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09 20:2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课讲解
本课小结
随堂训练
新课引入
学习目标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学习目标
《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
外交的基本特征吗?
不平等
不独立
无自主权
新课引入
知识点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课讲解
1.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2.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
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
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递交国书仪式
中国首任驻苏大使王稼祥递交国书仪式
中苏建交
1949年——
苏联、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印度共和国、瑞典王国、丹麦王国、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瑞士联盟、芬兰共和国。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
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
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3.提出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
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
提出。
4.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周恩来总理与尼赫鲁
周恩来总理与吴努
5.发展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
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
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
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6.影响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
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
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
知识点二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背景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2)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
非会议。
(3)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
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思考“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
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本次会议还形成了“万隆精神”。
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同: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共同的任务:面临着民族独立、
发展经济的任务;
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加强与亚非家的团结合作
建国第一年与苏联
等17国建交
1953年提出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1955年出席亚非国际
会议(万隆会议)
本课小结
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随堂即练
D
2.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
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
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
则是(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3.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
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
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
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A
4.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不包括(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一团和气解决所有争端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