的实例,请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图甲中,取两张白纸,使其平行自然下垂, 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相互靠拢,由此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 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
图乙中,飞机前进时,机翼把气流分为上、 下两部分,机翼上方气流速度大于机翼下方气流速度 ,原因是 在相同 时 间 内,上方 气流通过的路程长 。
在气流的作用下机翼受到向上的升力的原因是 下方 气 流对机翼 向 上的压 力 大 于上方气 流对机翼向下的压力 。
图丙中,小汽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机翼, 当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请
回答:
①小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 等 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本
引力;
②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小于 ( 选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车的重力。
26.(8 分)一个圆柱体薄壁容器,重 20 N ,底面积为
3588385-1549402×10 — 2 m2 ,放在面积为 1 m2 的水平桌面的中央。已知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8.82 × 103 Pa ,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昌 9.82×103 Pa
27.(8 分)"海宝"是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在上海街头布置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其密度为 1.5×103 kg/m3 ,体积为 3 m3 ,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 触 面 积为 1 m2 。 请计算 回 答: ( g 取10 N/kg)
这座"海宝"的质量是多大9
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9
5542915195580答 昌 (1)4.5×103 kg (2)4.5×104 Pa
6729095133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