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堂提优——第2节 常见的动物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思堂提优——第2节 常见的动物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0-20 20:56:48

文档简介

第2节常见的动物
第1课时
学习目标视窗
1.理解“分类必须依据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这一分类策略。2.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
3.说出五大类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的代表动物名称。
基础巩固提优 务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
1.对动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其中根据体内有无 可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背部都有一条由许多块
组成的 。
2.根据形态特征不同,脊椎动物可分为 、 、
、 、 五大类群。
3.鱼类的特点有:生活在 中,用 呼吸,用 游泳,身体表面有 。
4.分类是依据一定的特征进行的。下图中将生物分为甲、乙两类的依据是( )。
A是否多细胞 B. 有无生命
C.是否胎生、哺乳 D.能否运动
5.地球上真正的陆生动物是从 类开始的,它们用 呼吸。
6.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有:身体呈 形,前肢特化为 ,体表有羽毛,骨骼愈合、薄、 ,等等。
7.地球上最高等、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是 类动物,它们全身 ,体温 ,胎生, 。
8.下列各项中,属于两栖类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填序号)。
①身体被鳞或毛②皮肤湿润③卵生,体内受精④成体用肺呼吸⑤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⑥卵生,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
9.对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根据。如果有人将鲸、猫、鱼归为一类,而将蝴蝶、河蚌、蚯蚓归为一类,则他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
A.陆生或水生 B.有无脊椎骨
C.会不会飞 D.胎生或卵生
10.下列哪种动物是胎生的?( )。
A.鲫鱼 B. 青蛙
C.家鸽 D.家兔
1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水生
B.有无脊椎骨
C.有无翅膀
D.体形大小
12.下列被誉为“活化石”的动物是( )。
A.朱鸦 B. 金丝猴
C.扬子鳄 D.丹顶鹤
13.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昆虫属于脊椎动物
B.脊椎动物具有外骨骼
C.鱼类不属于脊椎动物
D.哺乳类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14.有一种动物,它身上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下列动物中具备这些特征的是( )。
A.鸡 B. 斑马
C.蛇 D.青蛙
15.鲫鱼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结构是( )。
A.鳞片 B. 鳔
C.鳃 D.侧线
16.青蛙成体在陆地上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A.口和鼻 B. 皮肤和鳃
C.肺和鳃 D.肺和皮肤
17.现今动物界中,功能最完善、最高等的动物是( )。
A节肢动物 B. 两栖类
C鸟类 D.哺乳动物
18.能用乳汁哺育幼体的动物是( )。
A. 鸵鸟 B. 杜鹃
C.蜥蜴 D.熊猫
19.下列不属于恒温动物的一组是( )。
A.蝙蝠和白鳍豚
B.企鹅和鲸
C.扬子鳄和娃娃鱼
D.鸭和熊猫
20.下列能用乳汁哺育幼体的动物是( )。
21.下列各组动物中,体温恒定的一组是( )。
A.东北虎和牛蛙
B.变色龙和猫头鹰
C.蟒蛇和金丝猴
D.白鳍豚和鸵鸟
22.哺乳动物与其他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分布最广
B.有发达的神经系统
C.胎生、哺乳
D.体温恒定
23.下列几种动物中,身体不含有颈部的一组是( )。
A.鲫鱼和青蛙
B.蝮蛇和海龟
C.鸽子和鸡
D.长颈鹿和鲸
24.青蛙是一种变温动物,在冬眠时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依靠( )。
A.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皮肤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青蛙体内储存着大量的氧气
D.不需要呼吸
25.以下各项分别属于哪些动物的特征?
