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9 17:2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主合作学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观点。
3、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并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践,获得独到的感受。
【学习重点】
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
【学习难点】
联系现实来应用“仁”这种思想。
【学法指导】
1、圈点批划,借助资料和工具书在书上批示重点词意,能口头顺利翻译。
2、充分预习,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含义。背诵、积累,要求熟读成诵,并能灵活运用。
【学习内容】
一、检查预习
1、《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是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共20篇。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
2、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樊迟??????   皋陶???????   弘毅??????   枉??????
二、合作探究(充实自我,我自强!)
1、孔丘老师是如何上课的,请同学们谈谈。
(提示:孔丘老师的学生都爱问问题。本课有名的学生有六个:颜渊、仲弓、樊迟、子夏、子贡、曾子。孔子回答关于什么是仁的问题时,对不同的学生,给出怎样不同的答案。)
???? ????????????????????????????????????????????????????????????????????????????
???????????????????????????????????????????????????????????????????????????????????????????????????????????????????????????????????????????????????????????
2、什么是仁?——“领悟‘仁’的思想,说出‘仁’的内涵”,把握文本思想。
??? ????????????????????????????????????????????????????????????????????????????
??????????????????????????????????????????????????????????????????????????????
???????????????????? ???????????????????????????????????????????????????????????
3、我们如何做到“仁”。
??? ????????????????????????????????????????????????????????????????????????????
??????????????????????????????????????????????????????????????????????????????
????????????????????? ??????????????????????????????????????????????????????????
4、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 ????????????????????????????????????????????????????????????????????????????
??????????????????????????????????????????????????????????????????????????????
?????????? ?????????????????????????????????????????????????????????????????????
三、成果展示
各小组选出一位学生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并回答同学的提问。通过这一环节,先解决通过学生们的自学或自行讨论能解决的知识点,同时为教师后面的引导提供学情参考。
四、拓展延伸
“仁者见仁”,说出我们身边的“仁”。但是,我们经典重读,经典的当代性
是不可不考虑的,“仁”只是孔子的“仁”吗?在今天,还有“仁”吗?而“仁”和“不仁”是相对的,对吧?看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的国家政治纲领,我希望学生能够指认现在生活中的“仁”。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一直存在,且无所不在。“仁”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请把自己有关“仁”的体会用文字写出来,与其它同学们交流。
学习小结
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同学们,大家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选修课应该如何读,应该读什么?这边,我想说:读好选修课,要靠手脑口;时间要用足,背诵要落实;习惯须养成,知识重迁移;开启青春门,迈好人生路。
????六、达标检测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______________??? (2)为仁由己????? ______________
(3)请问其目______________??? (4)回虽不敏 ??? ______________
(5)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 (6)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
(7)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__________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2)举直错诸枉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4)知者利仁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3、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2)仁以为己任? ???????????????????????????????????????????????????????????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4)克己复礼为仁???? ?????????????????????????????????????????????
七、学习反思:
?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时代的人对此的理解也可能不同。现代社会对它的理解就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意愿,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本课就通过大量生活中的材料让学生理解、体会,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真正学会“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
习题参考答案
一、检查预习
1、《论语》是记录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共20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樊迟fán 皋陶gāo、yáo 弘毅hóng? 枉wǎng
二、合作探究
1、孔丘老师有问必答。
有个学生成绩不很好,或者脑子有点笨。谁?
樊迟。樊迟问仁,“子曰”了两次,“樊迟未达”,两次他都没有搞明白。对吧?
那后来怎么明白了呢?
樊迟得到了同学子夏的帮助,子夏是个好同学,不仅会领悟孔丘老师的学说,还很会辅导同桌。
你们互相帮助吗?
樊迟真的迟钝吗?不,他思考的是一个难题。什么是“仁”,我们待会儿讨论。
孔丘老师脾气特别好,有训斥吗?
没有。这个老头真是一个和气的老头。是的,孔子“有教无类”,他什么人都教;孔子“循循善诱”,特会启发;孔子“诲人不倦”,孔老师特别勤奋;孔子说,“教学相长”,哎呀,孔老师还特别谦虚。
这样的老师好不好?
好的,很好。
2、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现'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4、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地对他人好,只因为我们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第二,“克已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已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达标检测??
1、解释下列加黑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  ????????? 赞许?
  (2)为仁由己  ????????? 靠?
  (3)请问其目  ????????? 详情?
  (4)回虽不敏 ??????????? 资质愚钝??
  (5)尧舜其犹病诸 ??????? 担忧? ?
  (6)士不可以不弘毅  ??? 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7)死而后已 ?  ??????? 停止?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贫困?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  “知”通“智”??  ?
??(2)举直错诸枉   ????????? “错”通“措”?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 “乡”通“向”  ???
?? (4)知者利仁  ????????????? “知”通“智”        ?
3、、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达为使动用法。?
  (2)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语,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仁”。??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定语后置句???
??(4)克己复礼为仁??判断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