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1-10 19:2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了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学会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探究实验的实施。
探究实验材料的准备和操作过程。
取食行为
繁殖行为
育雏行为
攻击行为

迁徙行为
动物的主要行为
(1)取食行为
(2)防御行为
(3)繁殖行为
(4)迁徙行为
  (1)先天性行为
  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学习行为
蚯蚓走迷宫实验
1.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之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蚯蚓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
资料分析
2.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袋鼠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母袋鼠与幼袋鼠
先天性行为
3.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红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小鸟喂鱼
先天性行为
4.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大山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大山雀喝牛奶
学习行为
5. 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有人用刚从受精卵里孵化出的菜青虫做实验:把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榨成汁涂抹在滤纸上,旁边放着其他植物的叶子,结果菜青虫去啃食滤纸,却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
  袋鼠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黑猩猩钓取白蚁
  黑猩猩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6.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时间
决定因素
稳定性
适应性
存在意义
生来就具有的
不是生来就具有的
是后天形成的
由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在生活过程中,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不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使动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使其食物和安全更有保障
对个体和种族的生
存有重要意义
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有重要意义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
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如果你能找到小鼠、豚鼠或仓鼠做实验动物就太好了,因为这类小动物经过训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新的行为。它们通常白天躲在黑暗处睡觉,夜晚才出来活动,所以,选择它们做实验动物,你可要把握好做实验的时间了。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在前面介绍的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中,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尝试,遭受多次轻微的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小鼠属于哺乳动物,学习能力比蚯蚓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要少些。当然,也不排除不经“尝试与错误”就能吃到食物的可能性。
提出问题
对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提出你要探究的问题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
你作出的假设是
制订计划
你所制订的计划中应当包括: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动物,制作“迷宫”,准备适当的食物,选好实验场所和时间,确定实验记录的方法等。下图的“迷宫”仅作为示例供你参考。
注意:“迷宫”的隔板应高些,以避免小鼠从隔板上方越过,或者在隔板上方盖一块玻璃板,这样既能阻止小鼠翻越隔板又便于观察小鼠的行为;“迷’宫”通道的宽度要便于小鼠折返;实验前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实施计划
按你确定的计划进行探究。认真统计小鼠需要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才能通过“迷宫’,吃到食物。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支持你的假设吗?你的结论是
讨 论
1.跟同学交流这项探究的过程、结果和结论。如果用不同小鼠分别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2.这项探究活动,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3.你对家养的小动物进行过学习行为的训练吗?它们有哪些行为是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4.这项探究活动对你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
你听说过“狼孩”吗?一个小时候被狼收养的孩子。当他被人从狼群中救出后,他喜欢像狼一样叫唤,还会咬人。科研人员努力教他学习说话,可他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说一句话。他也不喜欢吃熟的食物,爱吃生肉,最终死于吃生肉引起的消化道感染,当时只有十多岁。
从这个故事中,你对人类的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这对你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有什么启示?
七嘴八舌
一、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分: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必不可少,是生存的基本条件
有局限性
后天的,在遗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比较高级
概念:
意义:
有无局限性:
概念:
意义:
有无局限性:
课堂小结
  2.下列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鸟筑巢      B.母鸡孵卵   
  C.公鸡报晓    D.大山雀偷饮牛奶
D
D
1.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蚯蚓  B.青蛙 
C.蝗虫   D.黑猩猩
课堂练习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
(1)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划分,都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 )
(2)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 )
(3)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 )
4.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哪一类行为?这对他(她)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答:先天性行为.对婴儿的生存非常重要,保证了婴儿摄食的基本需要.
X
X
V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