(1)体表覆盖角质磷片或甲的是( )。
(2)胎生、哺乳的是( )。
(3)有羽毛和翅膀,卵生的是( )。
(4)终生生活在水中的是( )。
(5)幼体水生,成体可上陆,有肺和四肢的是(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 E.哺乳类
思维拓展提优 课内与课外的桥梁是这样架设的。
26.渔民在海中捕到一条“美人鱼”,发现它有脊柱,腹部有乳头,是胎生、哺乳的。船上有人认出它是国家保护动物儒艮,便把它放了。“美人鱼”是( )。
A鱼类 B. 鸟类
C哺乳类 D.爬行类
27.下列有关鱼的骨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鱼的骨骼主要有头骨和脊柱
B.每块脊椎骨上都附着肋骨
C.脊柱对整个身体起支持作用
D.鱼的骨骼不能随鱼的生长而生长
28.爬行动物被称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皮肤外具有鳞片或甲的结构
B.有适于陆上运动的四肢
C.进行体内受精,摆脱了水的限制
D.加强了肺呼吸
29.下列哪一个特征是区分毒蛇和无毒蛇的主要特征? ( )。
A.毒牙和毒腺
B.头呈三角形,尾骤细
C.体色鲜艳
D.咬的齿痕
30.哺乳动物的外表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全身覆盖羽毛
B.全身裸露
C.全身覆盖鳞片
D.全身被毛
31.澳洲有一种动物叫鸭嘴兽,嘴似鸭子,常生活于水中,母鸭嘴兽腹部有乳腺,它可能属于( )。
A.鱼类 B. 两栖类
C.鸟类 D.哺乳类
32.下列关于两栖类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两栖类指的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种类
B.两栖类的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
C.蛙是常见的两栖类动物
D.两栖类动物能够通过有性生殖来繁殖后代
3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特征的是 ( )。
A.牙齿和膀胱退化
B.身体呈纺锤形
C.前肢变为翼
D.鸟卵外有壳
34.下列有关胎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发育成胎儿后,从母体产出
B.为哺乳动物特有,有利于提高幼体的成活率
C.胚胎发育从母体体内获得营养和氧气
D.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形成
35.在非洲的雨林中,生活着一种飞鼠,体表长有皮毛,前肢和身体间有薄膜相连.会在空中滑翔,体温恒定。胎生小飞鼠,由母乳哺育长大。从上述资料分析,飞鼠属于 ( )。
A.爬行类 B.哺乳类
C.鸟类 D.两栖类
36.鲸、鲫鱼、娃娃鱼、墨鱼分别属于( )。
A.鱼类、鱼类、鱼类、鱼类
B.哺乳类、鱼类、两栖类、鱼类
C.鱼类、鱼类、两栖类、软体动物
D.哺乳类、鱼类、两栖类、软体动物
37.请你根据以下四种动物的图示回答问题。
(1)若要你将这四种动物分成两大类,你的分类依据是 ,其中一类包括 (填代号),另一类包括 (填代号)。
(2)这四种动物中,最高等的一类是 。
开放探究提优 对未知的探宽,你准行!
38.中国女排北仑主场的吉祥物“圆圆”,其原型是宁波市独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镇海棘螈。目前它的数量只有350多尾,比大熊猫还稀少,已濒临灭绝。
中国女排主场吉祥物圆圆
(1)镇海棘螈在陆上产卵,卵孵化后,幼体再进入水中继续进行个体发育,成体则在陆上生活。它和大鲵同属于 类动物。
(2)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是否与其产卵习性有关?
中科院的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收集到的60颗镇海棘螈受精卵平均分成6组,在适宜温度下,分别将它们放在陆地上、池水下深1 cm、5 cm、10 cm、15 cm、20 cm处,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孵化率。科学家设计的实验可以研究两个问题:
①受精卵在陆上与水中的孵化率是否有差异?
②受精卵在水中的孵化率与 是否有关?
(3)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原因除了可能与陆上产卵习性有关外,还可能与其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关,如:气候异常、 等。
39.福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他们是五个可爱的小伙伴,每个娃娃都有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
(1)“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鱼类的运动方式是 ;“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燕子的运动方式是 。
(2)“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他们都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类,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0.某种鸟类在营巢里,若发现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解此种行为究竟是为什么,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百分比,下表为实验结果:蛋壳与蛋的距离和天敌(乌鸦)吃蛋的百分比
蛋壳与蛋的
距离(厘米)
被乌鸦吃掉的
蛋(颗数)
没被乌鸦吃掉的蛋(颗数)
被吃掉的百
分比(%)
15
42
58
42
100
32
68
32
200
21
78
21
(1)你认为该实验是为验证哪一假设而设计的?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释鸟类的这种行为:

41.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物。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什么器官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然后记录撞击或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实验
实验处理方法
被观察的
蝙蝠数量
避开障碍物蝙蝠的
百分比(%)
A
不做任何处理
1 000
71
B
蒙住蝙蝠的双眼
1 000
70
C
蒙住蝙蝠的双耳
1 000
35
(1)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 发现障碍物酌。(填器官名称)
(2)对于蝙蝠避开障碍物,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

参考答案:
1.脊椎骨 脊椎骨 脊柱
2.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
3.水鳃鳍鳞片
4.C
5.爬行肺
6.纺锤翼中空
7.哺乳被毛恒定哺乳
8.②④⑤⑥
9.B 10.D 11.B 12.C 13.D 14.A 15.D 16.D 17.D 18.D 19.C 20.A 21.D 22.C 23.A 24.B 25.(1)C(2)E(3)D(4)A(5)B 26.C 27.D 28.C 29.A30.D 31.D 32.A 33.D 34.D 35.B
36.D提示:给动物分类,主要是抓住动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殖方法、生理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生活在水里的不一定是鱼类。
37.(1)有无脊椎A、D B、C(2)C
38.(1)两栖(2)受精卵在水中的深度(3)农药污染、水池减少、天敌捕食、人为因素(答案合理即可)
39.(1)游泳飞行(2)哺乳
40.(1)蛋壳距蛋的距离越远,被吃掉的蛋所占的比例越小。
(2)将蛋壳放的远可保护蛋。提示: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当蛋壳与蛋的距离分别为15 cm、100 cm、200 cm时,被天敌吃掉的蛋所占比例分别为42%、32%、21%,显著呈下降趋势,所以可以推测,如果鸟把破蛋壳放的太近,会导致完好的鸟蛋被天敌吃掉的可能性大,所以把破蛋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是为了保护完好的蛋。
41.(1)耳 (2)蝙蝠是怎样避开障碍物的(或蝙蝠的眼睛有什么用呢,合理即可)提示:从题目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蒙住蝙蝠的双眼与不做任何处理、相同数量的蝙蝠避开障碍物的比例基本是相同的,而蒙住双耳后,相同数量的蝙蝠中避开障碍物的比例明显下降,所以能充分说明蝙蝠避开障碍物不是靠眼睛而是靠耳朵。
第2课时
学习目标提优
1.说出无脊椎动物区别于脊椎动物的特征。
2.说出八类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的代表动物。
基础巩固提优 务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
1.无脊椎动物占动物中的 (填“大多数”或“少数”),其中成员最多的是 类,其体内没有骨骼,却在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 。
2.昆虫的特点:身体可分为 、 、 三部分,
有 对足,一般有 对翅,体表有保护身体的 。
3.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在分类上把单细胞的动物叫 ;有贝壳的动物叫 ;身体分节,体外包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的动物叫 ;胎生、哺乳的动物叫 ;身体背侧有脊椎骨的动物叫 。
4.有甲、乙两种动物,请根据下列提示,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动物。
(1)甲身上没有脊柱,它属于 动物;乙身上有脊柱,它属于
动物。
(2)甲的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则它属于
动物。
(3)乙的受精过程在水中进行,则它可能属于 类或
类。
(4)乙的幼体在水中发育,成体在陆上生活,主要用肺呼吸,则它一定是 类。
5.目前,已知的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有( )。
A.100多万种 B.200多万种
C.120万种 D.4.7万种
6.下列哪种动物属于软体动物?( )。
A.血吸虫 B水蛭
C.乌贼 D.海葵
7.草履虫、蚯蚓、乌贼、血吸虫分别属于( )。
A.节肢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扁形动物
B.原生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
C.腔肠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扁形动物
D.原生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
8.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动物与蝗虫、蚯蚓、变形虫等动物的区别是( )。
A.是否是恒温动物
B.有无脊椎骨
C.是否有红色血液
D.体表有无鳞片或毛
9.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两栖动物
D.哺乳动物
10.下列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虾、蜘蛛 B蚯蚓
C.海蜇、水螅 D.蜗牛、螺
11.下列动物中,属于益虫的是( )。
A.蟑螂 B. 蝗虫
C.苍蝇 D.蚕蛾
12.下列属于昆虫的一组是( )。
A.蝴蝶、蚊子
B.知了、蛤
C.蜻蜓、青蛙
D.涡虫、蝗虫
13.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14.下列各种无脊椎动物中,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的是 ( )。
A.涡虫 B. 变形虫
C.水母 D.蛲虫
15.下列不属于昆虫的主要特征的是( )。
A.身体和足分节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C.身体外有外骨骼
D.身体内有内骨骼
16.以下各项分别属于哪一类无脊椎动物的特征?
(1)身体柔软,身体外有贝壳的是( )。
(2)个体微小,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组成的是( )。
(3)身体呈线型,不分节,一般属于寄生虫的是( )。
(4)摄食和排泄经同一个开口,身体背腹扁平的是 ( )。
(5)身体和足均分节,有外骨骼的是( )。
A.节肢动物 B.原生动物 C.环节动物
D.软体动物 E. 腔肠动物 F.扁形动物
G.线形动物 H.棘皮动物
思维拓展提优 课内与课外的桥梁是这样架设的。
17.下列有关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依靠触角辨别方向,依靠气门感觉外界气味
C.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处于幼虫期时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
18.若将下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类,下列各项分类中,错误的是( )。
A.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
B.有羽毛的动物和无羽毛的动物
C.陆生动物和脊椎动物
D.有翅动物和无翅动物
19.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板上运动的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20.在上题的探究活动中,正确的对照实验设计应为( )。
A.玻璃板和糙纸板同样水平放置
B.斜置的糙纸板和水平放置的玻璃板
C.水平放置的玻璃板和斜置的糙纸板
D.潮湿的玻璃板和干燥的糙纸板
21.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条件,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这样设计的实验属于( )。
A.模拟实验 B.对照实验
C.直接实验 D.检测实验
22.下列对动物行为研究的案例中,纯粹属于观察法的是( )。
A.训练蚯蚓走迷宫
B.探究蚂蚁的通讯及喜食何种食物
C.探究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D.珍妮长期观察研究黑猩猩的行为
23.棉蚜是棉的重要害虫,个体比芝麻粒还小,数量又多,在每平方米棉田里放进3~5只七星瓢虫,就能取得明显的治蚜效果。问:
(1)棉蚜是 ,七星瓢虫是 。(填“益虫”或“害虫”)
(2)“以虫治虫”对环境有什么好处? 。
24.读图并回答问题。
(1)蝗虫[2] 上有 对足,它有 作用。
(2)蝗虫[4] 有 作用,[5] 有 作用。
(3)蝗虫曾成为农业上的第一害虫,在我国历史上曾多次成灾。新中国诞生以后,蝗灾已基本被控制住。蝗灾形成的原因是蝗虫( )。
A.繁殖力强
B.喜欢嚼食农作物的茎、叶
C.能长途迁移
D.以上三项都是
(4)动物一般都具有专门的呼吸系统(或器官),以获取空气中的氧气。蝗虫用什么呼吸?大胆猜测,并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设想。(提示:用腹部的气管呼吸)
开放探究提优 对未知的探究,你准行!
25.请阅读下面的资料:
小芳是个善于思考的人,她家里为饲养小鸟而养着黄粉虫。一天,她发现铺在虫盒底部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她想:“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于是,她大胆地作出推测:“黄粉虫能够吃塑料。”然后她开始了实验。她将黄粉虫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为两组虫子设计了“食谱”:甲组喂养麦麸和菜叶,乙组在适当减少麦麸和菜叶的同时,逐渐增加泡沫塑料餐盒片。经过几天的喂养,她不但发现了虫子确实在吃塑料餐盒片,而且通过称量证明:虫子体重在增加。
请回答:
(1)小芳通过观察提出的问题是 ;她作出的假设是 。
(2)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实验设计的句子,在句子下面画线。
(3)运用小芳的实验结果,请你对环保部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26.小亮打开橱柜发现有许多蟑螂。小亮想:蟑螂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于是他设想了蟑螂可能喜欢吃的食物,如米饭、巧克力、咖啡、话梅等,并设计了一套透明实验装置,有利于观察蟑螂的行为。他将许多蟑螂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放进几个透明装置内(如下图),然后观察相同时间内通过隧道进入食物盒的蟑螂数量,进行对比,发现蟑螂喜欢吃巧克力。小亮又想“蟑螂喜欢吃有香味的甜食还是咸食呢?”,于是他再次进行了探究实验。
(1)小亮设计了下列表格,用来记录第一个实验结果,请你帮助他在“ ”处填写应该记录的项目。(其他空格应该在实验过程中填写,现在不用填写)
观察嫜螂喜欢吃的食物实验记录表
食物名称

结论
巧克力
咖啡
话梅
米饭
(2)他实验探究的过程大致为:
提出 → 作用 → 手机证据 → 验证假设→ 得出 → 再提出 → 进行探究
27.根据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萤火虫是一种夏天常见的昆虫,它的成虫往往居住在阴湿的腐草丛中。每年6月间雌虫在水边的腐草丛中产卵,卵经一个月左右孵化成灰色的幼虫。幼虫主要捕食危害农作物的蜗牛等小动物,到了冬天钻入地下直到第二年4月。幼虫在泥土中挖一个洞,经蜕皮变成外有翅袋的蛹,不吃不动,大约经过半个月,变成成虫,爬出地面,能飞行。成虫有雌雄两种,雌的常在青草中爬行,雄的却爱在夜空中飞行。
(1)从题意中可看出,萤火虫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2)萤火虫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3)我国古代书中有“腐草化萤”之记载,认为萤火虫是由腐草变成的。你认为正确吗?
28.小明对学校的一窝蚂蚁做了三天的观察,统计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五分钟,其结果如下表:
蚂蚁数量
时间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7:O0
8
1
9
9:O0
27
4
26
1i:O0
98
17
11O
13:O0
101
21
118
15:O0
104
27
107
17:O0
66
15
60
19:O0
4
2
7
(1)由结果可得到下列哪一推论?( )。
A.第二天觅食活动旺盛
B.上午7:00前蚂蚁并不活动
C. 11:00~15:O0蚂蚁活动频繁
D.蚂蚁上午的活动情况比下午好
(2)做研究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小明采用的方法主要是( )。
A.提出问题 B. 得出结论
C.仔细实验 D.仔细观察
29.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
为什么?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表达和交流。
走进中考前沿 解剖真题,提优情境。
30.(2010.浙江宁波) 蜻蛉俗称豆娘,属于蜻蜒目束翅亚目,蜻蜓则属于蜻蜓目差翅亚目。以下是区分它们的检索表及它们休息时的图片。
1
前后翅大小、形状相似;休息时翅合拢……蜻蛉
2
后翅宽于前翅;休息时翅张开……………蜻蜓
(1)图 为蜻蜒。
(2)“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问的一个分类单位,则蜻蛉和蜻蜓在分类学上是属于同一
(填“纲”或“种”)的生物。
参考答案:
1.大多数 昆虫外 骨骼
2.头 胸 馥 三 两 外骨骼
3.原生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哺乳动物脊椎动物
4.(1)无脊椎脊椎(2)节肢(3)鱼两栖(4)两栖
5.C 6.C 7.D 8.B 9.A 10.A 11.D 12.A 13.D 14.B 15.D
16.(1)D(2)B(3)G(4)F(5)A 17.D 18.C 19.B 20.A 21.B
22.D
23.(1)害虫益虫
(2)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4.(1)胸部3跳跃、步行
(2)翅飞行触角嗅觉
(3)D(4)捉两只形态、个体、大小相似的蝗虫,将一只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将另一只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看哪只蝗虫先死亡,即可证明蝗虫是用口呼吸还是用腹部的气管呼吸的。
25.(1)黄粉虫在吃塑料吗? 黄粉虫在吃塑料
(2)她将黄粉虫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为两组虫子设计了“食谱”:甲组喂养麦麸和菜叶,乙组在适当减少麦麸和菜叶的同时,逐渐增加泡沫塑料餐盒片。
(3)根据黄粉虫吃塑料的实验,可考虑用黄粉虫分解塑料,处理白色污染
26.(1)吃该食物的蟑螂数量(只)
(2)问题假设结论问题
27.(1)卵、幼虫、蛹、成虫。
(2)益虫,能捕食农业害虫。
(3)不诈确。
28.(1)C (2)D
29.(2)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光影响鼠妇的分布) (3)光不可以 鼠妇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4)计算出5次实验结果中,鼠妇分别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的平均值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30.乙纲